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三国演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246918 上传时间:2020-08-18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三国演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高中语文 三国演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高中语文 三国演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高中语文 三国演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高中语文 三国演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三国演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三国演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作者和成书过程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把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 万事俱备() 周瑜打黄盖() 刘备招亲() 司马昭之心() 刘备的荆州() 张飞穿针() 三个臭皮匠() 马中赤兔(),只欠东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弄假成真,路人皆知,哭来的,大 眼瞪小眼,赛过诸葛亮,人中吕布,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中国最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章回小说定义: 章回小说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的特点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使全书构成统一的整

2、体。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历史演义小说,“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战争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三国演义开创了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先河。,一、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1、史书记载: 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演义的早期版本都署名为“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民间传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笔记小说中就有所收录。 隋唐时期,三国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据大业拾遗记,隋炀帝观水上杂戏,有曹操谯水击蛟、刘备跃马檀溪等节目 杜牧赤壁诗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李商隐骄儿诗云:“或

3、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描写当时儿童听三国故事的表现。,3、话本小说,在宋代,三国故事格外受到说书艺人的青睐,已有专门“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如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时的霍四究就是说三分的专家,4、元代,元代“讲史”中“说三分”更为普遍,保留至今的元至治年间新安虞氏刊刻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就是当时艺人“说话”的底本,具有三国演义的基本轮廓,是三国演义成书的最重要基础。,、罗贯中的加工,元末明初,罗贯中根据以上众多素材,并灌注以强烈的时代精神,从中提炼出小说的主旨和自己的兴亡感慨,即以拥刘贬曹的倾向来影射元代异族统治的不正统,编成了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75万字,剔出了平话中荒

4、诞不经的情节,增添了少正史材料和诗词书表,艺术上也进行大量的加工。,二、作者资料 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祖籍东原(今山东东平),一说山西太原,流寓杭州。主要生活在元末明初,约在1315至1385年之间。,三、三国演义的版本,、嘉靖本:明嘉靖元年(1522)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现存最早刊本) 2、李评本,全称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一百二十回,实为嘉靖本每二则合为一回,将单句则目改为双句回目,但多不对偶。评语系明万历、天启年间叶昼假借李贽名义所为。又称“伪李评本”。,3、毛本: 六十卷,一百二十回。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在李

5、评本的基础上辩证史实,增删文字,更换论赞,改回目为对偶,并定书名为三国演义。 经过毛氏父子的修改,书中拥刘贬曹的倾向更为突出,人物性格更为统一、鲜明,回目对偶工整,文字较为流畅。其评语在小说理论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毛本一出,成为最流行的本子。,第二节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一、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共97年的历史。 思想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三国演义真实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互相利用又相互残杀的复杂矛盾斗争,深刻而又真实地再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尖锐性和复杂性。,2.三国演义通过对曹操、刘备两个成对照的

6、艺术形象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向往“仁政”,反对暴政的政治理想。,3.三国演义对刘、关、张结义的描写,反映了封建时代小生产者的道德观念。它表现了小生产者在反封建压迫时那种见义勇为,救困扶危,把友谊放在金钱、权势、名誉地位之上的可贵品德。 4.三国演义还通过对三国时期各个政治集团之间的各种斗争的描写,把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积累的政治、外交、军事等斗争经验,进行了艺术概括,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1、“拥刘反曹” 具体表现: 内容上,把刘备写成“仁君”、将曹操写成“奸雄”。 结构上,把刘蜀放在首位,而曹魏显居其次。 语言上,多称刘备为玄德、皇叔、豫州、先主;而对曹操直称其名算客气,

7、多称小名阿瞒,甚至称“贼”、“汉贼”、“国贼”。,“拥刘反曹”的思想实质,(1)从官方史学看,是为偏安王朝争正统的封建正统观念。 (2)从民间文艺看,是反抗异族、“人心思汉”的民族情绪。 (3)从三国演义看,“拥刘反曹”既有拥护仁君仁政、反对暴君暴政的人民性,又有不满异族统治、要求“还我大汉”的民族性,还有某些封建正统观念的陈腐糟粕。,2、明君贤臣理想 政治上行“仁政” 刘备 “仁君”典范: 安喜县尉:与民秋毫无犯,远得人心近得民望 理政新野: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当阳撤退:携民渡江: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兵进西川:秋毫无犯,百姓“焚香礼拜”,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

8、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36回 元直走马荐诸葛),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忍也。(60回 庞士元议取西蜀),曹操 “奸雄”代表,“奸绝”: 奸诈残暴、嗜杀成性: 坑杀降卒;血洗徐州;“衣带诏”株连家族,勒死孕妇;恩将仇报杀吕伯奢;杀王垕,杀华佗 疑而杀人:水军都督蔡瑁、张允 梦中杀人:贴身侍卫 酒中杀人:扬州刺史刘馥。 借刀杀人:名士祢衡 伺机杀人:行军主簿杨修 宁叫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英雄”的一面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刺董卓 官渡之战 煮酒论英雄 治

9、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有雄才大略,有远见卓识,识才爱才,善于用才。 失败后不气馁,常常抓住有利时机转败为胜。,人格上重“忠义” “三国演义可以通之妇孺,今天下无不知忠义者,演义之功也。”(清王侃江州笔谈) 诸葛亮 “忠”的楷模 对蜀汉“竭尽忠诚,至死方休”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辅佐刘备:忠心耿耿,克尽职守。 辅佐刘禅:力撑危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关云长“义”的化身,“义绝”:,下邳降曹,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曹操赞曰:“财贿不足以动其心,爵禄不足以移其志”,“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来去明白,乃天下之丈夫也”。(忠义) 华容释曹: 后人诗赞“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功名”。

10、 桃园三结义信义 关羽、张飞被害,刘备不顾蜀汉整体利益而大举伐吴。,才能上尚“智勇” 诸葛亮 “智”的符号,“智绝”: 料事如神,谋略超人;下知地理,上晓天文; 深谙政治,精通军事,善于外交。 占荆、据蜀、联吴、抗魏的战略思想。 博望坡出奇制胜;智激周瑜、孙权; 草船借箭;筑坛祭风;三气周瑜;,安居平五路;空城计等。 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司马懿称诸葛是“天下奇才”,“吾不如孔明也”。,三国演义的主旨,作者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于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第三节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1、虚与

11、实的结合。三国志演义作为历史小说,既要尊重历史,又不能受历史的限制,可以说,三国演义所展现的历史事件、人物形象,都与正统史书有一定的差异,可以说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 2、三国演义全书出场人物为1183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人物画廊。三国演义塑造人物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首先,人物一出场,就确定其基本性格,以后通过不同的环境中不同言行的描写,不断加强刻画。其次,三国演义善于用烘托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而不单纯追求细节的逼真描写。 3、三国演义擅长描写战争,全书共写了大小四十余次战役,这些战役写得千变万化,各具特色,一幕幕都是惊心动魄,再现了动荡时代的社

12、会现实。作家能够抓住每次战役的特殊性,写出战争的特点。,4、三国演义艺术结构既宏伟壮阔,又完整严密。全书七十余万字,写了近百年的历史,作家以历史的发展变迁为经线,以蜀魏之争为重点,以蜀汉为中心来开展情节,结构全书。所以尽管时间漫长,人物众多,事情复杂,头绪纷繁,却能做到情节连贯,脉络清晰,首尾呼应,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美艺术整体。 5、三国演义的语言,吸收了中国古代文言文的精华加以通俗化,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语言风格,即“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浅近文言,明白流畅,接近口语。叙述描写,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起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人物语言,已开始注意个性化。 6、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主要缺点

13、是人物性格的定型化,缺少发展的描写,使人物思想性格形成的必然性显得很不充分,另外,对人物的过分夸张,反失其真。,三大战役,官渡之战,彝陵之战,赤壁之战,相似点,不同点,都 用 火 攻 , 以 弱 胜 强,曹操,袁绍,7万,70多万,焦点:粮草,结果:袁绍大败,曹操平定了北方。,曹操,联军(周瑜、诸葛亮),号称80万,7万多,焦点:水战,结果:曹军败退,三国鼎立,蜀汉(刘备) 75万,孙吴(陆逊) 10万,刘备大败,蜀汉走向衰亡。,焦点:水,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14、。,主题歌,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曹操“奸绝”奸诈过人 关羽“义绝”义重如山 孔明“智绝”机智过人,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刘、关、张、黄诸人物,不是文化上的巨人,而是性格上的巨人。,三国武将排座次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夏九姜维,曹操排在第十位.,“三雄”:枭雄刘备 英雄孙权 奸雄曹操,“三绝”:义绝关羽、智绝诸葛、奸绝曹操,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说英雄,155年 诞生。184年 被封骑都校尉,征讨黃巾贼194年 之父被杀。196年 挟天子以令诸侯。200年 官渡之战,大破袁绍。208年

15、赤壁之战大败于孙刘联军。215年 曹操佔汉中。216年 进位魏王。220年 卒于许昌。,霸道之人曹操,曹操,重要人物简况,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古往今来奸雄第一奇才”“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人”,挟天子以令诸侯,奸诈多疑,骄横自负。 “治世之能臣”驻军屯田,兴修水利;用人唯才,打破世俗门第观念,网罗地主阶级中下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法接要等书。,曹操: 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

16、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曹操煮酒论英雄,刘备寄于曹操篱下,以在后院种菜来掩人耳目。 一日,曹操派人来请刘备去喝酒,坐饮畅谈。曹操问刘备天下谁是英雄。刘备答了很多人的名字。曹操只是摇头。曹操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吃一大惊,将匙箸掉落在地。此时雷声大作,刘备借雷声掩饰自己的吃惊,也使曹操放松了警惕 。,诗作回顾,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短歌行,刘 备 160年 出生于涿县 184年 桃园三结义,同其弟征伐黄巾 194年 升任徐州牧 195年 吕布投靠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