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2240078 上传时间:2020-08-18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72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精编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育 学,冯文全 冷泽兵 卢清 主编,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概述,一、教育的概念 (一)从字词源头上求索“教育”,1.教:左上部分是汉字易经的爻字,左下部分是子字,左边表示一个小孩在面对易经中的爻字;右上部分是个象形字,相当于汉字今天的丫字,右下部分是又字,古汉语中表示一个手,右边整体上的意思是一只手拿着一个树丫或树枝。说文解字:“上所施下所效也” 2.育:第一个育的左边是“女”字的古体,右边是个倒立的“子”字。其综合意思就是妇女在哺育小孩。 第二个于的上边是一个倒立的“子”字,下面是一个“月”字。而汉字的月字多表示身体或肉体,如脸、胖、肴、刖、膑。“育”字原表示妇女在哺育小孩

2、。” 说文解字:“养子使做善也。,从“教育”的词源学意义上看,我国的教育中,儿童需要在成人的棍棒监督之下习字学文,从德向善,这是认为儿童天性本恶,因此多强调“外烁”;而在西方,教育重在对儿童的固有本性加以引导,使之完善发展,此处隐含儿童天性本善,故而更关注“内发”。,(二)、先贤先哲们对“教育”含义的论说 在我国,中庸里说:“修道之谓教。”学记有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荀子修身认为,“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伟大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教育是使人有效率地从事现世生活并为来世生活作准备。 德国教育学家鲁道夫洛赫纳(Rudolf loch

3、ner, 1895-1978):“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人类活动”。法国教育家爱弥儿涂尔干(Emile Durkheim, 1858-1917):“教育是成人对年轻一代所施加的影响”。 斯宾塞(spencer,H. 1820-1903) :教育是为人的完满生活作准备。 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 德国现代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对“什么是教育”有着较为详尽的回答。他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的天

4、性。”,(三)、对“教育”概念的现代界定,广义的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 :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四)教育的构成要素,1.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广义的教育者,包括一切对他人施加有意识的教育影响的人;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者主要

5、是指教师。 2.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受教育者是指教育过程中以学为职责的人。在广义的教育中,凡是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处于学习状态的人都是受教育者;而在学校教育中,受教育者主要指学生。,3.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教育内容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认识对象和客体。在广义的教育活动中,教育内容泛指学校、家庭、社会等一切对受教育者发展有影响的各种因素。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是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行为、习惯的总和。 4.教育手段 教育手段是指进行教育活动时,教育者借以传授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的的媒介。教育手段是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全面完成教育

6、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障,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一般而言,教育手段包括教育方法、教育途径、教育技术等方面,是转化教育内容,形成教育效果的媒体和介质。,二、教育的产生,(一)、广义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论 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主张生物起源的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沛西能等。 利托尔诺(harls Letourneau,1831-1902)在其所著动物界的教育一书中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 沛西能(SirThomasPerey Nunn,19871994)1923年在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的主席演说词人民的教育中指

7、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我之所以把教育称之为生物学的过程,意思就是说,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待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利托尔诺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把动物界生存竞争和天性本能看成是教育的基础。按照他的看法,动物是基于生存与繁衍天性本能而产生了把“经验”、“技巧”传给小动物的行为的,这种行为便是教育的最初形式与发端。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者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

8、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这就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2.心理起源论,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 无意识的模仿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美国教育家孟禄(PaulMonroe,18691947)。 孟禄在其所著教育史教科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他在其著作教育史教科书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原始共同体中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模仿就是最初的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者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所在,

9、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的一面。模仿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视之为教育的诸种途径之一。 孟禄的错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之所以成为人是有意识的本质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因而,他的这种观点仍然是错误的。,3.劳动起源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具体之,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首先,人类的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一道产生的,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其次,教育也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二)、学校教

10、育的出现,1.学校教育出现的原因和条件 (1)经济基础 (2)政治需求 (3)文化发展 (4)教育渊源 2.学校教育的出现,从世界范围看,早先,曾经有比较明确的文字记载表明,最早的学校教育应该产生于古埃及,它是很早的奴隶制国家。但是,后来已经证实,两河流域文明发生的时间比古埃及文明更早,而且在同一时期有关学校教育的考古材料和文献资料上,两河流域也比古埃及更为丰富和详尽。至于中国,虽然有记载说夏代就有学校教育,但并没有考古材料的确切证明;殷商时期学校教育的存在,已经得到可靠的甲骨文文献的直接证实。在欧洲,最早出现学校的地方是古希腊。总之,学校教育的出现,并非仅由统治阶级的主观意愿所决定,而是社会

11、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尽管奴隶制学校教育存在许多不足,如教育平等性的消失、教育内容的狭窄化等,但是,它仍然是历史的进步。它不仅成为后世学校教育的源头,而且还产生了最早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三、教育的发展,(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1.教育水平极低。 2.教育具有全民性。 3.教育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结合。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1.教育机构和人员的专门化。 2.学校教育具有等级性和阶级性。 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隔绝,具有强烈的封闭性。 4.教育内容较为丰富和系统,但仍然以人文性学科和工具性知识为基本。 5.个别教学是基本的组织形式。,(三)现代社会的教育,1.教育的阶级性虽没完全消

12、失,但学校教育的普及程度却显著提高。 2.学校教育系统相当完善。古代社会基本上只有普通教育,学校教育的结构类型十分单一。 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由分离走向结合。 4.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5.在教育目的上,学校教育不仅继续着造就统治人才的使命,而且肩负起了培养生产者的重任。 6.教育内容更加全面广泛,文理渗透的趋势日益鲜明。,四、当代世界教育的现状与趋势,(一)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概况及特点 20世纪4050年代,“二战”后初期的人类社会,首要任务就是消除法西斯的影响,重建民主主义的教育秩序,恢复并发展世界教育.60年代,世界教育掀起了战后第一次大发展浪潮,这是教育发展史上的黄金年

13、代。 70年代,由于受经济衰退和教育悲观主义的双重影响,教育发展势头明显放慢,进入调整时期,扩张速度大为放慢,发展重点转向提高质量.80年代,世界教育迎来了第二次发展高峰,起推动作用的是世界性的教育改革热潮。各国普遍致力于建立灵活、多样的教育体制,追求具有高质量、高效益的教育系统.进入90年代以来,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市场化、信息全球化和高科技蓬勃发展的影响下,教育发展更为多样化,追求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统一成为教育的新理想。,(二)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展望,1.全民教育。 2.终身教育。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现代化。 5.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西方教育学的

14、历史脉络 (一)源远流长的古代教育学的萌发 在西方,教育学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那里的雅典活跃着整个古代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在古代雅典,除了著名的“三杰”之外,还有作为第一批职业教师的智者。他们教育思想的对抗,不仅拉开了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两种教育观念论争的帷幕,而且共同孕育了较为丰富的教育理论。,(二)承前启后的独立教育学的问世 继辉煌灿烂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之后,欧洲陷入了黑暗的中世纪,其间在意识形态方面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基督教。基督教对西方文化教育的影响远不是一句“阻断了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发展”这么简单,甚至也不是“保存了学校教育从而保存了希腊、罗马文化的薪火” 就可以涵盖。它对

15、西方文化教育的最大贡献,应该还在于它内蕴的超阶级的平等思想。这是资本主义平等精神的源泉,也是教育平等问题备受历代教育思想家深切关注、成为历次教育变革重要内容的原因,奠定了现代教育民主化浪潮的基石。 (三)水到渠成的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从建立一门规范学科的标准来衡量,还是应该以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和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以及杜威(JDewey,18951952)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作为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四)分化拓展的当代教育学的形成,“二战”以后,由于世界各国都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本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上,科学技术显示出空前的威力和潜力。智力的开发和运用成

16、为提高生产力和发展经济的主要因素,从而兴起了一波又一波教育改革浪潮,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科学的发展。同时,由于科学既分化又综合的趋势日益显著,教育学也迅速分化和拓展,其学科门类迅速增加,内容更加丰富,加强了与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理论逐渐深化。再加上“控制论(一说运筹学)、信息论、系统论”(旧三论)的产生与发展,以及“突变论、协同学、耗散结构论”(新三论)的创建与推广,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思路、方法与策略。教育学因此获得显著的新进展,出现了世界范围内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化。,二、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一)堪与古希腊比肩媲美的古代中国教育思想 (二)西方教育学在近现代中国的传播 (三) 教育学在新中国的曲折发展 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1.基础理论学科 2.基本方法学科 3.主要分支学科 4.实践与应用学科 5.新兴交叉学科,四、教育学与教师教育,在教师教育中,教育学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无论师范院校的任何系科专业,教育学都是必修课程。作为教师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