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科技园区未来的特色发展趋势探讨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2209060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科技园区未来的特色发展趋势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城科技园区未来的特色发展趋势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城科技园区未来的特色发展趋势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城科技园区未来的特色发展趋势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城科技园区未来的特色发展趋势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科技园区未来的特色发展趋势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科技园区未来的特色发展趋势探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科技园区未来的特色发展趋势探讨 作者: 日期:城市科技园区未来的特色发展趋势探讨日期:2007-01-08字体:大中小一、世界科技园区基本情况自1951年斯坦福大学创办科技园区发展成为硅谷以来,“美国硅谷”,不仅为相继而来的城市科技园区提供了成功的模式,也由此引发了全球城市对高新科技园区建设的探索和憧憬。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及城市纷纷设立了各种形式的科技园区,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种独特经济现象,风靡全球。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园区逐渐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共有高科技园区超过1000个,其中北美有科技园429个,占42.5%;西欧有216个

2、,占21.4%;东亚有171个,占16.95%;其它国家和地区193个,占19.15%。除硅谷之外,日本的筑波、印度的班加罗尔、新加坡工业园以及台湾地区的新竹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园区的发展典范。随着各国城市科技园区的建立和扩展,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成为孕育高新技术和创新企业最重要的手段,科技园区也因此成为各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新经济代表。中国的高新区也在面临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各国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内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背景下逐步建立起来,国务院于1988年5月正式批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53

3、个国家级高新区,遍布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2005年,高新区内有企业4.2万家,从业人员521.2万人;实现营业总收入34415.6亿元、净利润1603.2亿元、上缴税额1615.8亿元、出口创汇1116.5亿美元,已成为拉动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二、城市科技园区的主要功能城市科技园区作为促进科技与产业相结合的一种社会组织新细胞,从整体上看,它与振兴科技、教育、经济和社会方面具有产业聚集、企业孵化、产业辐射和带动城市规划建设等多种功能,也是技术创新、创业精神、新经济、文化多元化的栖息地。(一)产业聚集功能与效应大多数城市科技园区虽然是一个依托原有城市特殊的空间区域,但它实质上

4、是一个研究、开发、生产三者相结合,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按照三螺旋理论,政府、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三种力量形成有效的相互影响。科技园区作为“官产学研”结合的一种制度安排,使大学、研究机构的高智能、高技术人才和科研成果与高技术企业的生产资料、管理营销结合起来,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达到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信息密集、资金密集和服务密集,最终形成产业的集群发展效应。(二)企业孵化功能与效应就微观而言,城市科技园区是高技术中小公司和创业企业家的孵化器和摇篮。许多城市科技园区设有孵化器或创业中心,孵化器在企业家创业过程中能起到如下作用:一是节省时间,一般一个小企业从入驻孵化器到开始正常

5、运转,只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二是少走弯路,富有经验的孵化器管理人员及有关专家的咨询服务,可使企业家创业做出正确的选择;三是创业者聚集效应,使创业者之间方便交流经验和信息,甚至结成合作伙伴;四是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同时,孵化器还是风险投资的沃野,许多风险投资机构介入了孵化器产业。风险投资机构可以独立地参与组建孵化器,也可以与孵化器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孵化器作为科技创业的专门服务机构,把风险投资作为支持科技创业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引入到科技人员的创业过程中。科技人员在孵化器支持下的创业过程主要表现在高技术企业的初创期、发展期和扩张期,而风险投资种子资本、创业资本和发展资本的投入恰恰覆盖了科技人员的创业

6、全过程。此外,孵化器可以帮助风险投资家降低投资风险。孵化器或创业中心是城市科技园区产业发展的发动机,也是科技园区的必备机构。如美国硅谷的“创意实验室”(IdeaLab)等,奥斯汀高技术区的“奥斯汀技术孵化器”以及中国高新园区设立的创业园或创业中心,等等。就宏观而言,城市科技园区是高技术产业的孵化器和发展摇篮。科技园区作为城市产业发展要素高度浓缩和集约管理的区域,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乃至城市经济社会起到的孵化作用更加直接和明显。(三)产业辐射功能与效应城市科技园区具备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和运行机制,它所聚集的高技术小公司不但可以直接吸取科技园区的研究成果,而且受到知识密集环境中进行创业的精神鼓

7、励和物质激励,科技园区的很多科研人员都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开办公司,使科研成果迅速产业化。在美国斯坦福研究园,由半导体晶体管发明人肖克利成立的半导体公司,就有效地利用了园区的技术资源、创业精神和投资环境,从而使该公司获得了迅速发展。后来该公司裂变为40多家半导体公司,包括发明集成电路的仙童公司以及脱胎于仙童公司的世界著名的英特尔公司。目前硅谷聚集了近万家公司。英国剑桥大学创办的剑桥科技园,聚集了许多电子、计算机软件、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企业。剑桥大学每一个系都与科技园的企业有联系。剑桥大学科技园的企业可以依靠并应用剑桥大学的科研成果,可以聘请剑桥大学的教授到企业指导或兼职,将研究成果迅速用于实际,为

8、高技术企业创造了很好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的环境。我国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联想、方正、同方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都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研究成果以及技术人才等资源而创办的,已经成为园区发展的典范。(四)产业的带动功能与效应城市科技园区高技术产业聚集到一定程度以后,通过要素扩散将带动周边地区的高技术产业,从而有力地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所以,科技园区在改造所在地区传统工业,改变过去的经济结构,实现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中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技术及其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技术产业具有高利润、高增长率的特点,能大量增加就业机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城市经济有着直接

9、的促进作用。据1983年美国的统计,20人以内的高技术小企业的投资效益比传统大企业高24倍。从1970-1987年,美国传统产业裁减了500万个职位,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则提供了1500万个就业机会。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波士顿128公路地区高技术园区的形成,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高技术产业一直迅速地创造着就业机会,抵消了传统工业衰退所带来的就业下降。二是高技术产业对城市传统产业具有改造作用。这种改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的进行功能替代,如工程塑料生产替代部分钢材生产,用作汽车壳体的碳纤维增强塑料的比重只有钢的五分之一,而其强度和弹性衡量则分别是钢的7倍和3.4倍;有的增加了计算机控制部件,如

10、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制造业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技术改造,被称之为“电子心脏移植”。如中关村电子城科技园就是引进世界高新技术对传统国有企业改造的成功典范。(五)城市经济和建设的拉动功能与效应城市科技园的发展,带动了区域规划和建设,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并向区域经济进行渗透、扩散,从而拉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成为城市经济的增长极。美国硅谷地区所在的被称为“美国的梅脯之都”的圣克拉拉县,如今已成为美国乃至世界高技术产业的聚集地和策源地。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的建立和发展,对台湾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我国的苏州、天津开发区,在独立的新区进行产业投资,延伸和扩展了老城市的功能;上海

11、浦东开发区,不仅具有新区经济开发功能,还有老城区的管理功能,直接推动了浦东的新城建设,又带动了所在区原有农村区域的城市化;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规划区域达300多平方公里,涵盖城区10个区县,不仅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所兴办高科技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北京区域经济的孵化器,而且有效地推动了园区所在城市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环境建设。Page三、城市科技园区管理体制的比较城市科技园区的管理体制类型主要采取了政府管理型、大学管理型、公司管理型和基金会管理型。(一)政府管理型政府管理型,主要形式是由政府设立专门的园区管理机构以便直接进行全权管理的体制。该管理体制的最高决策机构是中央或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

12、具体的执行机构也是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组织设立的园区专门机构,这一管理模式主要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和城市创办的科技园区。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由台湾科学工业园区指导委员会和管理局共同负责园区的行政管理,办理园区的运营工作,提供园区各项服务;新加坡肯特岗科学园由新加坡科学理事会负责行政管理,并指导科学园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土地拥有者裕廊镇管理局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园区还设甄选委员会负责评审投资者申请的研究项目。日本筑波科学城是由首相办公室下面设立的“科学城推进本部”来管理,该部由国土厅长担任主席,成员包括科技厅、环境厅、厚生厅、文化省、农林水产部以及邮电、劳工、通产、建设等有关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副部

13、长。并设置筑波研究机构联络协议会(下设五个专业委员会,负责管理研究业务)。土地开发和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由住宅和城市开发集团负责,科研和教育机构建设由建设部负责。我国的科技园区大多数由政府派驻园区的准政府机构园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园区事务。(二)大学管理型大学管理型,即由大学或研究机构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对大学校园内的科学园或孵化器来进行管理的体制。英国剑桥科学园由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领导,设两名专职人员进行管理。美国斯坦福研究园由斯坦福大学管理,管理的重点在出租土地上,学校设有专门的土地管理局。这种管理模式消除了来自政府的一些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实行自主管理,发展自由度较大,对中小型投资者有较大的吸引

14、力。但是,没有政府的参与和支持,科技园区的权威性和协调性就会受到影响,资金保障也会面临问题。(三)公司管理型公司管理型,是指采用由各方组成的董事会领导下,经理负责的企业管理的体制,即以非盈利性的公司作为科技园区的开发者和管理者,负责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经营区内的各项业务,管理区内的经济活动和提供区内企业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这种公司形式的管理机构,既能得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资助,同时又受到上级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监督。英国几乎所有的科学园,美国的孵化器,德国的技术创业者中心(孵化器),澳大利亚所有的科学园,印度、新加坡的科学园都采用公司管理型。(四)基金会管理型基金会(协会,管理局)管

15、理型,是一种综合性管理体制,即由政府、企业、银行、大学和其他机构分担义务,共同承担管理职能的综合管理体制。如美国北卡罗来纳三角研究园由三角研究基金会管理;日本的熊本技术城、京都耐良科技园均由园区成立的基金会管理。国外相当一些规模较大的科学工业园、科学城和技术城采用此种管理体制。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政府创办的北卡罗来纳三角研究园,是由三角研究基金会管理,基金会由大学、企业、地方政府等各方代表组成董事会领导。其职能是购买和出售(租)土地,具体指导和管理园区建设,确立园区各类机构的设置标准,制定有关研究园发展的方针政策。日本的熊本技术城计划是由县政府的企划开发部负责,实施机构则是独立的非盈利机构“熊本高技术密集区技术开发基金会”,基金会由熊本的各方代表组成,县知事兼任理事长。这种管理体制具有适合于科技园区发展的几个特点:首先,它体现了利益与风险分摊的原则,对于投资大、风险高的科技园,这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它以资金管理牵头,带动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使管理权力和利益风险挂钩,责权利三者得到统一。最后,这种体制间接地体现了政府的影响和干预。在许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习惯上不由政府直接参与管理,而是由政府通过出资施加自己的影响,引导科技园区的健康发展。四、城市科技园区的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