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编制内容宣贯

上传人:知** 文档编号:142204688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16.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编制内容宣贯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编制内容宣贯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编制内容宣贯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编制内容宣贯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编制内容宣贯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编制内容宣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编制内容宣贯(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编制内容宣贯,1. 装配式建筑在国外内的发展简述 2. 编制工作概述 3. 基本设计概念和关键技术 4.适用范围和术语 5. 基本要求 6. 材料,第1章:总则,适用范围:非抗震设计、68度抗震设计的民用建筑 包括设计、制作、施工及验收。 房屋高度及规则性见本规程相关条款 不适用: 甲类建筑、9度抗震设防建筑 特殊工业建筑 轻集料混凝土 相关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2、JGJ 3,引用标准名录,1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 50002 5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 50016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 7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 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 10钢结构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 50205 1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 1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 13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B/T 50448 14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GB/T50502 15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 17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55 18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 8

3、077 19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 20硅酮建筑密封胶GB/T 14683 2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引用标准名录,2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 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 2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 2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 2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 28建筑工程饰面砖粘接强度检验标准JGJ110 29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 30外墙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126 31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 142 32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 256 33高

4、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81 34 聚氨酯建筑密封胶JC/T 482 35 聚硫建筑密封胶JC/T 483 36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 398 37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 408,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各种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全装配混凝土结构等。在建筑工程中,简称装配式建筑;在结构工程中,简称装配式结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各种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形成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简称装配整体式结构。,2020/8/15,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第2章:术语和符号,装配整

5、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全部或部分框架梁、柱采用预制构件构建成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简称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全部或部分剪力墙采用预制墙板构建成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简称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预制混凝土构件:非原位制作的混凝土构件 混凝土叠合受弯构件:预制混凝土梁、板顶部在现场后浇混凝土而形成的整体受弯构件。简称叠合板、叠合梁。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预制外挂墙板:安装在主体结构上,起围护、装饰作用的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简称外挂墙板。 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中间夹有保温层的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简称夹心外墙板。 混凝土抗剪粗糙面:预制构件结合面上

6、用于抗剪的凹凸不平或骨料显露的表面。简称粗糙面。,7,现浇混凝土 和 后浇混凝土 连接件 和 拉结件 边缘构件 和 暗柱,1. 装配式建筑在国外内的发展简述 2. 编制工作概述 3. 基本设计概念和关键技术 4.适用范围和术语 5. 基本规定 6. 材料, 方案设计阶段,建设、设计、制作、 施工以及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专 业之间加强配合。 建筑设计: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 结构设计:采用合理的预制构件设计和节点接缝的构造措施,加强结构的整体性,使结构符合承载力、延性和耐久性要求,满足等同现浇结构的要求。,第3章:基本规定,对装配式结构,建设、设计、施工、制作各单位在方案阶段就需要进行协同工

7、作,共同对建筑平面和立面根据标准化原则进行优化,对应用预制构件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论证,共同进行整体策划,提出最佳方案。,3.0.1在装配式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应协调建设、设计、制作、施工各方之间的关系,并应加强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专业之间的配合。,2020/8/15,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12,2020/8/15,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13,2020/8/15,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14,设计者应该考虑运输、安装等条件对预制构件的限制, 这些限制包括: 重量(人行道和桥的等级) 高度(桥、隧道和地下通道的净高)、 长度(车辆的机动性和相关法律)、 宽度(许可、护航要求和相关法律)

8、 可行的起重机的能力。,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各专业也应密切配合,对预制构件的尺寸和形状、节点构造等提出具体技术要求,并对制作、运输、安装和施工全过程的可行性以及造价等作出预测。此项工作对建筑功能和结构布置的合理性,以及对工程造价等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2020/8/15,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17,2020/8/15,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18,2020/8/15,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19,3.0.2装配式建筑设计应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装配式结构的建筑设计,应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基本单元的模数化、标准化定型,以提高定型的标准化建筑构配件的重复使用率,这

9、将非常有利于降低造价。 确定基本模块:功能模块、户型模块、单元模块、楼栋模块,3.0.3装配式结构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基本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结构的整体性; 2 装配式结构宜采用高强混凝土、高强钢筋; 3 装配式结构的节点和接缝应受力明确、构造可靠,并应满足承载力、延性和耐久性等要求; 4 应根据连接节点和接缝的构造方式和性能,确定结构的整体计算模型。,装配式结构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基本要求,1.混凝土结构设计应包括的内容; 2.本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可靠指标度

10、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3.混凝土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应包括: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2 )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4.结构上的荷载和作用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确定 5.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 的规定。 6.混凝土结构设计应考虑施工技术水平以及实际工程条件的可行性。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应提出相应的施工要求。 7.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3.2 结构方案 3.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3.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3.5 耐久性设计

11、 3.6 防连续倒塌设计原则 3.7 既有结构设计的原则,2)防连续倒塌问题,1968年5月16日 星期四 清晨5:45 英国罗柰波音特大楼第90号公寓发生连续性倒塌,2020/8/15,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33,英国规范中连接钢筋的设置要求,连接钢筋包括以下类型: 1. 楼板内部水平连接钢筋; 2. 楼板周边水平连接钢筋; 3. 楼板与墙板水平连接钢筋; 4. 内部梁水平连接钢筋; 5. 周边梁水平连接钢筋; 6. 角柱水平连接钢筋; 7. 边柱水平连接钢筋; 8. 柱垂直连接钢筋; 9. 墙板垂直连接钢筋。,注:两个方向的楼板内部水平连接钢筋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5lc。 楼板内部水平

12、连接钢筋应锚固在周边水平连接钢筋内,见2.7.8.2条。,1)楼板内部水平连接钢筋,(a)布置要求 每层楼面及屋面均应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提供内部水平连接钢筋。除与墙或柱相连接的水平连接钢筋外,楼板内部水平连接钢筋应该是连续的,其它楼板内部水平连接钢筋的每个端部均应锚固在楼板周边水平连接钢筋中。 楼板内部水平连接钢筋可均匀地分布在楼板内,也可分组设置在墙内或在其它适当的位置。楼板内部水平连接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大于1.5lc(lc 等于柱、框架或墙中心线间楼板内部水平连接钢筋方向的跨长(以m计),取较大值)。在墙内,楼板内部水平连接钢筋应设置在楼板上下0.5(m)以内。,(b) 强度要求,楼板内部

13、水平连接钢筋应设计成承受各向拉力T(kN/m),T取下式计算的较大值: T= T=(Gk+ Qk )/7.5 * lc / 5 *F 或 T=1.0F 式中: Gk 楼面平均永久荷载标准值(kN/m2); Qk 楼面平均活荷载标准值(kN/m2); lc 见2.7.8.4(a)条所述。 F取(20+4n)或60的较小值,n为楼层层数。 对仅单一方向设有横向或纵向的墙板结构,在计算该墙板方向楼板内部水平连接钢筋内的力时,长度lc应取为小于墙体实际长度,或取为在意外情况的破坏长度。其中,破坏长度应取为相临横向支承间的距离;当考虑墙体时,应取为横向支承和自由边之间的距离。,2)楼板周边水平连接钢筋,

14、在每层楼面和屋面应设置周边水平连接钢筋,他们可以抵抗1.0F的拉力(kN/每米宽度)。周边水平连接钢筋应设置在房屋边缘1.2m范围内,或周边墙板内。,3)、7)与柱和墙相连的水平连接钢筋,每米长度的外承重墙均应被锚固;或在每层楼面和屋面,与结构进行水平连接;除非在此墙板内设置有周边水平连接钢筋。与柱和墙相连的每根水平连接钢筋应能承受以下拉力(kN)的较大值 2.0F或(h /2.5)中的较小值,式中h(m)为楼层净高;或 该楼层标高处柱或墙的总竖向设计荷载的3% 当在墙或柱内设置有周边水平连接钢筋时,仅需提供2.7.8.4所要求的楼板内部水平连接钢筋或锚固。,6)角柱水平连接钢筋,应在每个楼层

15、标高处,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在角柱中设置水平连接钢筋与主体结构相连。每根角柱水平连接钢筋承受的拉力应按2.7.8.6条计算。,8)、9)与柱和墙相连的竖向连接钢筋,在所有的楼层标高处,每个承重墙或柱均应连续连接。 与柱和墙相连的竖向连接钢筋应能承受拉力,此拉力等于各自楼层中柱或墙承受的最大设计永久荷载和活荷载之和。,连接钢筋的锚固,根连接钢筋与另一根连接钢筋以某一合适的角度交叉,并且钢筋继续延伸,即可认为是锚固。 延伸12倍钢筋直径或超出另一根连接钢筋的当量锚固; 向另一根连接钢筋中心线以外延伸的有效锚固长度应根据拉力计算确定。 在结构突变处或凹角处,需要保证连接钢筋具是足够的锚固或采取其它方

16、法使其有效。,连接钢筋的连续性,一根连续的连接钢筋应满足2.8.1.3条规定。当采用连接钢筋时,现浇混凝土截面的最小厚度至少应等于钢筋直径(在搭接处应为2倍直径)以及2倍最大骨料尺寸再加10mm的总和。 2.8.1.3条 1)钢筋搭接 当通过连接节点区域的钢筋采用搭接连接的方法来提供钢筋的连续性时,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以及本规程2.7.8.10条的要求 2)锚固在灌浆孔洞内 在灌浆孔洞内的钢筋应能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防止钢筋从灌浆孔洞内拔出。 3)钢筋环 当起销栓作用的钢筋穿过由各支承构件伸出的搭接钢筋环,以提供支座上的连续性时,钢筋环的承载应力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4)连接器 钢筋可采用连接器连接。连接器的混凝土保护层不应小于对钢筋保护层的规定。 锁扣装置可用于螺纹连接器连接。在现浇混凝土振动过程中会发生螺纹连接松动的危险.应参照相关标准,以及制造商对连接器有关应用、试验指导及验收标准的技术规定。 5)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