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个案工作案例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42318379 上传时间:2020-08-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个案工作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X年个案工作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X年个案工作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X年个案工作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X年个案工作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个案工作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个案工作案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协助服务对象走出自我封闭的困境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个案介入一 、 案例背景(一)基本资料服务对象姓名:王颜(化名)性别:女年龄: 31(二)个案背景资料1、接案原因: 2012年 3月,工作员深入趵突泉社区进行社区探访,在与社 区居民聊天的过程中得知: 社区居民王颜家境比较凄惨, 其母亲在她初中阶段因 家庭矛盾自杀身亡, 父亲再婚重组家庭后, 她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与父亲一家 的关系基本中断, 今年 3 月份她父亲因病过世。 青少年时期不愉快的家庭生活经 历和父亲的去世给她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再加上她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和 收入来源, 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与关注。 工作员在听到这个故事

2、之后, 觉得非 常有必要通过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协助她面对及解决生活的困境。 在社区居民的 引荐下,工作员主动联系王颜向其道明为其提供个案服务的想法, 最后在王颜的 同意下与其建立了专业服务关系。2、人际关系:服务对象与其父亲关系疏离,在父亲重组家庭后基本中断了 与父亲的交往; 由于长时间与爷爷、 奶奶和姑姑生活, 所以与近亲属的关系比较 密切;服务对象与其丈夫关系亲密, 视丈夫为自己生活的唯一支柱; 服务对象曾 在多家公司打工, 由于频频更换工作, 很难与同事建立较为深层次关系, 没有知 心朋友。目前辞去工作住院治疗,与外界联系比较少。3、情绪状况: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每次提起家庭情况均情

3、绪波动较 大,对母亲的思念感很强,对父亲再婚的愤怒难以克制。4、精神病记录:无精神病史。5、健康状况:身体状况较差,患骨结核、盆腔积水、甲亢等疾病, 6 月份 病发后开始进行住院治疗。7、经济状况: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曾在多家公司打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状态,加之住院治疗开支较大和丈夫经济收入的一般化, 因此经济压力比较大。8、犯罪记录:无犯罪记录9、社会支援网络注:关系般 关系疏离关系密切h关系恶化二、问题分析(一)理论依据1、心理社会治疗理论心理社会治疗理论认为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人的成长和发展。如果其中一个层面的发展遇 到障碍,那么其

4、他两个方面都可能受到不良影响。所以要想实现一个人的健康发 展,就必须兼顾生理、心理和社会性三个层面。2、非理性认知与自我标签化个体对自身、他人和环境的认知有理性和非理性之分, 非理性认知就是指凭 感觉的,没有客观的认识理解事物。在非理性认知情况下,社会个体很容易进行 自我标签,即依据对自身的非理性认识,将一些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评价强 加到自己身上。 当一个人的非理性认识过多或自我标签过度的时候, 往往会给个 体心理造成较大压力,从而不利于个体的健康成长。3、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是指由社区、 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 和表达性支持(林南)。诸多社会支持构成了社会个体的社

5、会支持网络,而社会 支持网络又可以分为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 这两类社会 支持网络在社会个体的发展中必不可少, 其能够为个体提供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各 种资源。当一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缺失的时候, 会给他带来相应的心理困境及发 展障碍。(二)问题表现1、生理方面:身体健康状况较差,患有多种疾病,包括骨结核、盆腔积水、 甲亢等。今天 6 月份,因为骨结核和生殖器结核住院治疗。2、心理方面:内心封闭,自我认同度低,自我认识存在偏差,导致情绪长 期处于低落状态,精神萎靡不振。3、经济方面:缺乏固定的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其丈夫经济收入一 般,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较差。4、家庭关系方面

6、:与父亲的再婚家庭关系疏离,对父亲抱有强烈的不满甚 至愤怒情感。5、社会交往方面:社会交往范围较窄,社交自信心和能力较差,开展社交 活动的主动意识较差。(三)案主需求1、对身患疾病进行治疗,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2、调节内心低落情绪,破解自我封闭的心理,提高自我认同。3、希望申请社会救助,缓解住院治疗造成的经济压力。4、希望缓解对父亲的不满及怨恨情绪。5、提高自信心,增强社交技巧及社交能力,扩大社会交往面,多交朋友。三、服务计划(一)服务目标1、协助服务对象宣泄负面情绪,修改其自我认知,提高自我认同。2、降低负面的生活经历对服务对象心理产生的消极影响,协助服务对象建 立开放、包容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7、;3、协助服务对象建构自身的社会支持网络,包括正式的支持网络和非正式 的支持网络。4、调动及整合相关资源,协助其申请社会救济。(二)服务策略1、运用叙事疗法与服务对象一起回忆生命中的重要事件,引导服务对象正 确看待自己的生活经历,通过生命回顾及梳理为其提供宣泄的机会。2、运用SWO分析法指导服务对象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劣势, 理性看待自身 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协助其建正确的自我认知。 鼓励服务对象积极看待问题, 修正其“自己总是被抛弃者”的消极认知,协助其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3、进一步加强服务对象与其近亲属的联系, 改善其与父亲再婚家庭的关系, 通过户外活动和情感支持小组使其能够结交更多的朋

8、友, 加强服务对象与邻居的 交往,增强社区居民对其的认同和接纳,以为其建构和强化非正式支持网络。4、协助服务对象与社区居委会、民政局救助部门和医院等社会组织建立联 系,争取和协调这些机构的政策、 资金等资源促进服务对象问题的解决, 为其建 构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四、介入过程:(一)第一阶段:搜集服务对象相关资料,建立专业关系,做好需求评估。 介入技巧及方法:工作员先是通过社区探访向社区居民了解服务对象的一般 情况,然后针对服务对象及其家属采取深入访谈及观察等方式收集全面的和深层 次的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工作员秉承平等、尊重、接纳和非评判等服务 理念获得了服务对象的接纳和认可, 从而建立了

9、正式的专业服务关系。 在需求评 估阶段,工作员运用了自卑心理诊断量表和非结构式访谈等方法全面评估了服务 对象的问题和需求, 并与服务对象一起讨论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从中选取出 其认为最紧迫的情绪辅导需求作为介入点。 大多数国人受传统思想 “家丑不可外 扬”的影响,服务对象也是如此,接案之初不愿意把家里的事说给其他人听。在 工作员适时使用自我坦露的技巧后, 才慢慢建立专业关系, 逐步走近服务对象的 内心世界,与她一起体味成长的辛酸和幸福,深层次了解服务对象。(二)第二阶段:针对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与需求,与服务对象共同协商, 制定服务计划。介入技巧和方法:将服务对象的需求按照需求强弱程度和解决

10、难易程度进行 优先排序,然后与服务对象共同协商,明确服务目标、介入理论、服务内容、服 务手法和服务进度表, 分析在整个服务中所需要动用的资源, 并对在服务过程中 可能需遇到的一些问题作出了澄清。 在与服务对象制定服务计划的初期, 她的依 赖性较强, 希望工作员代替她来解决问题, 但是工作员认为其自身的想法和建议 对整个服务的过程及成效非常重要, 于是工作员积极引导服务对象对服务计划的 各个环节发表她自己的建议, 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使得整个专业服务符合服务对象 的主观愿望和内心期待。(三)第三阶段:开展叙事治疗,与服务对象回忆生活经历,鼓励其宣泄负 面情绪,共同探讨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介入技巧和

11、方法:工作员与服务对象一起述说其生命故事, 梳理其生活脉络, 帮助其找出遗漏的故事片段, 然后对其中重要的生命故事片段进行重新诠释, 通 过重新诠释使服务对象对自身的生命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认识, 并且从中能够发 现生命的意义。工作员还通过“问题外化”的技巧,将服务对象与问题分开,把 被贴上标签的服务对象还原。 问题外化之后, 服务对象的内在本质会被重新发现 和认可,她就会重新树立起自信和力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工作员还运用倾听、 探索宣泄描述的技巧,通过角色扮演为服务对象提供负面情绪的宣泄机会, 与她一起探讨情绪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合理宣泄内心情绪的技巧。在叙事过程中, 服务对象将讲述重点放在那些对

12、自己有不利影响的生命事件上,比如母亲的去 世、父亲的抛弃和爱的缺失等方面, 根据这些故事片段得出自己生活很悲惨的负 面感受。随着工作员的逐步引导, 她开始能够回忆并讲述起生命中那些快乐的桥 段,慢慢的她认为自己生命中原来也有很多快乐的回忆, 从而改变了对自己生命 意义的解读和诠释。(四)第四阶段: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法修正服务对象的非理性认识,运用 SWO分析法使服务对象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及其所处的环境,提高服务对象的 自我认同,使其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介入技巧和方法: 工作员首先认真倾听服务对象的情绪表达, 努力从她的表 达中查找情绪产生的原因, 然后分析其中哪些属于非理性情绪。 接着工

13、作员协助服务对象找出引发他情绪困扰的非理性信念,通过采用“对峙辩论”、 “理性功 课”、“放弃自我评价”、 “忠告”、 “示范”等方法引导服务对象发现、认识、 放弃和改变自身的非理性信念。工作员还向服务对象发放SWO分析表,引导她全面、客观的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并对自身当前生活处境中的机遇和挑战进 行描述,以帮助她对自我进行重新诠释,改变其对自我的认知偏差和消极标签。 在个案会谈中, 服务对象总是强调父母的离世是因为不喜欢自己, 自己是一个被 父母抛弃的人。 她认为母亲自杀是为了抛弃她, 父亲去世也是因为要抛弃她。 工 作员运用了对质辩论的方法, 纠正其非理性认知, 使她能够认识到父母的离

14、世并 不是因为她的存在而发生, 也不会由于她的不存在而发生改变, 父母对她的爱一 直存在,母亲自杀主要是因为家庭矛盾,父亲的去世则是身患疾病的原因。(五)扩大服务对象的社会交往范围, 协助其建构比较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 努力分析和挖据网络中有助于服务对象问题解决的资源。介入技巧和方法: 通过旅游情感支持小组活动, 使服务对象在大自然中放松 身心,协助其认识新朋友,丰富其朋友支持网络。在活动中,组员出于共同的兴 趣和爱好,彼此之间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通过互帮互助,他们会突然发觉自 己对其他人的重要性, 这可以产生提高自信心的功效, 因为对任何人来说, 被需 要的感觉是很重要的。 另外,朋友网络

15、中存在很多资源, 这些资源有助于服务对 象问题的解决。在小组活动中,工作员运用小组分享等技巧使组员之间相互了解, 引导组员关心其他组员面临的生活困难, 帮助他们建立通讯录, 倡导组员凭借自 己的优势和长处来帮助其他有需要的组员。 在一次小组活动结束后, 其中一名组 员问服务对象下次是否还能来参加活动, 在作出肯定的回答之后, 服务对象问工 作员:“你说大家都喜欢我参加活动吗?”可见,服务对象封闭已久的心灵已在 慢慢开启。另外,工作员还带领服务对象一起走访了她的重要亲属 (主要是爷爷、 奶奶和姑姑),进一步强化了她的亲属支持。面对服务对象的医疗费用压力,工 作员还协助其与居委会、 民政救助部门和

16、医院进行沟通, 为其争取低保救助和专 项医疗救助, 可惜由于其救助条件不符没有成功。 但是在争取的过程中, 服务对 象了解了相关的政策法规, 也学会了向相关社会组织争取资源的程序和技巧, 这 对于她以后的生活是非常有帮助的。(六)第六阶段:巩固服务效果,做好结案准备,处理结案离别情绪及后期 跟进工作。介入技巧和方法: 该阶段工作员主要是与服务对象回顾整个服务过程, 对服 务对象的成长与改变给予肯定和支持, 总结服务开展的成效。 与服务对象一起比 较服务成效与预期目标的相吻合程度, 对整个个案辅导的效能进行评估。 向服务 对象说明结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告知结案的时间, 妥善处理其离别情绪。 安排 好结案后的跟进工作, 以及时了解服务成效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如果案主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