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场经济体制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2209424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场经济体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场经济体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场经济体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场经济体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场经济体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场经济体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场经济体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作者: 日期:第七章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确立(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运动是永恒的,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的,任何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模式凝固起来、绝对起来、静止起来的认识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必然会为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带来巨大的伤害。恩格斯早就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44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在社会主义

2、社会依然存在。当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提高与壮大时,就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以求得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经济体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特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行方式,它包括社会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制度、形式、方法以及经济运行机制。一般而言,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可以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反之,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体制的选择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20世纪50年代在“苏联模式” 的经济体制影响下,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经济体制在当时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大规模

3、经济建设的展开,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关系日益复杂,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固有的弊端也明显地暴露出来。 但由于受传统理论的束缚,这一体制在我国延续了几十年,一直到70年代后期,我国实行的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第一,从决策结构来看,国家以制定和负责实施计划的方式集中掌握和支配着社会资源的配置,采取行政性方式分配决策权力,形成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决策权以行政系统分级实施管理。第二,从信息结构看,信息的流动以纵向为主,企业向上级机关报送有关人力、物力、财力等情报,上级机关则向企业下达如何使用这些资源的指令性计划。第三,从动力结构来看,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是分

4、离的,执行者执行决策,不是根据自己的利益作出的选择,而是决策制定者人为地采取行政监督的方式加以推动。在这种体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以计划配置为主。这一经济体制在许多方面借鉴了前苏联的经验。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是为了解决当时所面临的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可以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当时唯一的选择。在当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经济规模比较小、结构比较简单、发展目标比较集中、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的状况下,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建立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在经济发展落后和物质产品匮乏的条件下,抑制了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实

5、现了较为公平的分配,保证了人民最基本的需要;便于国家直接参与经济生活,壮大公有制特别是国有经济的力量,从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计划经济体制适于协调宏观经济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各类社会问题,集资源配置功能和社会调节功能于一身,可以在最大限度进行工业化积累的同时,维持人们较高的就业水平和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为完成统一财经、调整工商、稳定物价等历史任务,做出了巨大贡献,并有力地支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为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但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局限性是非常明显的。到“一五”期末,统得过多、管得过死、对市场机制利用不足等弊端较多地暴露出来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反

6、思过去实行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认为这种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第一,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严重束缚着企业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使企业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同时,通过行政系统和行政区划对企业进行管理,必然造成条块分割、部门垄断、地区封锁,割断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有机联系,违背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忽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的作用,国民经济运行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实行实物指标的管理,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计划管理同价值规律对立起来。第三,分配中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现象。财政上统收统支、物资上统购包

7、销、劳动制度上统包统配、工资制度上统一控制,造成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严重挫伤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四,在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方式上的单一化。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片面追求所谓的“一大二公”:在全社会范围内力求实现单一的公有制,消灭个体经济和私有经济;在公有制内部,集体所有制要向国家所有制经济过渡,保持国有经济对整个社会经济的绝对垄断地位。这种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不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实际,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五,对外经济关系上基本上是闭关自守,脱离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模日益扩大,经济行为主体和

8、经济运行环节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这一弊端就变得日益突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总结了历史经验,认识到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必须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时代主题变了,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不再是面临战争、备战和战场,而主要是面临市场,战场的较量变成了市场的竞争。因此,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关系到我国社会资源现代化建设的大

9、局。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选择资源配置方式,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长期以来,不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一直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这种传统看法的现实基础是: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是自由市场经济,排斥政府计划,而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这种认识只能符合早期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而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变化。 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中国共产党早在1956年完成了三大改造之后就开始了。毛泽东在发现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诸多弊端后,对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积极的思考。于1956年写的

10、论十大关系,是这一探索的重大成果。认识到商品经济不能取消,价值规律是一个客观法则。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毛泽东提出的政策主张并没有在实践中坚持下去。改革开放以来,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为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把市场看作是私有制的产物,否定公有制能与市场经济结合。早在1979年11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吉布尼和加拿大吉尔大学学者林达光的谈话中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11、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是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但是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版,23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可见,邓小平的谈话不仅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而且突破了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肯定了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的必要性

12、和有益性,对于理论探索和改革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经济体制改革伊始,我们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要搞市场经济,但在实践上,改革一开始就是在市场化取向的轨道上进行探索的。这个探索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二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首先在农村起步,主要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放城乡集贸市场,使农民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决策者;在城市,进行了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改革试点,减少国家指令性计划等。在理论上,逐渐打破了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念,提出了实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观点。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突

13、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观念,将市场机制正式引入我国经济体制,要求自觉利用价值规律。尽管当时对市场认识有相当的局限性,但却是一次较大的突破,为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这一方针成为1979年至1984年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主导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怎样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把计划和市场确立为主辅关系是否恰当,邓小平一直在继续思考。他认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不活。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 邓小平文选,第3卷,16-17页,北

14、京,人民出版社,1993.10.。随着农村改革的进展和取得良好效果,改革的重点由农村向城市转移。为了适应全面改革的需要,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邓小平对这个决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它“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邓小平文选,第3卷,8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是我国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石,它突破了社会主义

15、同商品经济不能相容的传统观点,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发展。1985年,邓小平对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作了更深入的思考。他提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3卷,148-14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邓小平进一步阐明:“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吸收资本主义中一些有用的方法来发展生产力。现在看得很清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14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 强调了市场经济是一种有用的方法,能够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存在并得到发展。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邓小平进一步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 邓小平文选,第3卷,20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