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苗工培训教材自编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2280791 上传时间:2020-08-18 格式:DOC 页数:117 大小: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木种苗工培训教材自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林木种苗工培训教材自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林木种苗工培训教材自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林木种苗工培训教材自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林木种苗工培训教材自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木种苗工培训教材自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木种苗工培训教材自编(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木种苗工培训教材(自编) 作者: 日期:目 录绪论 1第一篇 基本知识第一章 植物常识 3第一节种子植物器官 3第二节 植物分类 13 第三节 主要植物识别 15 第二章 土壤常识 19第一节 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 19 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 20 第三节 土壤质地 21 第四节 土壤孔隙、坚实度与耕性 23 第五节 土壤反应 24 第六节 土壤的水、气、热状况 26 第七节 土壤剖面 30 第三章 气象知识 32第一节 基本概念 32第二节 气象要素 32第三节 天气知识和气象灾害 41第四节 广西气候 44第四章 种苗病虫害常识 48第一节 病虫害基本概念 48第二节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4

2、9第三节 农药使用常识 52第四节 常见种苗病虫害的识别 54第二篇 林木种苗专业知识第五章 林木种子 57 第一节 林木结实 57第二节 种源选择和种子调拨 60第三节 采种 61第四节 种实调制 63第五节 种子贮藏 67第六章 苗圃地耕作 71第一节 苗圃整地、作床与作垄 71第二节 苗圃土壤处理 71第三节 苗圃施肥 72第四节 苗圃地轮作 72第七章 播种苗培育 73第一节 一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 73第二节 播种期 74第三节 播种前的种子处理 74第四节 播种量 76第五节 播种技术 77第六节 播种地的管理 78第八章 营养繁殖苗的培育 79第一节 一年生插条苗的年生长规律

3、79第二节 插条育苗 80第三节 嫁接育苗 83第九章 容器育苗 88第十章 苗木的抚育管理 91第一节 降温措施 91第二节 松土与除草 92第三节 灌溉与排水 95第四节 间苗、补苗和移苗 98第五节 追肥 99第六节 植物激素的应用 100第七节 幼苗截根 102第八节 苗冠和干形的修整 102第十一章 苗木出圃 104第一节 苗木品质和苗木等级标准 104第二节 苗木调查 105第三节 苗木出圃 106第四节 苗圃技术档案的建立 108绪论一、林木种苗的相关概念在我国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大力提昌造林绿化的前提下,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对造林苗木的需求日益扩大。保证造林绿化成效的关键之一

4、,是提供足够数量的优质苗木。种苗生产就是从林木种子入手,培育选择优良品种,采用先进的育苗技术,进行集约的经营管理,培育出足够的优质高产壮苗。林木种子是育苗、造林的物质基础,只有数量足够的种子,才能保证按计划完成育苗、造林任务。而选用良种是培育壮苗和林木速生、丰产、优质的保证。所谓良种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遗传品质好,即品种优良,培育出的苗木速生、高产、稳产、抗性强,这主要决定于采种母树的遗传性;二是播种品质好,即发育健全、纯净、饱满、种粒大而重、出芽率高、生命力强、无病虫害。这除遗传性的影响外,与母树生长的环境条件、种子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有关。苗木是植苗造林的物质基础,苗木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

5、响造林进度和成败。培育壮苗是提高造林质量的基本措施之一,也是林木速生丰产的重要环节。所谓壮苗是根据苗木的主要质量指标而划分的等级,即优质合格苗(级苗),壮苗的基本标准是:达到一定的苗高和地茎,根系多而完整,木质化程度好,顶芽饱满完好,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等。二、教材的内容、任务和学习方法林木种苗生产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既要懂得植物的基本特性及与其生长的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又要掌握生产中的各项管理技术措施。林木种苗生产教材的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和种苗生产技术两大部分。基本知识主要介绍植物的基本形态特征,包括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植物分类知识和常见主要林木的识别;植物生长的环境条

6、件,包括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光照、温度、水分、大气);植物病虫害。种苗生产技术主要介绍林木种子生产,包括林木结实、种子成熟、采种、种实调制、种实贮藏的基本知识;苗圃地耕作,包括整地作床、土壤消毒、施肥等;播种苗培育,包括种子处理、播种等;营养繁殖苗培育,包括扦插、嫁接、压条育苗等;容器育苗;苗木的抚育管理,包括苗木的防寒、降温、灌溉、排水、追肥、松土除草、间苗、补苗、换床移苗、切根、病虫害防治、灾害因子防除等一般管理;苗木出圃,包括苗木调查、起苗、分级统计、假植、贮藏、包装、运输等。林木种苗生产教材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植物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林木种子和苗木生长的基本规律,采用先进的

7、技术措施进行合理的管理,从而更好地控制和调节植物的生长;最终达到生产出满足人们需要的优质种子和优良苗木。通过学习应能了解植物的基本形态特征及各种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掌握种子和苗木生产的工作内容和过程以及各种技术方法与措施。林木种苗生产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涉及的知识面广,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操作将理论转化为技能。同时应具有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劳动观念,在操作过程中要时刻牢记农药和劳动工具的使用安全措施。认真做好和掌握各项工作的操作方法和过程,并要重视记录和总结。第一篇 基本知识第一章植物知识第一节种子植物器官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进化的类群,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形

8、成了由多种类型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特定生理功能的器官。典型的种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根、茎、叶执行着养料和水分的吸收、合成、运输和贮藏等营养功能,称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与植物产生后代有关,完成开花结果至种子成熟的全部生殖过程,称为生殖器官。一、种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一)、种子的形态 种子的大小形状,颜色因种类不同而异。椰子的种子很大,油菜、芝麻的种子较小,马齿苋、兰科植物的种子则更小。形状有肾脏形、圆球状、椭圆形、扁圆形。颜色以褐色和黑色较多,但也有红、绿、黄、白等其他颜色。种子表面有的光滑发亮、也有的暗淡或粗糙

9、。有些还可看到种子成熟后自珠柄上脱落留下的斑痕-种脐和珠孔。有的种子还具有翅、冠毛、刺、芒和毛等附属物。(二)、种子的结构 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3部分组成,有的植物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1、种皮 由珠被发育而来,具保护胚与胚乳的功能。裸子植物的种皮由明显的3层组成。外层和内层为肉质层,中层为石质层。被子植物的种皮结构多种多样,如桃、李等种子外面有坚硬的果皮,因而种皮结构简单,薄如纸状;有的种子具有坚硬的种皮,表皮上有厚的角质膜。有些种子表皮上有大量的表皮毛,就是棉纤维。石榴种皮中含有糖分可供食用;荔枝、龙眼的种子可食部分是由假种皮肉质化而成。种皮的结构与种子休眠密切相关。有的植物种皮中含有萌

10、发抑制剂,因此除掉这类植物种皮,对种子萌发有刺激效应。2、胚 由受精卵发育形成。发育完全的胚由胚芽、胚轴、子叶和胚根组成。被子植物胚的形状有椭圆形、长柱形或程度不同的弯曲形、马蹄形、螺旋形等。一般胚根都朝向珠孔,将来发育为主根。胚芽顶端有生长点,将发育为主茎和叶。胚轴介于胚根与胚芽之间,极短。子叶着生在胚轴上,有细长的、扁平的,有的含大量储藏物质而肥厚呈肉质,也有的成薄薄的片状,有的子叶与真叶相似,具有锯齿状的边缘;单子叶植物有一片子叶,双子叶植物有两片子叶,裸子植物的子叶通常有两片或两片以上。3胚乳 裸子植物胚乳一般都比较发达,多储藏淀粉或脂肪,也有的含有糊粉粒。胚乳一般为淡黄色,少数为白色

11、。绝大多数的被子植物在种子发育过程中都有胚乳形成,但在成熟种子中有的种类不具或只具很少的胚乳,这是由于它们的胚乳在发育过程中被胚分解吸收了。一般常把成熟的种子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两大类。在无胚乳种子中胚很大,胚体各部分,特别是在子叶中储有大量营养物质。在有胚乳种子中胚与胚乳的大小比例在各类植物中有着很大不同。(三)、种子的寿命 种子成熟离开母体后仍是生活的,但各类植物种子的寿命有很大差异。其寿命的长短除与遗传特性和发育是否健壮有关外,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些植物种子寿命很短,仅一周左右,而莲的种子寿命很长,生活长达数百年以至千年。实验证实,低温、低湿,黑暗以及降低空气中的含氧量为理想的贮存条件。许多国家利用低温、干燥、空调技术贮存优良种子,使良种保存工作由种植为主转为贮存为主,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并保证了良种质量。二、根根通常是植物体向土中伸长的部分,用以支持植物体和由土壤中吸取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