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册3_3能量转化的量度(第2课时)教案(新版)浙教版(2)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2267115 上传时间:2020-08-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科学上册3_3能量转化的量度(第2课时)教案(新版)浙教版(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3_3能量转化的量度(第2课时)教案(新版)浙教版(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科学上册3_3能量转化的量度(第2课时)教案(新版)浙教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科学上册3_3能量转化的量度(第2课时)教案(新版)浙教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教案 可编辑 能量转化的量度 一、教学背景: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中能量转化的量度功,是初中科学教学中 的一个难点, 由于力学概念的抽象化,使得本课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成为了一个“拦 路虎”和“绊脚石”。如何能很好的将知识点中的重难点逐一解决,成为了本堂课的一 个关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的概念;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掌握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初步学会功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理解能的转化跟做功的关系,根据运动状态判断在力的方向 上是否移动了距离,强化功的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体验“做功”与“做 工”“工作

2、”的区别。明确功与能与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分析下列过程中能量形式的转化。 运动员将杠铃举起: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马拉动马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 提问: 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分析,以上两个过程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 分析:杠铃和马车都受到了力的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都发生了移动。 (二)新课教学 精品教案 可编辑 一:功 1.定义: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则这个力对物体做了 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小结: 判断一个力是

3、否做了功,必须同时满足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即在做功 过程中,一定有力的作用,而且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提问: 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力对物体有没有做功? 一、 足球被踢出去,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人对足球有做功吗? 学生: 人对足球没有做功。足球由于惯性在空中飞行,离开脚后,没有受到 脚对球的力。 总结:当有距离无力时,没有做功。 二、 运动员把杠铃举在头顶上不动,人对杠铃有做功吗? 学生: 人对杠铃没有做功。人对杠铃有力的作用,但是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 过距离。 总结:当有力无距离时,没有做功。 三、 人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一段距离,人对水桶有做功吗? 学生: 手的提力对水桶没有做

4、功。人提桶的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跟水平地面 垂直,所以在水平地面上行走得再远,手的提力对水桶也没有做功。 总结:当施加的力和移动距离垂直时,没有做功。 精品教案 可编辑 课堂上学生常常会出现错误,如果在课堂上没有加以引导,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都 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这堂课中当我提出“一位同学拎着一桶水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中时,人对水桶有做功 吗?”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如果你拎着一桶水从一楼走上四楼,那么你对水桶有做功吗? 生:人对水桶有做功。 师:那另一位同学拎着一桶水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中时,人对水桶有做功 吗? 生:学生思考、讨论。 此时,学生讨论非常活跃。一部分人认为没有做功,理由时人

5、和水桶没有发生相对运动。 另一部分人认为有做功,有力且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 师:请大家以小组模式将你们组的答案综合、归纳。 生:学生讨论、总结、归纳。 教师在教室中走动,分析每一小组的答案,并加以指导改正。 师:(总结)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内,人给水桶一个向上的力。有向上的力, 同时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所以对水桶做了功。 虽然刚才一部分同学讲错了,但我们通过讨论和分析,知道怎样来分析物体是否做功。 教师要善待学生在探究中的错误,引导学生去分析错误,并以此教导他们掌握验证的方法与 对错误的坦诚态度。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都可能有新的资源不断生成,作为我们教师要能 及时利用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如果教师一味 精品教案 可编辑 地按照预期的教学设计按部就班,而忽略课堂中有价值的生成资源,那么教学将失去活力。 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如果把它看成一种资源,准确辩别,及时指导,那么就能得到较好的 教学效果! 这将会是教学的一大宝贵财富。让我们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真正 地让学生主动感悟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同时感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体验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