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上海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上传人:jian****iuqi 文档编号:142273404 上传时间:2020-08-18 格式:PDF 页数:131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EW)上海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NEW)上海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NEW)上海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NEW)上海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NEW)上海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亲,该文档总共1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NEW)上海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EW)上海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 2012年上海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2年上海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 详解 2014年上海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4年上海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 详解 2015年上海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5年上海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 详解 2016年上海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6年上海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 详解 2017年上海大学

2、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7年上海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 详解 2018年上海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8年上海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 详解 2019年上海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2年上海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 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 版) 一、名词解释。并说明关系、原因、区别。(669930分) 1商务伦理和伦理策略 2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和国际直接投资存量 3H-O理论和里昂惕夫悖论 4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 二、简答题(12448

3、分) 1外汇风险分类。 2并购的缺点。 3生产分布除了考虑国家因素还应考虑哪两个因素,哪些应该分散, 哪些应该集中? 4国际直接投资为什么向服务转移? 三、论述题(20240分) 1生产和物流是创造收益的主要形式,简述企业进行生产和物流的战 略目的。 2以筹资者和投资者角度分析其各自在全球资本市场的目的。中国企 业在国内资金流动性差时,有哪些方法筹资?并分析,在目前人民币处 于升值通道,有什么投资建议? 四、分析题(32分) 案例是个国际非股权合约。最后是iPhone在富士康生产代工的例子。 1(抱歉,本试题暂缺) 2iPhone的代工是哪种非股权合约?(8分) 3国际直接投资分为哪两种?(2

4、分) 4给中国中小企业在国际非股权合作中提出建议。(12分) 2012年上海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 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 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并说明关系、原因、区别。(669930分) 1商务伦理和伦理策略 答:(1)商务伦理和伦理策略的定义 伦理是指支配一个人的行为、职业操守或一个组织的行为正确与否的约 定俗成的法则。商务伦理是指支配商人行为的一整套约定俗成的规则, 而伦理策略则是指不违反这些规则的策略或行动纲领。 (2)商务伦理和伦理策略产生的原因及两者的关系 国际商务中会产生许多伦理问题和困境,原因是不同国家在政治制度、 法律、经济发展和文化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在国际商务中,

5、最常见的 伦理问题是员工待遇、人权、环境污染、腐败以及跨国公司的道德义务 等。从而导致企业不得不思考解决商务伦理问题,其解决的方法和行动 纲领构成了系统的伦理策略。 (3)商务伦理和伦理策略的区别 虽然商务伦理和伦理策略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是二者也存在本质的区 别。商务伦理是支配商人行为的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则,而伦理策略更侧 重于如何在不违反这些规则下进行伦理决策。 2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和国际直接投资存量 答:(1)国际直接投资流量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国际直接投资流量是指在 一段时期里(通常是一年)发生的国际直接投资的数量。 (2)国际直接投资存量 存量是指某一指定的时点上,

6、过去生产与积累起来的产品、货物、储 备、资产负债的结存数量。国际直接投资存量是指在某个时点上外国持 有的资产的累积总量。 (3)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和国际直接投资存量的关系、区别 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和国际直接投资存量都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国际 直接投资规模的指标。如果一个国家(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存量和流量 大,则国际直接投资规模大,反之则国际直接投资规模小。 但是,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存在明显区别。国际直接投资流量侧重 于从一定时期内国际直接投资发生额进行分析,而国际直接投资存量侧 重于从一定时期内国际直接投资总量进行分析。 3H-O理论和里昂惕夫悖论 答:(1)H-O理论 H-O理论又称要素禀

7、赋理论,最早由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 俄林师生俩提出,后经萨缪尔森等人不断加以完善。H-O理论对比较优 势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它从各国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异解释了生产 成本差异的原因,从而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本性原因,为现代国际 贸易理论奠定了基础。 H-O理论认为: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 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即如果一个 国家劳动丰裕,资本稀缺,则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 产品;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劳动稀缺,资本丰裕,则应出口资本密集型 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2)里昂惕夫悖论 按照H-O理论,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

8、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 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在这样的观 点下,一般认为,美国是一个资本充足,但劳动力相对不足(高工资 率)的国家,因此,美国在生产、出口机器设备等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 应具有相对优势,进口的则应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 夫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进行经验检验,验证结果表 明美国出口的不是资本相对密集的产品,而是劳动相对密集的产品。这 个结论严重违背了H-O理论,因此被称为里昂惕夫悖论,又称为里昂惕 夫之谜。 (3)H-O理论和里昂惕夫悖论的关系、区别 H-O理论和里昂惕夫悖论密切相关。H-O理论是里昂惕夫悖论产生的前 提

9、,里昂惕夫悖论是对H-O理论的检验与应用。 但是H-O理论和里昂惕夫悖论也存在着巨大的区别。H-O理论认为一国 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该国丰裕要素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该国 稀缺要素的商品。而里昂惕夫通过检验美国进出口贸易数据,发现检验 结果与理论不符,因此里昂惕夫悖论与H-O理论是相悖的。 4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 答:(1)贸易创造 贸易创造是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 的扩大。贸易规模的扩大产生于相互贸易的便利,以及由取消贸易障碍 所带来的相互出口产品价格的下降。相应地成员国相互贸易的利益也会 增加。 (2)贸易转移 贸易转移是指由于关税同盟内部实行自由贸易,对外

10、实行统一关税率, 导致先前的贸易伙伴关系发生改变,即一国把与同盟外低成本的某个国 家的相互贸易转变为与同盟内高成本成员国家的相互贸易。 (3)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关系、区别 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都是区域 经济一体化形成后所产的主要静态经济效应。 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存在着差别。贸易创造是指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 后,给成员国所带来的正面的经济效应,而贸易转移则是指区域经济一 体化后给成员国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是一种负面的经济效应。衡量一成 员国要不要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主要标准是一国(地区)加入区 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后所形成的贸易创造效应是否大于贸易转移效应。 二、

11、简答题(12448分) 1外汇风险分类。 答:(1)外汇风险 外汇风险又称汇率风险或汇兑风险,是指经济实体以外币定值或衡量的 资产与负债、收入与支出,以及未来经营活动可望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本 币价值因货币汇率的变动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 (2)外汇风险的分类 交易风险 交易风险是指在以外币计价的交易中,由于外币和本币之间汇率的波动 使交易者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交易风险又可分为外汇买卖风险和交易结 算风险。 外汇买卖风险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交易者参与了或需要参与买卖外汇, 如:外汇银行的外汇交易和企业以外币进行借贷或伴随外币借贷而进行 的外贸活动存在这类风险。 交易结算风险是指进出口商以外币计价进行贸易或

12、非贸易的进出口业务 时,在签订进出口合同到债权债务的最终清偿期间,由于汇率的变化使 外币表示的未结算金额承担的风险。 折算风险 折算风险又称会计风险,是指企业在会计处理和外币债权、债务决算 时,将必须转换成本币的各种外币计价项目加以折算时所产生的风险。 由此造成的收益或损失是未实现的,是“账面”收益或损失,但仍然很重 要。 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由于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使企业在将来特定时期的收益 发生变化的可能性。经济风险是由于汇率的变动产生的,而汇率的变动 又通过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销售价格,进而引起产销数量的变化,并 由此最终带来获利状况的变化。经济风险中所说的汇率变动,仅指意料 之外的汇

13、率变动。经济风险与交易风险有明显的差异,交易风险涉及汇 率变动对单笔交易的影响,其中大部分是在几周或几个月内就须完成的 短期事项。 2并购的缺点。 答:(1)并购 并购包括兼并和收购两种。兼并是指原来两个不同国家企业的资产和经 营结合成一个新的法人实体。兼并分为合并(ABC)和吸收兼并 (ABA或B)两种。收购是指东道国当地企业资产和经营的控制权 从当地企业转移到外国企业。收购可以是少数股权收购(10% 49%)、多数股权收购(50%99%)、全资收购(100%)。两者的区 别在于,前者至少有一方的法律实体地位不复存在,后者则都保持原法 律实体地位。 (2)并购的缺点 由于信息不对称,并购公司

14、经常为被并购企业的资产支付过高的价 格。如果有两家以上的企业对购买目标企业感兴趣,那么这家目标企业 的价格就会被哄抬上去;另外,并购企业的管理层经常对通过并购所能 创造的价值过于乐观,因此愿意支付一笔高于目标企业市场地位的可观 费用。 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易发生文化碰撞。这会加大整合并购企业与被 并购企业的难度,导致协同效应的实现经常遇到障碍。 并购前需要进行严密的审查,否则容易导致并购失败。 3生产分布除了考虑国家因素还应考虑哪两个因素,哪些应该分散, 哪些应该集中? 答:(1)跨国公司面临的一个基本决策是在哪里从事生产活动,以最 好地实现最小化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双重目标。对于打算从事国际

15、化 生产的公司来说,必须考虑许多因素。这些因素分为国家因素、技术因 素和产品因素。 国家因素 a政治经济、文化和相对要素成本 政治经济、文化和相对要素成本在国与国之间是不同的。由于要素成本 的区别,某些国家在某些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政治经济和国家 文化的差异会影响在一国生产经营的收益、成本和风险。在其他条件相 同的情况下,一家公司应该把它不同的生产活动置于经济、政治和文化 条件(包括相对要素成本)对这些活动的绩效最有利的地方。 b区位外部性 对于有些产业,在特定地点进行全球集中生产也是重要的。区位外部性 会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外部性包括具有适当技能的劳动力资源和辅 助产业的存在。这种外

16、部性在决定到哪里从事生产活动时会起到重要作 用。 c正式和非正式贸易壁垒 正式和非正式贸易壁垒显著影响有关生产地点的决策。关税壁垒提高了 出口产品到一个国家的成本(或两国之间出口半成品的成本),这可能 将企业置于一个与该目的地竞争者相比不利的地位。作为应对的办法, 企业可能发现将生产设备安置在某个国家是经济的,它可以以此为基础 与当地竞争者竞争。配额可能限制一个企业在国外为该国服务的能力, 企业的反应可能是在该国建立生产基地即使可能产生较高的生产成本。 d预期的汇率变动 汇率的不利变动会很快降低一国作为制造基地的吸引力。货币升值可将 一个低成本地区变为高成本地区。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相对低的价值 有助于加强该国低成本制造区位的地位。然而,若一国货币稳步升值, 将会提高该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使其作为制造区位的吸引力减弱。相应 地,很多公司会将制造活动撤出本土,而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 技术因素 企业在从事特定制造活动中所采用的技术对于生产选址的作用可能是关 键性的。一项制造技术的三个特点值得注意:固定成本水平、最小效率 规模及技术柔性。 a固定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