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农业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2211228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农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 农业 作者: 日期: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 农业农业措施和成就取消农业税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这个问题,国家从2000年开始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6年最终在全国取消农业税,延续了2600年的按地亩向农民征税的制度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全国农民每年减轻负担1335亿元。增加农业补贴2002年中央财政启动了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到2011年补贴品种已达10个。2004年中央财政首次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直接补贴种粮农民,农机购置补贴同年开始,补贴资金规模逐年大幅增加。2006年开始,又出台了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兴修水利2011年水利建

2、设投资落实资金3452亿元,其中中央水利投资1141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地方水利投资规模达到2311亿元,为历史最高水平。各地均提出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科技兴农近十年来,我国农业与农村科技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48%提高到2011年的53%,杂交水稻、抗虫棉等技术领域居于世界前列。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一半篇幅涉及农业科技。粮食产量递增2011年中国的粮食再获丰收,总产跨上1.1万亿斤的新台阶,达到11424亿斤。连续第五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是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8年增产,也是新中

3、国成立以来增产幅度最大的时期。农民收入增长快2010年,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自1998年以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加4400多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速达到7.9%。比上年名义增长1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农业部长谈我国农业农村60年变化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6日讯(记者魏敏)9月26日上午10时,国庆新闻中心举行了主题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业发展成就”的新闻发布会,会上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表示:这60年,对农业来讲是很不平凡的。60年来农业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实现了重大的历史性跨越,这些

4、变化至少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在农产品供给方面,主要农产品已经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我国粮食的总产由1949年的11320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52850万吨。可以讲,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稳定地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粮食、蔬菜、水果、肉类和水产品等都多年居世界第一。二是农业发展方式方面,农业发展已由粗放生产到不断提高集约化水平。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0%,特别是农业机械化快速推进,2008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45%,比1978年提高了24.8个百分点。三是农村经济结构方面,农村经济已由第一产业为主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2008年乡镇企业的增加值占GD

5、P的28%。农产品加工业方兴未艾,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农民收入方面,农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1949年到200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由44块增加到4761元,其中1979年到2008年年均实际增长7.1%。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率先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五是农村体制机制方面,农村经济制度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和价格,彻底取消农业税,逐步建立农业补贴制度。目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法律制度和支持保护

6、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六是城乡关系方面,城乡经济社会由二元结构到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和公共服务的阳光开始更多地照耀农村。农村水、电、路、气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来源:中国经济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一)袁隆平:禾下乘凉梦祁淑英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多世纪的袁隆平,不畏艰难,甘于奉献,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

7、献。1981年6月6日,授予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特等发明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颁发的第一个特等发明奖。功成名就后,有人劝袁隆平“退隐”,认为他完全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了。他说,“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无农不稳,有粮才安。袁隆平用一个又一个创新圆着他的种子之梦,也用行动证实了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南方日报的记者曾经问:“您的中国梦叫禾下乘凉梦,禾下怎么乘凉?”袁隆平说:“对,我真做过这样的一个梦,还做过两次。我梦见,试验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几个助手就坐在像瀑布一样的稻穗下乘凉,我

8、把这个梦叫禾下乘凉梦。我现在很愿意让这个美梦早日成真,有生之年能够亲眼目睹。”(选自袁隆平传,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相关评论】袁隆平给中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这样也就等于降低了人口增长率。他的研究成果击退了饥饿的威胁。袁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他还给极少数人上了难能可贵的一课,东方农业科学的成就,已经超越了它的发源地西方各国。唐帕尔伯格(美国)袁隆平:“幸福老头”袁隆平最害怕别人把他当成一个不苟言笑、正襟危坐的学术大师。在“杂交水稻之父”、“米神”、“当代神农”这些尊称之外,他更喜欢别人把他看成一个健康、幸福、好胜“幸福老头”。很多人好奇80岁的袁隆平为何还能“像电脑一样”给工作人员

9、讲文史地理。按袁隆平自己的说法是“凡是喜欢的东西,就特别愿意学。”袁隆平小时候的数学很糟糕,而化学地理和英文就特别好,区别就是一个兴趣。他说:“我不喜欢学数学,比如三角,让我头疼。我的一个同学数学好得很,他不会游泳,我教他游泳,他帮我解题。结果他的游泳学会了,但我的数学依然故我。”初中一年级时,袁隆平在自己的作文里使用了一句颇为自得的成语“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可是他不会写“梭”字。老师看了之后说是“臭文章”。从此,袁隆平就再没写过“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了。尽管他早已会写“梭”字。所以,对于学生的教育,袁隆平认为应多鼓励,增强孩子的信心。获得了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称号的袁隆平至今还不是中科院院

10、士。他说:“我搞的是应用科学,中国科学院搞的是基础研究,如果按这个来评,我不合格。荣誉心我不是没有,可不是放在第一位,钱也是这样,可不要为这些所累。”可能正因为此,湖南卫视节目组发现,最受90后孩子们青睐的人是袁隆平,远远盖过了林俊杰、周杰伦。(来源:作文素材快线2011年第1期)袁隆平最害怕别人把他当成一个不苟言笑、正襟危坐的学术大师。在“杂交水稻之父”、“米神”、“当代神农”这些尊称之外,他更喜欢别人把他看成一个健康、幸福、好胜“幸福老头”。袁隆平:我是“80后”2011年9月,袁隆平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创造了世界杂交水稻亩产最高纪录亩产突破900公斤。掂起沉甸甸的稻穗,前来考察的李克强同志

11、饶有兴致地问袁隆平:“下一步你还有什么打算?”“继续瞄准高产,目前已经开始组织向亩产1000公斤攻关。”“在这儿我就现场表态,国家将全力支持你的攻关项目!”“那我们就更有信心了。我今年81岁,算是80后,我要在90前完成这个目标。”袁隆平开心地说。“希望你100岁前再突破一次。”李克强说。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今天,人民当家作主,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他决心努力

12、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他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对试验田里的退化植株仔细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不仅论证“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而且从其第一代的良好长势,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现象,试验结果使他确信,搞杂交水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可是,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这样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这是一

13、个难解的世界难题。袁隆平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国,“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袁隆平迈开了双腿,走进了水稻的莽莽绿海,去寻找这从未见过、而且中外资料没见过报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时间一天天过去,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袁隆平欣喜若狂。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他和妻子邓则,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时,分别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

14、不育材料种子。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撰写出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1966年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文中还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状)和恢复系(恢复雄性可育能力),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大面积、大幅度的增产。这篇重要论文的发表,被一些同行们认为是“吹响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进军号角。又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并组织了优势鉴定。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获大

15、面积制种成功,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1975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而总产量占18.5。10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群众交口称赞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平名声大震。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平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并组织助手们,从育种与栽培两个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