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句式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2298187 上传时间:2020-08-1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句式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特殊句式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特殊句式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特殊句式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特殊句式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殊句式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句式ppt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 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 4.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还有和这两句话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 。 6.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8

2、、选文中,“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 “重”表现在 ,“远”表现在 。 9、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句的子是: ,这句话说明品德高尚的人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仁以为己任,.,文言文各种句式详解,.,学习目标 1、明确文言文中的各种特殊句式类型。 2、能准确判断特殊句式并进行准确翻译。,.,句式,特殊句式,一般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一 般 句 式,.,一、判 断 句,(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3)用“者”表

3、判断 粟者,民之所种。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汝是大家子,.,(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梁将即楚将项燕。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臣本布衣。 且相如素贱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予本非文人画士。,.,(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

4、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二、被 动 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一)、有标志(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为焦仲卿母所遣(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4)用“于” 或“受.于.”表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 “

5、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资治通鉴,.,(二)、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注意】: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后面要举例详细讲。,.,于。,见(+动)。,见于+对象 (受于),4、而君幸于赵王。,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被,5、赢闻如

6、姬父为人所杀,为所(或为所),6、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为,7、人马烧溺死者甚众,无标志,.,三、省 略 句,()主语的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动词宾语的省略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对话中省略,承前省略,蒙后省略,1、(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2、,孟子,省略介词,5、今以钟罄置( )水中。,于,王,3、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7、)而竭。,鼓,鼓,4、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欲呼张良与( )俱去。,之,公,.,特殊句式,.,一、倒装句:所谓倒装,是比照现代汉语习惯说的,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符合的,我们称之为倒装。,倒装类型: 1)、主谓倒装 2)、宾语前置 3)、定语后置 4)、状语后置,.,一、主 谓 倒 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二、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

8、、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时人莫之许(隆中对) 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还有如: 毋吾以也,莫己若也 (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 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

9、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问女何所思?(木兰辞) 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王见之曰:“牛何之?” (晏子使楚) 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何伤乎?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 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

10、的?” 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 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 译

11、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3】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唯陈言之务去 (答李翊书) 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唯马首是瞻 (冯婉贞) 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唯利是图 (译:“只图有利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的人”)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译文:“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4】“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

12、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6】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 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 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鱼我所欲也名句理解性默写 1.能概括全篇大意,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13、。 2.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 。 3.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 , 。 4. 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 。 5. 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 , 。 6. 鱼我所欲也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 , , ,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恶者有甚于死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三、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

14、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1)格式:动十以十宾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 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申之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2)格式:动十于(乎,相当“于”)十宾 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15、) 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生乎吾前 (师说) 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风乎舞雩 (四子侍坐) 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3)格式:形十于十宾 长于臣(鸿门宴) 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四、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1】格式: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 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 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 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