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西带状公园说明0524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2311883 上传时间:2020-08-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江西带状公园说明0524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滨江西带状公园说明0524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滨江西带状公园说明0524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滨江西带状公园说明0524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滨江西带状公园说明0524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滨江西带状公园说明052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江西带状公园说明0524(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滨江西带状公园说明(0524) 作者: 日期:海口市滨江西带状公园规划说明第一部分 项目概述1、项目要求1.1 设计目标“为市民与游客创建一个充满活力的集观光、旅游、休闲等功能的公共空间和绿色生态长廊,创造一流的滨江带状生态公园”。1.2 规划范围北起长堤路新埠桥,南至南渡江大桥,全长12.57公里。西边以滨江西路西侧道路红线为界,往东至江边,设计范围包括道路内绿地、东面宽度20米以上不等的滨江绿化带及江漫滩地,总用地面积约为193公顷,其中江滩绿地133.2公顷,道路中心绿地31.10,城投已报批绿地26.5公顷。2、规划依据1、公园设计规范2、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3、海口市规划局提供的规划用

2、地范围、地形图4、水法中对防洪堤及江堤、江滩地段的安全管理法规5、现场勘测资料。第二部分 现状分析1、区域分析1.1 地理区位(1)位于海南岛:热带岛屿,中国的四季花园,热带滨海旅游度假区。因此,项目应突出热带城市人文与生态特征。(2)位于海口市:华南地区南翼中心城市,全岛综合中心,与大陆联系的交通焦点,热带浪漫之都、休闲基地。因此,项目宜突出休闲场所的宜人性、多样性。(3)位于南渡江西岸:西侧为海口主城区,东岸为待开发的江东新市区。北端接海口旧城区的新埠桥,与海甸、新埠两岛相望,南到南渡江大桥,自北向南由海口市建成区进入府城组团。1.2周边功能关系分析 1)城市带状开放空间西海岸休闲旅游带呈

3、东西向,长度约12公里,已基本成型的滨海带状公园,以休闲度假为主,已开发主要项目有帆船帆板训练中心、水上表演中心、假日海滩游泳场、海洋世界、星级酒店等,位于城市的次中心西城北侧。海口外滩主要呈东西向长度约为7里,在海口市区滨海的核心地段,以观光游乐、商务活动、文化休闲为主要功能,兼有居住与生态度假等功能,尚未成型,处在规划初始阶段。距南部地区市民日常休闲的距离较远。东海岸休闲带呈东西向长度约为20公里,尚未开发,未来城市的滨海休闲带,位于城市另一次中心东城的北边。美舍河休闲带自北往南贯通海口城市,以滨河居住区为主的城市日常生活休闲带。以上三个主要休闲旅游带均是位于城市北面,使南部地区居民日常休

4、闲距离较远。2) 城市点状开放空间万绿园面积约为75公顷,为滨海开放式公园,是海口市最著名和市民最喜爱的开放性大型公园,位于国贸组团北侧;金牛岭公园内含动物园的市民公园,位于主城和秀英组团之间,在城市的发展轴线上。人民公园建成区中心的内部公园,与海口最重要的海秀东路商业区相邻。红城湖公园滨湖公园,位于主城和府城组团之间;白沙门公园拟建的大型生态式滨海公园,以游泳为主,位于海甸岛组团的北侧;1.3 城市结构分析l 海口城市的三条发展轴线未来城市发展轴:连接城市主城区和东西两个次中心、穿越南渡江;城市历史文化发展轴:连接城市历史的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海口老城区新城区府城区;南渡江城市生态发展轴:是

5、海口城市的产生、发展、演变、拓展的自然依托。l 滨江西路带状公园现状生态湿地位于城市主城区的东部边缘,是城市重要景观界面;是南渡江城市生态发展轴的组成部分;是南渡江带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l 根据中规院编制的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4年),滨江西路西侧周边用地自北为文化娱乐、居住;中部为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南部为旅游、居住。对岸相对的用地自北向南为旅游、居住;中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居住;北为旅游、居住。2、交通分析l 与三条城市主干和二十六条其它横向道路相交,主干路为:北接长堤路滨海大道;中为国兴大道海秀大道;南接琼州大道; l 因与长堤路、滨海大道相连接,共同构成城市主要的滨水景观环线

6、; l 该路既是城市内部南北主干道,又是从美兰机构进入主城区的重要道路之一。l 已有三条桥梁(从南到北为南渡江大桥、琼州大桥、新埠桥)穿越地段。另一主要桥梁海瑞大桥正在施工中,并有新埠桥在拟建中。l 因相交城市道路桥梁众多,产生大量交通节点;3、自然条件分析l 水文新埠桥处常水位标高为3.0米,20年洪水位为3.82米。南渡江为季节性干枯明显的河流,常年水位变化明显。江滩水系较丰富,水质较好,因接近出海口,江面开阔,水深仅可供中小船舶通行。现状生态湿地l 地形防洪堤按百年一遇洪水位修建,堤顶标高(7.010.0米)比两侧现状地形高出35米;堤外部分江漫滩在常年水位线3米以上,部分江漫淮在20年

7、洪水位3.82米以上;江上沙洲散布数处,最大的沙洲为司马坡岛;堤内地形较平坦,整体由南到北、由西向东稍倾斜。l 植被主要为野草,间有小片木麻黄林。在北段植被相对较少,南段植被状况较好,江漫滩上植被具有较好的湿地景观,道路西侧地段较开阔,自然景观比较优美。l 气候海口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降雨多发生在8-10月份。4、景观要素分析l 南渡江是城市的发展中心轴线。具有重要的景观价值;l 沿江线性较长,长度为12.57公里,江面窄宽相间,穿越城市南北性质不同、居住人口密度也不同的区域;l 南渡江江面尺度大(1000米以上),充分展示壮阔的效果同时,需要近人的、亲切的尺度去营造宜人氛围,。l 防洪堤一

8、侧是人工城市,另一侧是自然的河流,因此带状公园具有城市的人工化和河流的自然性的双面性、过渡性、连接性和混合性。l 日本断桥在海口的城市发展历史上具有历史意义。l 南渡江三江入海口景观开阔,城市轮廓线清晰。l 滨江西路道路绿化已经完成,部分堤内绿地也在近年内的义务植树活动中进行了基础绿化。5、优劣比较分析1)优势条件l 纵向延伸的曲线形边界应有变化,江面自然景观保持良好。l 近城和面江是城市的边缘性景观界面。l 大量的城市道路在此相交。可以带来大量的人流具有节点的集聚效应。l 四条东西向桥梁横跨滨江西路,有利于形成集聚的节点效益。2)不利条件l 周边社区未形成,缺乏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支撑,形成活

9、跃气氛的时间较长。l 数公里长的直立式防洪堤,人工痕迹太重,阻隔了城市和江面的連系。l 滨江西路的交通性较强,对市民进入亲水空间造成一定的难度。l 江面宽阔尺度过大与对岸的视线联系不强,缺少亲切感,两岸互动性不足。l 狭长的线性空间不易形成聚集的效果,空间具有离散的倾向。第三部分 方案构思1、规划原则 以现状特征及要求为依据,确定如下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该地段首先是可供进入使用的公共休闲娱乐开放空间,应保证良好的交通可达性和有参与性空间,设置必要的环境设施。主要的使用者将包括本市居民、当地居民以及外地游客,应满足不同人群、年齡的不同使用要求。加强城市各功能区与滨水地区的联系,创造整体协

10、调、连贯有序的滨江休闲环境空间。2)生态优先的原则规划地段为江海交汇区,在区域生态系统中具有特殊意义。规划设计重点是保护与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系统,引导人类活动限定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和适度的强度,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确保南渡江江岸原生植被、江滩湿地、江心岛屿生态敏感因素,在规划中得到充分重视,并融入新的城市空间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3)体现地方文化的原则南渡江是海口的母亲河,是海口城市产生、演变、发展和生存的重要自然基础。挖掘、延续海口老城的、历史的、热带的、滨江的文化,构成地方特色鲜明的开敞的活动空间。4)塑造滨江个性化精品景观的原则营造有特色的滨江景观带,使之成为体现热带滨江城市特色的展示

11、平台。 体现在海口整体开放空间体系中独特的定位,并与其它开放空间互为补充。2、规划目标海口市新的城市发展战略中提出“打造最精最美宜居省会城市”和“三带一轴”的城市发展格局,南渡江作为一条生态轴线,因此该地段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该地段应是:1)一座向公众开放的生态带状公园和重要的城市景观主干道。2)合理组织交通、功能、景观、绿化等,布局休闲游乐等社会服务设施,丰富滨江的休闲生活内涵,创造宜人的休闲环境。3)控制交通、绿化通廊,提高江边的视线通透性和可达性。4)改造防洪堤,保留或疏通水体,合理绿化,培育区域生态环境,提升滨江的环境品质。3、规划理念滨江西带状公园塑造以“绿色”和“水”为主题的城市

12、生态公园和景观长廊,体现城市生活、城市文化、城市生态等的多元化要素的融合。1)城市休闲生活l 结合现代的休闲生活方式,营造丰富多样的、面向不同文化背景、年龄阶层的休闲空间场所。2)城市文化l 延续和发展城市的发展脉络。l 兼顾当代文化和本土文化。 3)城市生态l 保护江滩的生态湿地,留出纯自然空间,延续自然文脉。l 利用原生和次生自然要素、场地现有要素,以保护自然的最少主义手法,创建人与自然共融空间。4)“绿色”与“水”的主题l 以南渡江为“大水”,自然湿地水、水塘和各类组合水景为“小水”,共同构筑以“水”为特色的主题空间。l 以城市休闲景观林地带、自然林地、南渡江滩江自然湿地,共同构成丰富多

13、样的以绿色为主题的自然景观。4、总体构思l 因为防洪堤高出江面常水位4米左右,成为一道城市与江面的视线屏障。因此如何将城市与江面景观尽可能融为一体是规划方案的重要出发点之一。l 因城市由北向南用地性质和人的集聚程度从大趋向于小的特性,同时地段从东(城市)到西(江面)的特性不同,形成了以下横向、纵向不同的氛围的空间场所。结合以上的规划理念,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结合人的要求,提出了“三夹层”和“三段”的功能布局。 3.1 横向“三夹层”景观带。第一层“江滩生态层”为沿江漫滩最外层的公共开放的空间,本着维持自然生态原来的空间的原则,运用简洁尽可能少的人工要素的最少主义处理手法,布局亲水空间和感受自然

14、魅力为主的设施,主要是季节性、周期性、临时性的设施。第二层“江堤观光层“由自然林地和防洪堤构成,为常年洪水位以上及防洪堤上的带状层面,是为广大市民及游客提供观光旅游、休闲服务、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的中心活动带。本层面地势高,同时可眺望开阔江面和未来的城市景观,具有双重特性,主要为观赏性、流动性、提供人流量集中使用的公共设施。第三层为 “城市休闲层”是由自然江漫滩、原始的水系状况向城市化的公园过渡,并与滨江西路以西城市区域衔接,城市区域到整个滨江带状生态公园应控制足够的视线通廊、绿色通廊和交通通廊,保证其可达性及市民充分享用公园设施。3.2 纵向上分为由北到南集聚性、活动频率由强到弱,城市性趋向自然性的不同三个段落。带状公园北段,从新埠桥至琼州大桥,本段紧靠城市中心,以城市休闲、生活游乐为主,为市民提供特色活动空间;带状公园中段,从琼州大桥至海瑞大桥,地段属于城市核心区的外缘,用地以居住区为主,设计突出对周边居民的服务功能,凸显宜居城市环境特色;带状公园南段,从海瑞大桥至南渡江大桥,本段属主城区的外缘区域,设计利用现状的自然空间,通过生态保护、生态培育,营造原生态的自然景观特色,达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5、景观结构以上述功能结构为前提,确定带状公园沿线“五区”“一点”“一线”的景观结构:“五区”具体内容如下:l 城市友好园本地段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