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6课 唐诗三首课件同步导学 鲁人必修5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222704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5.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6课 唐诗三首课件同步导学 鲁人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高中语文 第6课 唐诗三首课件同步导学 鲁人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高中语文 第6课 唐诗三首课件同步导学 鲁人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高中语文 第6课 唐诗三首课件同步导学 鲁人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高中语文 第6课 唐诗三首课件同步导学 鲁人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6课 唐诗三首课件同步导学 鲁人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6课 唐诗三首课件同步导学 鲁人必修5(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题品韵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其歌词内容多写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现存梁简文帝、刘孝威等人的作品,都写过蜀道之难,但内容单薄,艺术性不高。李白这篇则以切身体验为基础,结合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通过丰富的想像、大胆的夸张、雄放的语言和穷极变化的句式、韵律,创造出奇险壮观的艺术天地,把“蜀道难”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耳目一新。,登高也即“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 锦瑟或名无题,题目“锦瑟”是取句首两字。是一首广为传诵的有人认为是缠绵悱恻的爱情诗,或有人认为可能别有寄托或悼念亡妻之作,大抵是表现封建士大夫隐秘难言的爱情生活。,作者剪影 李白 (7

2、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伟大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秦安西北 ),先代于隋末流徙西域。他出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 (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托克马附近 ),后随父内迁移居绵州昌隆县 (今四川江油 )之青莲乡。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25岁出蜀,漫游十余年,希冀通过交游于谒的途径,登上卿相的高位,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天宝元年 (742)应诏赴长安,但不到两年,便被“赐金放还”。此后先后漫游了梁宋、齐鲁、吴越、幽燕。天宝末,安史叛乱,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磷幕,王室争权,李磷被杀,李白株连入狱,获释不久又被定罪流放夜郎 (今贵州桐梓县 )。乾元二年 (759)三月

3、行至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宝应元年 (762)卒于当涂 (今安徽当涂县 )。,李白性格豪放不羁,向往建功立业,对唐玄宗后期权贵当国,政治腐化,深为不满。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其诗想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屈原之后古代诗坛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交厚,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对他极为倾服。中唐以来,李、杜优劣之论,聚讼纷纭。,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调张籍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

4、出:“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二人诗风不同,而各臻绝诣。有李太白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

5、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忧国忧民),(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

6、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

7、诗风更沉郁),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早年受知于令狐楚,登进士第后娶王茂元女。令狐楚和王茂元是政敌,党于令狐的人认为商隐亲近王氏是背恩负德的行为。后来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长期执政,排抑商隐。商隐对政治本来很热心,却始终不能得志,这和他得罪令狐氏,处在朋党倾轧的峡谷里不无关系,虽然他自己并不屑于攀附这两个政治集团中的任何一个。他先后依托在几个大官的幕下,曾随桂管观察使郑亚到过广西,又随剑南、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到过四川。最后客死在荥阳。有玉谿生诗,注本颇多,以流行的冯浩玉谿生诗详注较为详备。,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政治雄心,也有蔑视“古圣先贤”的进步思想。他

8、称颂汉高祖、唐太宗,也称颂张良、诸葛亮。他同情“不师孔氏”的元结,更同情“言皆在中兴”的刘蕡。他反对藩镇割据,又反对宦官擅权。可惜他“运与愿违”,由于遭遇谗毁,横被排抑,“一生襟抱未尝开”。这就是他的诗常带感伤情调的原因。,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也是对后代有影响的一个诗家。他的近体诗,尤其是七律有独特的风格。他爱好绣织丽字,镶嵌典故,包藏细密,意境朦胧。常常因为有声、有色、有新语、有巧对而吸引人去注意,又因为能含蓄和多比兴而吸引人去玩索。后代学他的人,例如北宋的西昆体作者,专门讲究典故和词藻,在语言的色泽上用工夫,形式主义的倾向非常显著。李商隐自己的诗也不免有晦涩和浓得化不开的缺点。有时

9、因用典深僻而遭到“语工而意不及”的批评。不过他也能够不依赖典故而达到很高的表现效果,例如“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春雨),有情调,有色彩,有气氛,却并不靠典故来烘托牵引。,他的咏物诗如赠柳的“堤远意相随”和蝉诗的“一树碧无情”,除表现事物的特征还写出它在诗人头脑里引起的特殊感觉,绝非寻常的刻画,这不是堆砌典故所能办得到的。至于夜雨寄北那样述情如话的诗,虽然为数不多,也表明作者并不缺乏白描的本领。,同时,李商隐的优秀作品都是言之有物,并非专讲表面的涂饰。由于他的身世经历,他对于生活的感受和世情的认识都不是浮浅的。在他的诗里感慨讽谕都有一定的深度。他的政治诗如有感重有感哭刘蕡和行次西郊作

10、一百韵等,都有深切的忧愤,攻击宦官、藩镇,更表现出识见和胆量。他的咏史诗往往有讽有叹,以古喻今。咏物诗往往借慨身世,如蝉和扶风界见梅花,在写物的同时也写出了作者自己。他的爱情诗(不包括写爱情而别有寄托的诗)常常写相思失望,其中较好的几首能给人情深语挚的印象,也有一些免不了一般艳情绮语中的浮薄气息。这一类的诗虽然有特色,却并不能代表他的艺术成就。如果说李商隐善于言情,却有一定的,理由,他的寄内、悼亡的作品就可以作证。李商隐从过去诗人接受多方面的影响,庾信、李贺的色调,杜甫、韩愈的句格,在玉谿生诗里都不难发现。李商隐的七律往往在秾丽之中时露沉郁,流美之中不失厚重,使读者容易联想到杜甫的一些优秀作品

11、。长篇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写法受杜甫北征的影响,虽然比较质直,艺术上似不及北征,但更多写国家大事,政治性更强,更多地表现了“诗史”精神。李商隐的绝句,和他的律诗一样,讲求精工,巧于用笔,构思细密,唱叹有情。论艺术成就也不在他的律诗之下。在当时的作家中,杜牧的绝句非常突出,他们是并驾齐驱的。由于李商隐一生中许多遭遇不称心,他的诗里恬愉散朗的境界少,哀伤抑郁的表现多。他的近体诗因为有吐韵铿锵,工于唱叹等艺术特点,感染力往往很强。,作品背景 蜀道难大约作于天宝元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期间。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载:“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

12、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如此说可信,则本诗当作于 742744年前后。天宝中,殷瑶编河岳英灵集选此诗,赞为“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调”。,登高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

13、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一般认为它是诗人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于郑州所作。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比较有影响的有咏瑟说 (苏轼 )、悼亡说 (朱鹤龄 )、自伤身世说 (元好问、何焯 )、自序其诗说 (程湘蘅 ),钱钟书又有自寓创作说等等。现在多倾向于认为它是诗人晚年追叙平生、自伤身世之辞。全诗意境朦胧,但情真感人。,【解析】A“危”应为“高”。 【答案】A,【解析】B项分别为“挡住”“把着”。A.均为“比”;C.均为“只”;D.均为“多么”。 【答案】B,3名句填空。 (1)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扪参历井仰胁息,_

14、。 (3)但见悲鸟号古木,_。 (4)_,夕避长蛇;_,杀人如麻。 【答案】(1)地崩山摧壮士死(2)以手抚膺坐长叹 (3)雄飞雌从绕林间(4)朝避猛虎麻牙吮血,蜀道难:今天,我们一起来诵读李白的蜀道难,领略一下作者为我们描绘的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水,感受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登高: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

15、。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锦瑟:梁启超在饮冰室文集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义

16、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这是说他的诗构思缜密,声情绵邈,你读他的诗,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斯芬克思之谜”。,蜀道难 噫吁口戏,危乎高哉! 诗篇开头一句起势突兀,一句极其强烈的感叹,为全诗奠定了“危途难行”的感情基调。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句点出了主题。作为全诗主线,在全诗中重复了三次,一次比一次强烈,为全诗增添了感染力。,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八句,通过古老的传说描写入蜀山势的高峻、险要以及蜀道开辟的艰难。“蚕丛”“鱼凫”,相传是蜀国的祖先。诗人想像,从他们开国以来多少万年,秦地与蜀国是不通人烟的,因为无路可通。在太白峰上,只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