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据书信 一种信仰

上传人:1598****930 文档编号:142258454 上传时间:2020-08-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条据书信 一种信仰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条据书信 一种信仰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条据书信 一种信仰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条据书信 一种信仰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条据书信 一种信仰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条据书信 一种信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条据书信 一种信仰(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种信仰一种信仰让学习成为一种信仰作者:王燕燕“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把学习想成是为了提高自己能力的过程,或是把学习想成是搭建通向成功之桥的话,也许就不会觉得那么累了。”“用纯粹的眼光去看待学习的话,其实它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当然,想要玩好这种被称为学习的游戏,必须要投入的就是时间和努力。换个角度想想,我们玩什么样的游戏不需要时间和努力呢?”近日,偶然机会拜读了学习是对人生应尽的礼仪一书。书中,作者耶鲁大学的高才生李炯禛用清新简约的文字和交织着理智与情感的思绪,讲述了自己对学习、对人生甚至对整个世界的思考。种种富含哲理的论述,唤醒了我们沉睡的学习神经: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才济济的现代社

2、会环境中,学习,应该成为一种信仰,应该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把学习当成信仰,提升本领实现持久发力。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素养,是对未来的自己进行的一种重要投资。如今,各企业都在建设学习型组织、构建学习型企业,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职工都必须认真学习,用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但实际工作中,仍有少数人疲于应付,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产生这种思想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把学习作为人生信仰,而是当作可有可无的事情,从而使学习处于一种被动状态。真信才能真学,真学才能真悟。只有把学习作为一种信仰,才能从自己的虔诚信仰中得到恩泽,才能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学得更加自

3、觉,更加扎实,更有成效。只有“满腹经纶”,才能持久发力,才能在工作实践中从容应对、理性应对,才能获取生存发展的新途径。把学习当成信仰,在不断学习中赢得快乐和尊严。现代社会,发展飞速,学习是很难一次性完成的,即便你是大学生或研究生甚至博士生,你过去的学历也不能代表你未来的成就,过去的知识也不代表未来的发展。俗话说:不进则退,这是永恒的真理,不再学习与提高的人,只能最终被社会所淘汰。如果将学习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和一种生活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生命与生活,就会得到前进的动力,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让自己在任何人生境遇中都能收获知识并赢得尊严。此外,我们并不否认学习的苦,但却可以乐在其中。只有甘愿忍受学习

4、的疲惫和枯燥,才能有所受益,才能于苦寂之中生发领悟,于领悟之中生发喜悦,于喜悦之中咀嚼知识的芬芳。这个苦中求乐、先苦后乐的过程,正是学习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带来的成就感、尊严和威信。摒弃功利思想,在学习中收获自由充实。今天的中国,处处都充斥着现实和功利的气息。即使是在学习这一片曾经的净土之上,也难见安宁和清新的气息。无论是莘莘学子还是走入工作岗位的你我,都经常踌躇于种种无奈,受困于周遭的浮躁,只是埋头一味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却很难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自己学习的目的,更不用说感受任何文化和心灵的碰撞后的那份自由充实了。因此,一方面要摒弃功利思想,把学习当作一种休闲、一种享受。如果对学习没有功利思想

5、,那么学习起来就会轻松自在,没有负担,没有压力,也就还原了学习的本来面目,真正地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另一方面要在学习中肯定自己、超越自己,主动向书本和社会学习真智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自己良好个性品质,成就自己生命的价值,以不悲不喜的情怀收获更多成功的果实。或许此刻的你正迷茫地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正纠结于繁重的工作之中。但无论如何,请不要放弃希望,不妨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换一个舒服的姿势,捧起一本书,和自己做一个“学习游戏”,用学习鼓舞自己,用知识加快我们渐趋疲惫的脚步,继续向着前方迈进、追寻。篇二:让坚持成为一种信仰一种信仰.让坚持成为一种信仰今天下午吃完饭,闲来无事去小区门口的彩票店转

6、了转,无意间看到了桌子上面的一份报纸,是这样写到的“让坚持成为一种信仰”,它写到的是一个彩票店员xx年的彩票工作,不经意间想到了自己。自己来到路桥已两三年,经历风雨又几秋!从刚刚毕业的青涩少年,含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进入路桥,像一颗漂浮不定的小草,随波追流,到现在的慢慢成熟,自身的重量慢慢地增加,慢慢地沉淀了下来,开始静静的回忆自己的过去,对未来开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一种信仰.路桥人不容易,真的!风里来,雨里去的,岁月的年轮无情的印在了每一个人的脸上,为了国家的发展,为了他人的幸福,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把汗水和青春洒在了那一片片的荒山之中,常常会听到和我们一起的朋友们问道:“你们这样的日子什么时

7、候才能是个头,是什么支撑你们走到了现在从没有动过想要放弃的念头,”这时的我会毫不犹豫的反问你,你听过信乐团的“海阔天空”了吗?那里面有我要给你的答案!是的,那是一种信仰,一种坚持后的信仰,就好像躯体附上灵魂一样,才是完整的,也正是路桥人心中不变的信仰,一条条的高速公路才会崛地而起,通向四面八方,也正是这种信仰才会使自己觉得汗水没有白流。一直以来就特喜欢一个电视剧士兵突击,这个离我们已经许多年的电视剧,每次没事做的时候就会把它从手机了翻了出来,最难忘的莫过于钢七连的一句话:不抛弃,不放弃,它给我感受最多的就是坚持,当我面对困难的时候最常想起的也是这句话,每个人都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可以选择自

8、己的一生的命运。这部电视播出后,记得有一期节目是采访王宝强的,王宝强在少林寺练了十多年的功夫,后来在建筑工地打工,边打工边跑龙套,终于以一部士兵突击而走红演艺圈,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坚持的毅力。在电视里他的出身一样不好,但是却凭着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战士。我想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一个人最终能走多远,并不在于最初站在哪里。一个人最终登上的高度,主要取决于自己内心的高度,信仰的坚持,意志的坚持,方向的正确性。让我们把坚持变成一种信仰吧,只有坚持下去、并为实现目标坚定不移地奋斗、跋涉,才不会被暂时的困境所惑。才会达到自己所期许的高度。篇三:有一种信仰有一种信仰,归属国家,我们称它为爱

9、国主义,这种信仰常存,千年不变。有一种精神,源于同族,我们称它为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世代延续。影片为了这片土地中主人公辽宁北镇市正二村党支部书记王桂兰,凭着这种信仰、精神,凭借着共产党人信仰里传承的基因密码“责任、人民、国家”,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为己任,始终坚守自己共产党人信仰、即使身患重病也要兑现百姓承诺的感人事迹,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一腔热血擎天纬,更如人生前行的灯塔,映照我们“不为民解忧,何以言公仆”的良知。王桂兰就像风雨中的一把伞,为村民遮风挡雨;又像是农田里的一头牛,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耕耘,她用自己的一腔深情和辛勤汗水浇灌着这片美丽的家园。扎根农村30年的王桂兰,把“村民的幸

10、福就是我的幸福,村民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铭刻在心中。当往届村干部在追债人上门时,选择的是逃避。而王桂兰却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有责任,敢担当的王桂兰得知自己患上白血病时,心中想着的依然是答应百姓的事还没有做完,“我不能让村民们等着我”。xx年,她兑现了自己的承若,使一个37万“负债村”成为了村集体收入50多万元的“富裕村”。王桂兰时刻牢记“克己奉公”的宗旨,在为村民修路时,她不顾同样贫穷、有承包能力的弟弟的不解,硬是把工程承包给别的村民,她说:“牺牲你一个人的公平,还全村八百二十二户村民一个公平”。她让弟弟把学到的生豆芽技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村民,让村民共同致富,过上好日子。她心系百姓,大

11、爱无言。踏着夜色,王桂兰在泥泞的老路研究如何取直重筑。为了给因落入水塘失去孩子的家庭争取补偿,她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她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凡事亲力亲为,她维护正义,作为一个普通女人,心中装的是全村老少大事小情。可她却没时间给女儿梳梳头,给丈夫织件毛衣她把一颗真心交给了百姓,也永远置根于百姓心中,成了百姓心中的牵挂。记得有一首歌曲叫不变的信仰,“一身正气敢闯万里征途/两袖清风我把心灵守护/不变的信仰是旗帜飘扬/为民服务是心灵的归宿”。王桂兰对党、对百姓忠诚,她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平凡又伟大的基层村干部的崇高信仰,她活化了“信仰”,不在令它置于高台之上,困在书本之中。在全国上下深入开展“三严三实”

12、教育的今天,她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有人说“90后是信仰缺失的一代”,这是不值一驳的偏见。我作为一名大学毕业之后重回故乡的90后基层公务员,儿时是在雷锋的感人事迹“坚决听党话,一辈子跟党走”的启迪中长大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激励我深深爱着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我爱这勤劳朴素的乡亲百姓,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是人生座右铭。今后,我将向王桂兰同志一样坚守自己不变的信仰,对照先进典型,立足本职工作,以更加“严实”的工作作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社会散发出更多的正能量,充分发挥一名党员干部的先锋作用,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做三严三实的践行者。篇四:让读书成

13、为我们的一种信仰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一种信仰犹如一条奔腾的河流,教师的生活日渐忙碌。对于那些不经意间激起的教育浪花和智慧水珠,又该如何去细细欣赏,一一采撷呢?笔者的回答题:读书。读书本该是教师最重要的生活状态。在我们中间,可能存在着这样两种好老师:一种兢兢业业。几乎把所有教材及延伸的内容都完美无缺地教给了学生,学生在他们的教导下,考试成绩蒸蒸日上,应试能力越来越强;另一种爱好读书,知识面宽广。因而讲课时常旁逸斜出,动辄跑题,但学生却对他们的课偏偏喜欢你,考试成绩也算说得过去,但可能不是很突出。学生也许对这两种好老师充满了几乎同样的感激,但经过很多年后,学生们更感激的是谁呢?应该是经常跑题的老师!为

14、什么?因为跑题老师带给学生们的不仅是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开拓了幼稚的心灵!一个教师对学生魅力的主要差别也许就体现在不一样的教学方式上!我们的教育一直在提倡一种人的教育。怎样进行人的教育?本质上还是要靠人好老师,有相对完整人格和深刻心灵层次的好老师。读书无疑是培养完整人格和丰富心灵世界的主要手段之一,对教师当然也不会例外。所以,不读书的老师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好老师显然是妄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天不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溪流,每日不断,注入思想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读书应是当教师的资格。读书在一个教师的精神世界里究竟能成什么?笔者认为

15、最重要的有三点:它能改变教师的人格,使教师更具有认识真善美的能力;它能增强一名教师感应这个世界的能力;它能教给我们独立思考世界的方法和观察世界的视角。这三点尤为重要,它们甚至是一名优秀教师教育力量的主要来源。在广泛的阅读中建立自己一套应对世界的体系,我们就可以用自己的体系思考世界,思考一切。就是在这样的思考中,我们成了我们自己,这也是我们的教育所追求的。培养出一个个有各自特色的个人,才是教育的真正使命!有了这个使命,读书显然应当成为每一个教师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信仰。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去读书呢?首先,精心构建自己的书房。台湾一位著名作家认为:书房在人生命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坐拥书城的人是最

16、坚强的人;书房的生活就是知识、文化的生活,是最后的阵地,也是供自己调养生息的最好所在。教师作为社会公共知识分子,如果能在书房中工作,其人生最丰富。其次,多读一些少年儿童读物。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我们就要走近少年儿童,与少年儿童同读,走在少年儿童的前面。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学科一般不是很稳定,经常带着少年儿童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走一个来回,那就更应该有一套自己的书目,这份书目就是自己的特色。教语文的要这样做,数学、英语、艺体等老师都应如此。其三,经常浏览报刊杂志。通过浏览报刊杂志,了解信息,捕捉有价值的知识,获取灵感,促进教学技艺提高,得到教益,给人生充电加油。无论读什么,只要有心,都会有所发现。图片也好,文字也好,觉得有意义,可能今后有用,积累下来都是一笔财富。其四,精读教育经典。读经典,让人在糊涂、浮躁的时候分清是非看清方向;读经典,让人更觉得自己浅薄,看到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