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毛泽东词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246772 上传时间:2020-08-1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7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毛泽东词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毛泽东词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毛泽东词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毛泽东词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毛泽东词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毛泽东词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毛泽东词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毛泽东词两首,学习目标,、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感受毛泽东早年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教学时数二课时,长沙,一九二五年,1925年,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国共合作创造了大好的革命形势,而革命应该由哪个阶级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 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在长沙停留,他漫步湘江、游橘子洲,看山光水色,满目秋景,忆当年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面对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豪情满怀,吟成此篇。,写作背景,准确读出下列红色字: 沁园春( ) 百舸争流( ) 峥嵘岁月稠( ) 怅寥廓( ) 挥斥方遒( ) 浪遏飞舟(

2、),g,qn,zhng rng,lio ku,qi,整体感知,1、诵读这首词,注意个别字的读音。 、理解疑难、关键词句,疏通文意。 、初步感知词的上阕、下阕内容。,解释疑难、关键词句,独立寒秋: 怅廖廓: 谁主沉浮: 峥嵘岁月稠: 书生意气:,独自站立 。,怅,失意。指由深思而慷慨的思绪。,廖廓,指宇宙浩瀚无边。,沉浮,事物的升沉起伏,消长兴衰。 文中指盛衰。,峥嵘,形容山势高峻。指不平凡。,稠:多,意志和气概。同学们意气风发。,热情奔放,劲头正足。,评论国家大事。,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大军阀、大官僚。,遏制,指阻止。,风浪巨大,行船困难,可我们以同急流拼搏为快乐。,浪遏飞舟:

3、,粪土当年万户侯:,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视.如粪土(名作动),精华鉴赏:,读上阕,思考下列问题: 1、开头三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 寒秋, (我)独立(于)橘子洲头, (望)湘江北去。,2、词的上下两阕各有一个字领起数句,上阕 中哪个字领起下文,领起哪几句。 “看”字:领起七句。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静,动,看,远眺:,近观:,仰视:,俯瞰:,总结:,下列红色词运用精当,富表现力 层林尽染,染:用拟人手法,写出秋色之深浓。活画出山上

4、层层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的一样,景色十分壮美。,争:活现出江面上千帆竟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百舸争流,鹰击长空,“击”显示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之强劲有力。,“翔”突出鱼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自由轻快地游动,犹如在天空飞翔,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竞”字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远眺: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总结:万类霜天竞自由,静,动,看,问:谁主沉浮,见景生情 情中显志,读下阕,思考下列问题:,1、下阕中的哪个字领起下文,领起哪几句?概括这几句的含义。 、如何理解“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一句? 、上阕

5、提出“谁主沉浮”这一问题,下阕回答了吗?哪些话是回答?,“忆”字领起八句,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激情奔放,谈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军阀统治者看得如同粪土一般。,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浪很大,连行船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快乐。 以设问句结尾,形象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主宰国家命运的,是胸怀天下,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搏击风浪的革命青年。,寓情于景情中显志,语言精练 表现力强,艺术特色,多

6、种对比形象鲜明,忆秦娥.娄山关,写作背景 1935年1月中旬,红军离开遵义,过娄山 关,经桐梓,渡赤水,准备从川南的宜宾和 泸洲之间渡过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此 时蒋介石集结重兵封锁长江,严守川黔边境, 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计划,挥师东进,再 渡赤水,重占桐梓。贵州军阀急调两个师凭 险固守娄山关。红军25日凌晨与敌军鏖战后, 迅即通过娄山关。26日,击溃了向娄山关反 扑之敌。娄山关之战包括了25日夺取和26日 坚守两个战斗阶段。,本词写于娄山关激战之后,以娄山关之 战为题材,虽然写的是翻越娄山关的行军情 景,写的是胜利后的所见所闻所感,但运用 的是高度综合法、侧面描写法,把两天的战 斗历程凝

7、缩为一天,通过严肃、紧张的行军 气氛,透露出激战的先兆,通过猛烈的西北 风、凄厉的雁叫声、细碎急促的马蹄声和时 断时续、悲咽带涩的喇叭声,暗示战斗的场 面,通过如海涛般起伏的苍山、如鲜血般殷 红的残阳,象征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激战 情景。,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时间:残月天边的拂晓时刻。,环境:西风凛冽,天宇辽阔, 雁声嘹唳,寒霜铺地,残月如钩。,词牌规定上下两阙第三句必须用叠句,“碎”“咽”二字,曲折传神,贴切入微。,上阙:,以景写人,以动写静, 以有声衬无声。,内容简析,1、词的上阙主要写什么?试简析之。 词的上阙着重写霜晨行军的情景,写红军进 逼娄

8、山关的军事行动。它描写了行军途中的 艰苦环境,渲染出苍凉沉郁的气氛。 2、词的前两句仅仅只是写景吗? 词的前两句虽只是景物描写,但景中有人, 既曲折地表现了红军披星戴月、跋涉风霜的 战斗生活,又含蓄地刻画了红军在艰苦的环 境里不畏严寒、不怕困难的英雄气概。,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漫道”不仅表现了红军对自然 险阻的藐视,而且体现了红军 对据险顽抗之敌的鄙视。,“从头”有重新开始之意。,把山比作海,以血形容太阳。 比喻奇特,生动贴切。且富有象征意味。 体现诗人浩瀚如海的胸怀,表现了革命前途 虽波澜壮阔,但还会有许多的艰难险阻。 暗示战斗激烈,展示红

9、军战士的革命精神。,下阙:写过娄山关时的所见所感,写攻克娄山关 之后的军事行动,略去战斗过程,而接着写胜利 后越过娄山关的情景。,精华鉴赏 1、词的上下阙所表达的情感一致吗? 上阙表现的是悲凉沉郁, 下阙表现的是雄劲豪放。 2、诗人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 明暗虚实巧妙结合。明写自然景物,暗 写红军的革命精神,实写行军时的所见 所闻所感,虚写娄山关的激战。,、背诵这两首词。 、品味毛泽东两首词作广阔的境界和其诗词的豪情壮志。 、登陆毛泽东纪念馆网站,查询毛泽东的相关资料和诗词,摘录几首你喜欢的诗词。,布置作业:,诗歌常识,诗歌分类,表达方式,语 言,韵 律,抒情诗 叙事诗 说理诗,格律诗 自由诗

10、,旧体诗 新 诗,古代诗歌,旧体诗,词,曲,古体诗,近体诗,又称古风,不 受严格的格律 限制,有四言、 五言、七言。,又称今体诗,包 括律诗和绝句, 格律极严,有五 言和七言。,从篇幅长短分,58字以 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 调,90字以上为长调。,指散曲,盛行于元、明、清, 是没有说白的韵文,富于抒情。,新诗是1919年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体诗,用白话写。新诗的格律不像旧体诗那样严格,但诗行有一定的节拍,双数诗行最后一个字一般押韵。新诗中的自由体新诗更自由,有的甚至不押韵。不用标点。,词的知识,词,是歌词的意思,一种按乐谱的曲调和节拍来填写、歌唱的文学。它与音乐有极密切的

11、关系。词有它独特的体制特点,从三个方面来介绍。 词调指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乐调。每个词调都有个名字,即词牌。如沁园春水调歌头它们与词的内容是不一致的。 为表明题意,词多在词牌下加一个小标题。如“长沙”“娄山关”都是词的题目。 词体:根据扼调的变化,发展出长短不同的篇章,一般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词句与词韵:词句是长短不一、参差不齐的,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讲究平仄,押韵。,意象与意境,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诗中 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含诗中所写的 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诗歌意象有的是景 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 有的是多个的。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 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歌意象是诗的基 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的和谐”的诗的艺术境 界才是目的。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 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 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 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