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陆地和海洋测评新版新人教版(含答案)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2257289 上传时间:2020-08-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4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陆地和海洋测评新版新人教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陆地和海洋测评新版新人教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陆地和海洋测评新版新人教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陆地和海洋测评新版新人教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评 ( 时间 :45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 ( 每小题 3 分, 共 60 分) 1.下图中正确表示全球海陆面积比例的是( ) 2.关于右图中地理事物名称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 A.为岛屿B.为半岛 C.为海峡D.为大洋 读四大洲轮廓图, 完成第 34 题。 3.四大洲的名称对应错误的是( ) A.欧洲B.非洲C.亚洲D. 南美洲 4.仅濒临太平洋、大西洋的大洲是( ) A.B.C.D. 读东西半球示意图,完成第 56 题。 5.赤道没有穿过的大洋是( )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 北冰洋 6.南、北回归线同时穿过的大陆是( ) A.亚欧大陆B

2、.非洲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D.南美洲大陆 7.下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大洲或大洋分别是( ) A.非洲、大西洋、南美洲B.非洲、太平洋、南美洲 C.南美洲、大西洋、非洲D.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读右图 , 完成第 810 题。 8.图中 A大洲和 B大洲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 C.马六甲海峡D.白令海峡 9.包围大洋的大洲没有( ) A.非洲B.亚洲 C.南极洲D.北美洲 10.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 A.B.C.D. 11.下表是四大洋的代码与面积比较,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大洋代码a b c d 面积 / 万平方千米18000 7500 9300 1300

3、 A.a 是大西洋 , 面积最大B.亚洲、欧洲、北美洲濒临d 大洋 C.南、北美洲东临c 大洋D.b 是印度洋 , 完全位于东半球 12.关于下图中大洲的自述, 正确的一项是 ( ) A.七大洲中“我”面积最小, 但“我”却居住在世界最大的大陆上 B.北回归线穿过“我”的南部, 北极圈从“我”的北部经过 C.“我”和大哥亚洲隔着乌拉尔山脉和白令海峡 D.本初子午线穿过“我”的西部, “我”主要居住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13.下列地貌的形成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 A.黄土高原B.荷兰围海大坝 C.珠江三角洲D.台湾海峡 14.南美洲和非洲两块大陆轮廓几乎可以凸凹相接成一体, 这能最好地证明( )

4、 A.大陆漂移说B.板块运动 C.火山爆发D.地壳断裂 近年来全球地震频发, 依据资料完成第1516 题。 15.根据图判断 , 若智利地震引发海啸, 波及的主要海域是( ) A.太平洋B.印度洋C.北冰洋D. 大西洋 16.下面四个与地震相关的叙述中, 可信的是 ( ) A.海地地震引发了海啸, 天津沿海地区的居民要马上撤离 B.有人预测2020 年 5 月 1 日上午 8 时天津要发生里氏6.5 级地震 C.最近蚂蚁频繁搬家, 肯定要地震了 D.如果发生地震, 在室内要尽量关闭电源、煤气 17.观察下图 , 依据大陆漂移说分析现在的大西洋( ) A.最终将消失B.没有变化C.不断扩张D.

5、不断缩小 18.关于六大板块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大陆板块全部是陆地海洋板块全部是海洋亚欧板块并不完全与亚欧大陆重合太平 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A.B.C.D. 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完成第 1920 题。 19.澳大利亚大陆所在的板块是( ) A.太平洋板块B.美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D. 亚欧板块 20.下列地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日本主要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地带, 因此多地震 B.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处,因此面积不断扩大 C.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处, 因此面积不断缩小 D.喜马拉雅山脉不断长高是积雪的原因 二、综合题 ( 共 40 分) 21.

6、(9 分 ) 读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世界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 其中陆地约占%,海洋约占% 。 (2) 从南、北半球看, 陆地面积较大的是半球。 (3) 完全分布在南半球的大洲是洲 , 完全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洋是洋 , 赤道横穿的大 陆有大陆和大陆。 (4) 在南、北半球图的适当位置填出四大洋的名称。 22.(9 分 ) 读东半球图 , 完成下列各题。 (1)A 地的经度是,B 地的纬度是。 (2) 图中甲是洲。乙为洲 , 它的大部分范围属于( 填“高”“中”或 “低” ) 纬度。 (3) 甲、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运河。 (4) 丙是洲, 丁为洋。 23.(12 分) 读

7、世界地图 , 完成下列各题。 (1) 写出图中代号及字母代表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 大洲 : 甲, 乙, 丙, 丁。 大洋 :A ,B ,C 。 (2) 甲、乙两洲的分界线是山脉、河、里海、山脉、 黑海、土耳其海峡;丙、戊两洲以为界 ; 甲、丙两洲之间隔海 峡。 24.(10 分) 某班学生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 用纸张和书本做了一个实验。阅读实验方法及示意 图, 完成下列各题。 【实验】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 如图一 , 用手挤压书本 , 观察书本发生了什么变化。如图二, 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 观察纸张发生了 什么变化。 (1) 实验中的纸张( 书本 ) 代表了地球上的。图一实验反映了板块

8、的运动 , 这种运 动在地球上会产生现象。图二实验反映了板块的 运动 , 这种运动会产生现象。 (2) 举例说明地球上哪些地方存在着图一这种运动, 并说明板块名称。 (3) 预测红海面积将, 原因是。 (4)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 请你预测地中海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评 一、选择题 1.C 2.A 图中为澳大利亚大陆, 是全球最小的大陆, 为中南半岛 , 是太平洋 , 是马六甲海峡。 3.A 4.D 56.5.D 6.B 第 5 题, 读图可知 , 赤道穿过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 唯一没有穿过的大洋是北冰 洋。第 6 题, 北回归线穿过北美大陆、非洲大陆、亚欧大陆; 南回归线穿过南美

9、大陆、非洲大陆和 澳大利亚大陆 , 南、北回归线同时穿过的大陆是非洲大陆。 7.A 810.8.D 9.A 10.B 第 8 题,图中 A大洲和 B大洲分别是北美洲和亚洲, 其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第 9 题, 图中大洋是太平洋, 包围它的大洲有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南极洲。第10 题 , 图中大洋是北冰洋, 是跨所有经度的大洋。 11.A 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a 为太平洋 , 面积最大 ;d 为 北冰洋 , 该大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三大洲环绕; 南、北美洲东临大西洋,c 代表大西洋 ;b 是印度 洋, 完全位于东半球。 12.D 本题借助大洲的轮廓

10、图考查大洲的相关知识。根据图中轮廓可判断该大洲为欧洲,面积在七 大洲中居第六位, 北部被北极圈穿过, 与亚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 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13.B 14.A 1516.15.A 16.D 第 15 题, 由图中智利的位置能够看出, 海啸主要波及太平洋海域。第16 题, 天 津离海地很远 , 又有陆地阻挡 , 不用撤离。地震目前还不能准确预报, 一些动物的反常现象只能是一 个参考 , 不能说绝对会发生地震。 17.C 观察题图可以看出, 从 2 亿年前 6500 万年前现在 , 大西洋在不断地扩张, 今后还将不断地 扩张。 18.D 1920.19.C

11、 20.A 据图可知 , 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印度洋板块。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 裂处 ; 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处; 喜马拉雅山脉不断长高是因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 块的碰撞、挤压。 二、综合题 21.答案 (1)29 71 (2) 北(3) 南极北冰非洲美洲(4) 略。 22.答案(1)20 W0(2) 亚非低(3) 苏伊士(4) 南极印度 23.答案 (1) 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2) 乌拉尔乌拉尔大 高加索 巴拿马运河白令 24.答案 (1) 板块挤压褶皱隆起形成山脉或引发火山、地震张裂断裂形成裂谷或海洋或引 发火山、地震(2) 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

12、度洋板块挤压运动。(3) 逐渐扩大红海两侧的 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做张裂运动(4) 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 从板块运动方向看, 地中海两侧的两大板块做挤压运动, 因此 , 地中海面积会逐渐缩小。 解析此题借助实验深入理解板块挤压和张裂运动时产生的地理现象, 并结合板块分布图考查板块 分布 , 解释地理现象。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实验, 实验中的书本 ( 纸张 ) 代表板块 , 手的用力方向代表板 块的运动方向 , 图一中表示板块做相对运动, 板块挤压产生褶皱隆起, 在地表容易形成山脉。图二表 示板块相背运动, 板块拉伸 , 产生张裂、断裂, 在地表容易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块挤压或张裂、断裂 都易引发火山、地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