用目光倾听2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2340786 上传时间:2020-08-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目光倾听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用目光倾听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用目光倾听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用目光倾听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用目光倾听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目光倾听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目光倾听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目光倾听 2 作者: 日期:用目光倾听教学设想教学课型:主体课、品读课。教学方法:从导入课题、提出疑问和介绍作者入手,通过朗读、赏析、学生体会等形式,对诗歌内在含义进行赏析发掘,从而引导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要真诚,在于人交谈时要用目光传递真诚。在教学中要做到“知”、“情”统一,“读”、“说”、“写”结合。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内容,明确作者写作目的:与人交往要真诚。2、 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积累词汇。体会诗歌在表达上的方法和诗中传递的感情以及内涵。3、 通过对诗歌的理解,让学生既要感受到母爱的深切,又要让学生理解与人交往贵在真诚,帮助学生养成在于人交谈时用目光传递真

2、诚的习惯。教学重难点1、 体会作者是怎样进扣题目,节节深入表达主题的。2、 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培养与人真诚交流的习惯。3、 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弄清诗歌各节的意义,体会与人交谈“用目光倾听”所展现出的真诚。教学突破1、 反复朗诵诗歌,揣摩诗歌的意义,体会诗歌中的感情。2、 在引导学生腿诗歌的过程中,通过感情的表达与道理的宣讲培养学生与人真诚交流的习惯。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质疑导入,认识作者1、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提问:目光能倾听吗?我们一般使用什么倾听? 2、学生讨论交流课前所查找的资料。3、作者简介:金波1935年7月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冀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县为中国作协儿童文

3、学委员会委员。出版过儿童诗集回声、路色的太阳、会飞的花朵等十余部,儿童散文集妈妈的爱等。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听读全诗,边听边想2、学生自渎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诗歌。3、读后,提问:“伴随、真诚、倾听、灿烂、千言万语、传达、照耀”赐予的意思。4、齐读诗歌,学生在字词方面进行质疑提问教师指导、总结并有重点地进行讲解。5、指名读课文,注意读顺读通。6、学生谈谈对诗歌的理解,从整体上感知诗歌的意义。提问:这首诗歌主要描述了一个什么样的主体?三、再读全诗,具体分析1、再读诗歌,说一书诗歌的主要内容。2、说一诗歌的每一小节讲的是什么意思。(1)学生朗读诗歌第一节。提问:妈妈平时常对你说的一句话

4、是什么? (2) 不管妈妈平时对你说的是什么,但是这些话都是很朴实的。也许你平时优势没有注意这些话,有时候还觉得妈妈常常老到,但是这些话度体现着妈妈对你们的爱,所以我们一定要紧急这些对人生道路具有重要意义的话语。教师:这首诗歌表达的就是作者从妈妈的一句话中所体会到的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准则。 “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这也是对客体的解释。2、 学生读第二、三节,仔细体会和感受诗歌中蕴藏的情感和神汉的道理。(1) 在哦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着谅解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学生小组讨论分析。(2) 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情况。(3) 教师总结:这两节分别讲述了与别人交流为什么要“用目光

5、倾听”的原因与重要性。(4) 学生练习生活实际谈谈对这部分诗歌的感受。3、 最后一节只有两句,读一读,想一想:你是怎样理解的? 它们既讲了妈妈这句话对我的意义;“教会我生活”,同时又通过“她真诚的目光至今仍照耀着我”总结全诗四、分析全诗的基础上理解题目 1、会到处学习时提出的疑问:我们都市用耳朵倾听,作者为什么说“用目光倾听”? 2、学生讨论交流,指名学生回答。 3、教师总结:“倾听”意思是仔细听。“听”应该用耳朵听,课题是“用目光倾听”使我们知道了在于别人交流时,听别人说话,要望着对方,这是对人真诚的表现。第二课时一、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1、“用目光倾听”是什么意思? 2、回顾各界的主要内容

6、二、背诵课文 1、指名背诵,分小组背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强调白上背诵对诗歌学习的重要系性。 (一、提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二、在于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3、通过各种形式的背诵激发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的记忆。三、学习诗歌形式上的知识 1、把握诗歌语言上的特点。学生再读读诗歌,发现语言的特点,并让学生说说这首诗语言特点。(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发言) 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首诗歌语言朴实、简洁,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是用一种富有生活气息的 简练的语言娓娓道来,富有人情味和真实感,使人感到特别亲切。)3、 把握诗歌结构上的特点。提问:这首诗歌在结构上有那些特点? (诗歌粉四节,前三节为四句,

7、最后一节为两局。)4、 向学生介绍一个新的语文常识知识。 十四行诗是欧洲的一种抒情诗体,原系欧洲中世纪民间流行的并用于歌唱的一种短小诗歌,其语句整齐、短小精悍、格律严谨、富于音乐效果。内容多一个用爱情、表现人文主义思想为主。他不仅要求诗句共十四行,更大的特点是要求是个押韵。5、 引导学生用十四行诗的知识认识课文 这首诗是三段四行和一幅对句组成,即是按四、四、四、而编排。6、 学生体会本诗在用韵上的特点第一节押“ang”韵。第二节押“ng”韵,第三节押“an”韵,第四节押“o“韵,一节一换韵,灵活多变,形势自由。四、探讨交流 1、学生把自己准备得你喜欢的诗歌在小组上交流,说说自己认为很美的句子。 2、教师朗读关于母爱的文章。板书设计用目光倾听听别人说话 要望着对方听别人说话 需要真诚真诚的目光 很重要社会教会我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