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916公共管理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上传人:jian****iuqi 文档编号:142273583 上传时间:2020-08-18 格式:PDF 页数:74 大小:51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EW)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916公共管理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NEW)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916公共管理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NEW)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916公共管理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NEW)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916公共管理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NEW)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916公共管理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NEW)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916公共管理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EW)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916公共管理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 第一部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916公共管理学综合历年考研真题 2015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916公共管理综合 考研真题 2015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916公共管理综合 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916公共管理学综 合考研真题 2014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916公共管理学综 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第二部分兄弟院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812公共管理综合二考研真 题(回忆版) 2013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812公共管理综合二考研真 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

2、3年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5公共管理理论考研真题 2013年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5公共管理理论考研真题详解 第一部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916公共管理 学综合历年考研真题 2015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 理学院916公共管理综合考研真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管专业公共管理综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组织文化 2企业制度 3利益集团 4治理 5政府工具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2简述组织变革的主要类型。 3简述民营化的主要内涵。 4简述公共选择理论的主

3、要内涵。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实践分析决策过程的核心步骤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 2结合实践论述政府的核心职能。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 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是1958年中国颁布的第一 部户籍制度。中国按照户口身份来执行科教、卫生、医疗、就业等一系 列政策。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一个人因出生的自然事实,就被打上 了城里人和农村人的烙印。农业、非农业户籍的巨大差别,形成了非农 业户口享受先赋性特权和身份等级,农业户口整体性地遭受户籍制度带 来的不平等权利待遇和制度歧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剩余 劳动力涌向城市,在人口转移的过程中,有关农村“空

4、壳化”、农民工子 女入学、大学生就业难及人身损害赔偿方面因受害人户籍问题所引发出 的同命不同价等各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 注。户籍管理制度的弊病日益凸现,要求改革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 呼声也此起彼伏。2014年7月30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 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要 求,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 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进一 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该意见确立了“全面 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 大城市落户条件,

5、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差异化落户政策,及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体现了合理的改革路径、科学的改 革精神,标志着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二元户籍管理模式退出历史舞台, 事关亿万城乡居民生活的基础性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问题: 请结合以上材料,运用公共管理学相关理论分析我国原有户籍制度 的主要弊端及此次改革的创新之处。 2015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 院916公共管理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管专业公共管理综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组织文化 答: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

6、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 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 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具有超个体的独特性、相对稳定性、 融合继承性和发展性。组织文化的层次结构包括潜层次的精神层、表层 的制度系统和显现层的组织文化载体三个部分;内容包括组织价值观、 组织精神、伦理规范以及组织素养等,具有整合功能、适应功能、导向 功能、发展功能和持续功能。 2企业制度 答:企业制度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企业经济关系,包 括企业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一些重要规定、规程和行动准则。其具体制 度包括: 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决定企业其他制度的根本性制度,规 定着企业最重要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企

7、业的权力、利益和责任; 经营 制度。经营制度是有关经营权的归属及其行使条件、范围、限制等方面 的原则规定; 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行使经营权、组织企业日常经营 的各种具体规则的总称,包括对材料、设备、人员及资金等各种要素的 取得和使用的规定。 3利益集团 答:利益集团是指独立于政府之外但是又经常与政府有着密切伙伴 关系,并且试图影响公共政策的组织。利益集团为政府与主要的社会部 门之间提供了制度化的联系渠道,其社会功能远远超过了简单地给政党 或政府施加压力。利益集团参与政策制定和公共管理的重要性与日俱 增,已经成为政策进程中积极的、有价值的和能够发挥作用的力量。 4治理 答:治理是关于如何指导制度

8、安排,是关于如何组织以及如何制定 使组织得以运转的程序,即制定规则、应用规则以及执行规则。其内容 涉及建立结构、机构和提供问责的方式。治理描述了一种不需要政府直 接插手的管理方式,不仅仅是政府的治理,而且涉及建立机制以确保任 何类型的组织的运转,是指导和控制群体集体活动的、正式的或者非正 式的过程和制度。 5政府工具 答:政府工具是指政府干预的方式,即政府用来达成政策目标的手 段。政府工具的特性包括: 政府工具有一些使得这些工具得以识别的 共同属性,此外每一种工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每一种工具规定行动的 结构是一种制度化的行动模式; 这种结构化的行动是一种集体行动, 目的是解决公共问题。其具体内

9、容包括: 市场化工具:民营化、用者 付费、合同外包、特许经营、凭单制、分散决策、放松管制、产权交 易、内部市场。 工商管理技术: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绩效管 理、战略管理、顾客导向、标杆管理、流程再造。 社会化手段:社区 治理、个人与家庭、志愿者服务、公众参与及听证会。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 人是有需要的动 物,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 人的需要有轻重层次,某一 层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为此,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 为下列五个层次: (1)生理的需要。这是任何动物都有的需要,只是

10、不同动物的表现 形式不同而已。对人类来说,衣食住行是最基本的需要。在经济欠发达 的社会必须首先研究并满足生理需要。 (2)安全的需要。即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要。一类是 现在的安全需要,另一类是未来的安全需要,希望自己现在的和未来的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能有所保证。 (3)社交的需要。包括友谊、爱情、归属及接纳方面的需要,这主 要产生于人的社会性。马斯洛认为,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人们的生活和 工作都不是孤立地进行的。 (4)尊重的需要。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因素包括自 尊、自主和成就感;外部尊重因素包括地位、认可和关注或者说受人尊 重。自尊是指在自己取得成功时的自豪感,是驱使人

11、们奋发向上的推动 力。受人尊重是指当自己做出贡献时能得到他人的承认。 (5)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 需要。这是一种追求个人能力极限的内趋力,其表现为: 胜任感,有 这种需要的人力图控制事物或环境,不是等事物被动的发生与发展,而 是希望在自己控制下进行; 成就感,对有这种需要的人来说,工作的 乐趣在于成果和成功,成功后的喜悦要比其他任何报酬都重要。 马斯洛还将这五种需要划分为高低两级。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 称为较低级需要,而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称为较高级的 需要。高级需要是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低级需要则主要是从外部使人 得到满足。 2简述组织变革的主

12、要类型。 答:组织变革是指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明确组织活动的 内容或重点,并据此对组织中的岗位、机构(岗位的组合)以及结构 (机构间的权力配置)进行调整,以适应组织发展的要求。组织变革的 主要类型包括: (1)战略性变革 战略性变革是指组织对其长期发展战略或使命所做的变革。如果组 织决定进行业务收缩,就必须考虑如何剥离非关联业务;如果组织决定 进行战略扩张,就必须考虑购并的对象和方式,以及组织文化重构等问 题。 (2)结构性变革 结构性变革是指组织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对组织的结构进行变 革,并重新在组织中进行权力和责任的分配,使组织变得更为柔性灵 活、易于合作。 (3)流程主导性变革

13、 流程主导性变革是指组织紧密围绕其关键目标和核心能力,充分应 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构造。这种变革会对组织结构、组 织文化、用户服务、质量、成本等各个方面产生重大的改变。 (4)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是指组织必须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教育等引导, 使他们能够在观念、态度和行为方面与组织保持一致。组织中人的因素 最为重要,组织如若不能改变人的观念和态度,组织变革就无从谈起。 3简述民营化的主要内涵。 答:民营化是指政府将持有权益转让给私人企业。民营化对于缩小 政府规模有着普遍性的意义,它减少了政府产品的直接生产活动,削减 了政府的服务供给、补贴以及管制职能。其具体内涵包括: (

14、1)民营化的经济论据 民营化的经济依据包括: 促使企业在市场力量和竞争环境中活 动; 缩减政府支出和减少政府在市场中的占有份额; 利用出售公 共企业的收入来减少税收; 减少交叉补贴。通过民营化,企业可以在 其整体业务范围内灵活调整价格,以使盈利行为补贴那些虽不盈利但被 社会所需求的服务。民营化被视为一种按照实际成本收取服务费的方 式。 (2)管理效率与民营化 民营化的效率观认为私人管理在本质上优于公共管理。虽然私营部 门与公共组织的运作处在不同的环境下,目标和激励结构各异,且公共 部门的运作环境具有政治性,但是对公共部门的管理并不简单。私营部 门无论是在激励机制上、办事效率上,还是在责任人归属

15、上都比公共部 门有较大的优势。 (3)意识形态方面的论据 意识形态对民营化有重要的影响。目前,人们就经营公共企业不再 是政府的核心事务这一观点已经达成了共识。在决定是否要外包公共服 务时,应该至少考虑到这一方式的相对成本和收益。 (4)责任 民营化和责任二者紧密联系。支持民营化的论据之一是公共所有权 意味着责任的缺失,即这种缺失了的责任将被假定存在于私营部门之 中,这就意味着公共企业在社会中已无立足之地。部分早期公共部门的 改革成效是重叠的,并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进一步民营化。但如果出现责 任缺失且无法改进,民营化的浪潮将变得更为强劲。 4简述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涵。 答:公共选择理论是将微观经济

16、学应用于政治和社会领域而形成的 经济学思想。它从理性这一标准的经济学假定出发,对行为进行预测, 然后寻求证据来验证这些预测。 (1)公共选择理论的具体内涵 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拓展到被经济学家视为外部因素而由政治学 研究的传统领域; 把人类的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作为统一的研究对象,从实证分析 的角度出发,以经济人为基本假定和前提; 运用微观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解释个人偏好与政府公 共选择的关系; 研究作为投票者的消费者如何对公共物品或服务供给的决定表达 意愿。 (2)公共选择理论的特点 不在于作出价值观和道德上的判断; 不在于研究选择结果的好坏,而在于对普遍规律的总结; 是经济分析工具在政治领域的应用,运用研究个人主义的方法来 研究集体行为。 (3)公共选择理论的意义 公共选择理论既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又是一个极其重要 的涉及现代政治学和行政学的研究领域。其理论体系、前提假设、基本 结论及改革举措具有相当大的启发借鉴意义,应用范围远远超出主流经 济学和传统政治学的范围,涉猎当今社会所有的热点问题,具有广阔的 应用前景。从经济学角度看,公共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