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年农村劳务产业工作总结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2273405 上传时间:2020-08-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曲靖年农村劳务产业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曲靖年农村劳务产业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曲靖年农村劳务产业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曲靖年农村劳务产业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曲靖年农村劳务产业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曲靖年农村劳务产业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靖年农村劳务产业工作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曲靖市2010年农村劳务产业工作总结 作者: 日期:曲靖市2010年农村劳务产业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全市农村劳务产业工作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挑战,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我国一些实体经济受到冲击,部分外出务工农民工纷纷返乡,当地一些企业也因生产经营不正常,部分农民工回流的实际。在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市农村劳务产业工作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农村劳务产业工作目标任务,继续以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乡创建活动为载体;突出抓好春季、秋季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集中统一活动,加强调查研

2、究,引领产业发展;抓住有利时机,做好转移输出;强化教育培训,夯实转移就业基础;做好相关服务,营造转移就业氛围;加强基础管理,完善信息网络,努力推进全市农村劳务产业稳步较快发展。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一)转移输出完成101865人,比年计划80000人增加21865人,增长27.3%。其中:就近转移完成69878人,比年计划56000人增加13878人,增长24.8%,有序转移完成40596人,比年计划28000人增加12596人,增长44.9%;输出完成31987人,比年计划24000人增加7987人,增长33.3%,有序输出完成17616人,比年计划12000人增长5616人,增长46.8%

3、,输出到省外就业的达10716人,县外省内21266人,国外5人。(二)全市完成各类培训216926人,比年计划200000人增加16926人,增长8.5%,其中:职业技能培训完成30335人,比年计划30000人增加335人,增长11.2%,引导性培训完成27831人,比年计划15000人增加12831人,增长85.5%,实用技术培训完成144508人,比年计划125000人增加19508人,增长15.6%。(三)预计全市可实现农村劳务综合收入120亿元以上,比年计划117亿元增加3亿元以上,增长2.6%,比上年的106亿元增加14亿元,增长13.2%;人均工资性收入预计1025元,比上年人

4、均增长80元。(四)继续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乡创建活动,经考核2009年又有9个乡镇创建活动达标,累计创建活动全市达标县1个,乡镇21个。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有序转移输出的力度加大,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村劳务产业工作由于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履职、扎实工作,全市转移输出从总量上有突破,达到101865人,在转移输出过程中,有序转移输出有突破,达到64563人,占转移输出总数的80.1%,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培训教育有突破,职业技能培训达30335人,比年计划提高11.2%,实现劳务综合收入有突破,提前实现了2006年确定到2010年的目标任务。人均工资性收

5、入有突破达到1025元。二、主要工作及措施针对今年农村劳务产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采取有力措施,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我市农村劳务产业工作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辉煌成绩,农村劳务产业已经发展成为超百亿的一大支柱产业。实践告诉我们,发展壮大农村劳务产业,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进入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冲击和影响,市委、市人民政府就农民工问题多次研究,紧紧抓住国家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实施产业振兴规划,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

6、施出台的有利时机,计划早安排,措施早落实。在11月初召开了全市农村劳务产业工作会议,会上市委、市人民政府就提出明确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从市情出发,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务产业工作的领导,同时针对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会换届的有利时机,调整充实了县(市)区促进分会和劳务产业办人员,为做好今年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全市农村劳务产业工作会后,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曲政办发200916号文件,把农村劳务产业各项指标和要抓好的重点工作作了安排,市人民政府继续把农村劳务产业目标任务列入对各县(市)区目标责任考核,县(市)区人民政府随之又层层分解到乡、镇(街道)及村(组

7、),并建立了考核奖惩责任制,形成了上下一致,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认真调研,引领发展。全市农村劳务产业工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精神,针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一是开展对返乡农民工情况调研。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会、市农村劳务产业办组织县(市)区分会、产业办对全市返乡农民工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掌握了全市外出务工返乡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工作,使大多数农民工又外出寻求新的岗位外出务工。二是组织对近三年的外出务工返乡创业的情况组织进行调研,各县(市)

8、区分会形成了调研报告,5月26日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会三次常务理事会进行了交流和初步的研讨。三是通过已建立劳务工作站以及带队干部进行调研,外出考察了解用工情况。四是组织对今年新增劳动力进行调研,主要对象是今年初、高中毕业不能再升学的,掌握了新增劳动力的情况。通过认真调研,摸清家底,采取了多种方式,引导和安排好今年的转移输出工作。(四)强化措施,强势推进。今年以来,我们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结合我市实际,市委、市人民政府利用春节企业座谈会,市级领导带队到企业走访慰问等活动,鼓励企业克服困难不裁员,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稳定就业岗位;推进重大项目

9、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增加就业岗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866”工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就业容量,从而保证了就地就近转移的势头没减弱。各县(市)区根据今年劳务产业目标任务和劳动力资源状况,集中抓好春季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集中统一活动。一是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利用农民工回家过节,召开座谈会,请外出务工典型谈体会、讲成效,引导广大农民转移就业观念,鼓励外出务工,共发放宣传资料及用工信息182459份,板报宣传栏227块,电视专题片2个,共召开专门会议290多次。还组织了劳务输出招聘会,邀请省内外企业100余家参会。二是加大教育培训的

10、力度,根据当地企业和外地企业用工需求抓培训,突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营造外出务工氛围,春节过后自2月4日起,各县(市)区对今年新增外出务工人员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进一步宣传动员,鼓励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转移就业。2月4日沾益县统一欢送350人分别到浙江义乌、江苏苏州务工,县委书记亲自作动员,基层干部带队统一乘座农民工专列护送到厂。随之还有麒麟区、宣威市、陆良县、罗平县统一组织了欢送。四是加大检查考核的力度,为确保今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对春季集中统一活动市劳务产业办提出了时间要求和转移输出任务指标,到3月底组织了检查考核,兑现了经费补贴。(五)协调配合,履职到位。农村劳务

11、产业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协调配合。围绕今年农村劳务产业发展目标,市直各主管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市农业部门在重点抓好目标任务分解落实的同时,积极组织上报“阳光工程”项目,争取上级经费的大力支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抓好职责范围各项工作外,精心组织了“春风行动”,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输出;扶贫部门积极争取国家扶贫“雨露工程”项目资金,抓培训,推动转移就业。教育部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和促进了今年的农村劳务产业工作,各相关部门都从不同角度关心和支持农村劳务产业的发展。(六)落实政策,做好服务。今年以来,为切实做好农

12、民工工作,国务院和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文件精神,市人民政府也下发了曲政发200933号文件,农村劳务产业工作认真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实现了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依法规范劳资关系,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力度,加强劳务纠纷调处和仲裁,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继续实行基层干部带队外出务工,不断改进对农民工的服务方式,引导农民工加强业务技能学习和法律法规的学习,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协调各方关系,加强与劳务输出地相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帮助外出务工人员解决实际问题,营造环境,夯实基础,促进稳定就业

13、。三、存在困难和问题在认真总结今年农村劳务产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农村劳务产业工作发展不平衡,县(市)区之间有差距;二是金融危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我国出口企业定单不稳定,企业用工数量减少,技能要求提高,输出就业难度加大;三是经费投入不足,基层工作还很薄弱,有的地方人员变动频繁,有的地方连工作经费都不落实。四、下步工作打算农村劳务产业工作是“三农”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1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前进,这对我们农村劳务产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和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劳务产业工作,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总体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城镇化发展中,促进农民的有序转移;在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进一步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千方百计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1年计划新增转移就业70000人,其中:县外输出20000人,县内转移50000人,计划各类培训200000人,其中:职业学历教育40000人,职业技能培训30000人,引导性培训10000人,实用技术培训120000人。农村劳务产业总收入比上年增长10%,达到132亿元以上,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人均增加100元,达到1125元。2011年的主要工作措施:1、夯实转移就业基础,着力抓好教育培训;2、壮大农村劳务经济,着力抓好转移输出;3、拓展转移输出渠道,着力抓好基础建设;4、营造发展氛围,着力抓好维权服务;5、落实各项政策,抓好创业促进就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