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仪六参数培训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423036 上传时间:2017-06-14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14.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护仪六参数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监护仪六参数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监护仪六参数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监护仪六参数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监护仪六参数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护仪六参数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护仪六参数培训(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监护产品技术培训,临床监测参数(常规六参),心电(ECG),发现、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在心动周期中,心脏每次机械收缩之前,必先产生电激动,电流传布全身,各处产生不同的电位。因电流强度与方向不断变动,身体各电位也不断变动,通过心电图机把这种变动的电位连续描记成的曲线,就是心电图。,心电监测目的,1、持续监测心率变化2、协助诊断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分析)3、协助诊断心脏传导异常(心律失常分析)4、协助诊断心肌缺血(ST段分析)及电解质紊乱5、监测药物对心脏的影响,可作为决定用药剂量的参考及 依据6、判断起搏器功能,心血管病人死亡率占因病死亡人员的3050%。早期发现和诊断心律失常、传导失常、心

2、肌缺血、心肌梗塞等心脏疾病有很大的价值。,心电监测临床意义:,1、心律监测: 心跳的规律性,即每次心跳的周期间隔是否相等。 监护仪如能够自动监测分析多种心律失常:心律不齐、心律紊乱等2、心率监测: 引起心率增快的原因: 缺氧、发热、血压早期下降,失血、疼痛 、药物 引起心率减少的原因: 极度缺氧、心肌缺血、心脏抑制药物中毒,危重情况、室颤、停搏、传导阻 滞、高钾血症,测量原理和方法,采用粘贴在体表一定位置的电极组。拾取心脏各部位的电位变化。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的生理电变化。,+,附件-心电导联线,8,ISO/IEC标准是质量控制的杀手锏严格执行ISO/IEC的标准,保证了品质保障了E

3、CG数据准确性,欧洲及美国标准中的导联名称,附件-胸前电极,电极片形状繁多,一次性盘状电极片,需要满足的要求:心电信号的信噪?肌电干扰?对病人四肢活动有无影响?极化电位稳定否?心电图基线稳定性?交流电干扰较小?电极留置时间较长,一次使用可达4小时,电极片状态,润湿丰富的导电糊,光洁的导联线接头,先将导联线连接电极片,再放置于患者胸前适当部位,电糊应该是湿润的,导联线接头保持光洁,这些都以利于电信号的收集和传递注意:在临床的心电导联连接在病人的身上,应该先把导电线的纽扣先扣在电极片上,再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身体上。如果先将电极片连接到患者身体,在往已经贴在患者胸前的电极片上按导联线的纽扣,会致使患者

4、的感受不好。,电极片的使用注意事项,(1) 使用前要做皮肤准备:用水和肥皂清洗皮肤(不可使用酒精,会增加皮肤的阻抗)、除去皮肤屑和油脂(干擦皮肤);(2) 经常检查皮肤的过敏反映,如有则常更换位置或电极;(3) 时间一长会产生极化电压,建议使用同类型电极并保持更换的频率.,电极片贴放位置,推荐的电极的位置,胸导联(位置可变),胸导联监测重要性(ECG监护仪),对于心梗的发现,临床统计表明: (胸导可检出85%,肢导只能检出7%)发生心梗到病人有自主感觉要10min左右,胸导联的连续监测可在病人有感觉前报警从而节省这宝贵的10min,病人的救治成功率为90%;每延误10min救治成功率就下降10

5、%,超过半小时基本降到50%,特别是现在很多药物都能诱发心梗,对监护仪来讲胸导联更显必要,心电导联,测得不同心电所对应的电极对或单电极对参考电极的连接标准肢体导联: 、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aVR、aVL、aVF单极导联(胸导联) V1,V2、V3、V4、V5、V6,影响心电信号的因素:,电极的连接是否可靠,病人状态是否紧张,外界环境干扰,ECG测量注意事项,外科电设备干扰:电刀、电凝器、吸引器、外界空间电磁场对干扰波形没有进行滤波没有外接地线心电电极片没有安置好使用过期的或重复使用一次性电极片安置电极片部位皮肤未清洁或毛发、皮屑导致电极接触不良。,ECG测量注意事项,7 每24小时内更换电极

6、或改变位置。8 对于起搏病人,必须开启起搏脉冲分析功 能。当起搏分析 打开时,不检测与室性早搏有关的心律失常(包括PVCs计数 ),同时也不进行ST段分析。 如果病人的心率或心电波形有明显的变化,则需要调整ST 测量点.心律失常分析必须在“诊断”模式下进行。,ECG问题?,什么是心电?心电测量原理?心电英文缩写?心电有哪些耗材?导联与通道的区别?心电线3导和5导联的粘贴?胸导联的监测重要性?心电测量注意事项?,ST,ST段,主要用于诊断:心肌缺血、心肌梗塞,ST测量点 +109 ms,基点ISO -78 ms,T,ST段抬高常见于: 斜坡型抬高:超急性期心肌梗塞、变异型心绞痛 凹面型向上抬:急

7、性心包炎、少数超急性心肌梗塞 弓背型抬高:心肌梗塞急性期、变异性心绞痛ST段压低常见于: 生理性ST段下降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内膜下心肌梗塞继发ST段改变:心肌肥大、室性早搏 洋地黄中毒,T段测量值单位:毫伏(mv)ST段测量值的含义:正数表示抬高,负数表示压低;ST段测量范围:-2.0毫伏,+2.0毫伏ISO(基点):设定基线点。开机设置为:78毫秒ST(起点):设定测量点。开机设置为:109毫秒ISO、ST是ST段的两个测量点,这两个测量点都可调整。设定ST测量点的参照点是R波峰点,心率(HR),通过心电线连接病人,病人出现ECG以后计算获得,心率(心搏频率)是指心脏每分钟博动的次数

8、。 心率测量是根据心电波形,测定瞬时心率和平均心率。,HR个体差异,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在80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间)。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他生理情况而不同。初生儿的心率很快,可达130次/分以上。在成年人中,女性的心率一般比男性稍快。同一个人,在安静或睡眠时心率减慢,运动时或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在某些药物或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下,会使心率发生加快或减慢。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平时心率较慢。,心率问题,什么是心率?心率的来源?心率的单位?心率的正常值?心率与脉搏的区别?,呼吸(RR),辅助监测病人的通气情况,呼吸率(呼吸频率), 是病人在单位时间内呼

9、吸的次数(机体与外环境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或 胸廓的呼吸运动)。 单位是分。 平静呼吸时,新生儿60-70次/分,成人12-18次/分。,呼吸的测量原理,呼吸监护有两种测量方式:阻抗法( RR )、呼吸气流法( 热敏式)、气道压力法(awRR)热敏式呼吸测量是用热敏电阻放在鼻孔处,当气流通过热敏电阻时,热敏电阻受到流动气流的热交换,电阻值发生改变,从而测得呼吸的频率。通过测量鼻腔或气管导管外口,在吸气和呼气时气流温度会产生变化转化为电信号,描记出呼吸波形和呼吸次数。,优点:测量更加准确,几乎不受干扰。,测量RESP(呼吸),R红,N黑,F绿,L黄,阻抗法:呼吸过程中胸廓运动,造成人体电阻发生变化,

10、阻抗值的变化图就描述了呼吸的动态波形,可显示呼吸率参数,易受干扰,呼吸的测量原理,(一) 阻抗法监护仪 呼吸过程中胸廓运动,造成人体电阻发生变化,阻抗值的变化图 就描述了呼吸的动态波形,可显示呼吸率参数,易受干扰,附:飞利浦监护 呼吸的测量,四种导联方式可选:RA-LARA-LLLA-RLLL-RL,根据不同的病人,选择不同的呼吸导联组合,得到最好的呼吸效果;,附:四导呼吸的好处,在急救过程中,会接诊各种各样的病人,他们的呼吸方式各有不同: 成人男性: 腹式呼吸为主 成人女性: 胸式呼吸为主 婴儿/新生儿:腹式呼吸更多的呼吸导联选择能够提供最优的呼吸监测数据及波形显示而且,当患者右前胸烧伤或者

11、创伤时,RA区域不能放置电极片时,可能导致不能监测病人呼吸的情况,呼吸方式不同的差异,男性腹式呼吸,女士胸式呼吸,小儿及新生儿腹式呼吸,气道压力法,根据人体呼吸时CO2的变化来设计,一般集成在气体检测模块中.将压电传感器置入或与气道连通,气道压“压迫”传感器产生压力的变化 电信号数据处理显示呼吸频率,呼吸的临床意义,(1)呼吸过速: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为呼吸过速。 可见于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等; 一般体温升高1,呼吸大约增加4次/分。(2)呼吸过缓: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 呼吸浅慢见于麻醉剂或镇静剂过量及颅内压增高等。,测量呼吸频率及呼吸波形了解病人的通气情况监测窒息

12、,临床常用的呼吸监测指标,动脉血气分析脉搏式氧饱和度 (SpO2)氧浓度监测CO2曲线图,呼吸测量的影响因素,呼吸率是通过胸阻抗的变化测量出来的,所以它受到病人的运动、电极片的质量、电极片的贴放位置、皮肤的松驰程度、皮肤的洁净程度、外界电源等诸多的因素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是呼吸率的近似值,要求操作者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诊断。医院想要测量准确的呼吸率推荐用户选用呼吸末二氧化碳测量,RESP测量注意事项,胸廓的运动、身体的非呼吸运动,会造成呼吸阻抗值的变化。因为变化的频率和呼吸道放大器的带宽相同时,监护仪很难判断,呼吸信号和运动干扰信号。呼吸监护不适应于活动幅度很大的病人,因为这可能导致错误的报

13、警。应避免将肝区和心室处于呼吸电极的连线上,这样就可避免心脏覆盖或脉动血流产生的伪差,这对于新生儿特别重要。,新生儿的测量:需要用医用石蜡油擦去表面的胎脂,再用热毛巾擦净石蜡油,在此部位贴上电极片。可以得到理想的阻抗呼吸。,呼吸不准或呼吸率为零,呼吸,呼吸的2种英文缩写?呼吸的单位?呼吸的正常值?,脉搏,动脉血管随心脏舒缩而周期性博动的现象,脉搏是随心脏的博动而周期性变化的信号,动脉血管容积也周期性地变化,光电变换器的信号变化周期就是脉搏率。脉率的正常值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为60100次/分。一般来说,脉率反映心率,脉率超过100次/分,称为心动过速;脉率少于60次/分,称为缓脉。脉率随年龄的

14、增长而减慢;性别:女性快于男性、运动、情绪激动等。,脉率(PR)监测,脉率(pulse rate):是每分钟动脉搏动的次数。血氧饱和度探头在监测血氧饱和度值的同时可准确的监测出脉搏值。脉率与心率的关联及区别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脉率:每分钟心脏有效搏动产生脉搏的次数 正常情况下两者一致 在心律紊乱的情况下(如心动过速:房颤、室颤等) 脉率(有效搏动)心率,正常值: 健康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为60100次/min,平均约72次/分。正常人脉率规则、强弱均等,不会出现脉搏间隔时间长短不一、强弱交替的现象。 婴儿 120140次/min 幼儿 90100次/min 学龄期儿童 8090次/min 成年人 7080次/min 老年人 5560次/min 影响因素: 年龄和性别:一般年龄越小脉率越快 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增快 休息,睡眠则使脉搏减慢 发烧时,人体的脉率会有所增高,一般体温增高1摄氏度,脉搏相应每分钟 增多20下左右。 病情危重,特别是临终前脉搏的次数和脉率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