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2201299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PPTX 页数:63 大小:15.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精编版(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竞赛宗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竞赛特点与特色,竞赛特点与特色,1.与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密切结合,2.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紧密结合,3.与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建设紧密结合,竞赛内容既有理论设计,又有实际制作

2、。,可以检验和促进参赛学生的理论素养和 工作能力。,组织运行模式,“政府主办、专家主导、 学生主体、社会参与”,十六字方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参与积极性,组织领导,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及工业和信息化部 人事司负责领导全国竞赛工作,各地竞赛事宜由地方教委(厅、局)统一领导。,组建全国及各赛区竞赛组织委员会 和专家组,组织委员会,全国组委会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部分参赛省市教委代表及有关电子类专家组成 负责全国竞赛的组织领导工作。全国组委会主任由北京理工大学王越院士担任,各赛区竞赛组委会由省、市、自治区教委(厅、局)、 高校代表及电子类专家、企事业代表组成, 负责本赛区的竞赛组织领导工作。,专家

3、组,全国专家组由部分高校电子类专家组成, 负责全国竞赛的命题、评审工作 专家组组长: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张晓林教授,各赛区成立赛区专家组,由赛区内电子类专家组成,负责赛区征题、评审工作。,参赛单位,以普通高等学校为参赛单位,参赛学校应成立电子竞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学生的参赛事宜,包括组队、报名、赛前准备、赛后总结等。,竞赛内容,1、竞赛题目为两套,即本科生组题目和高职高专学生组题目。 2、竞赛题目包括“理论设计”和“实际制作”两部分,分基本要求和发挥部分。内容以电子电路(含模拟和数字电路)设计应用为基础,可以涉及模-数混合电路、单片机、可编程器件、EDA软件的应用。 3、竞赛题目具有实际意义

4、和应用背景,并考虑到目前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新技术的应用趋势,以期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4、竞赛题目着重考核参赛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理论设计的能力、实践创新和独立工作的基本能力、实验综合技能(制作与调试),并鼓励参赛学生发扬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 5、竞赛题目在难易程度上,既要考虑使一般参赛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基本要求,又能使优秀学生有充分发挥与创新的余地。,9道竞赛命题中(有高职高专组的命题3道)。,命题内容涉及了放大系统、电子测量、无线通信、 自动控制、功率电子等,方面的基本技术 ,为不同专业、不同学制的参赛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2009年题目,竞赛形式,l、

5、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原则上安排在单数年的9月中旬举行,为期4天。竞赛以赛区为单位统一组织报名、竞赛、评审和评奖工作。 2、鼓励设有信息与电子学科及相关专业或已开展电子设计科技活动的高等学应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竞赛形式,3、学生自愿组合,三人一队,由所在学校统一向赛区组委会报名。参赛队数由学校自行确定。 4、为鼓励不同类型的高校和不同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学生都能参加竞赛,全国竞赛专家组根据命题原则,将统一编制若干个竞赛题目,供参赛学生选用。 5、竞赛所需场地、仪器设备、元器件或耗材原则上由参赛学校负责提供。,竞赛规则,1、参赛学生应是高等学校中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

6、生或专科学生。 2、参赛学生必须按统一时间参加竞赛,按时开始和结束竞赛。参赛的本科生只能选本科生组题目;高职高专学生原则上选择高职高专学生组题目,但也可选择本科生组题目。只要参赛队中有本科生,该队只能选择本科生组题目。 3、各赛区竞赛组委会按时收回学生的设计报告和制作实物后,应及时封存,贴赛区统一制作的封条,然后按赛区竞赛组委会的具体规定交赛区专家组评审。,4、竞赛期间,参赛学生可以使用各种图书资料和计算机网络资源,但不得以任何方式与队外人员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和其他非参赛队员必须迴避。 5、竞赛期间,各赛区竞赛组委会要组织巡视检查,以保证竞赛活动公正进行。 6、在竞赛中如发现教师参与、他人代做

7、、抄袭及被抄袭、队与队之间交流、不按规定时间发题和收题等现象,将取消获奖名次,并通报批评。,竞赛评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分为“赛区奖”和“全国奖”两种形式。 1、各赛区竞赛组委会负责本赛区的评奖工作,赛区奖的评奖等级及各奖项获奖比例由各赛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为鼓励学生广泛参与这一活动,建议各赛区设置“成功参赛奖”或类似意义的奖项,凡按时完成竞赛内容、达到基本要求的参赛队均可发给“成功参赛证书”或类似奖项证书。,校为基础、一次竞赛、二级评奖,2、赛区评审结束后,各赛区竞赛组委会将本赛区竞赛优秀参赛队的设计报告及有关材料报送全国竞赛组委会(报送的具体内容及报送时间另行通知),报送全国竞赛

8、组委会评奖的优秀参赛队数分别不超过本赛区本科生组和高职高专学生组实际参赛队总数的10%。全国竞赛组委会根据全国专家组的评审结果确定全国一、二等奖,获奖总数原则上不超过全国实际参赛队总数的8%。对于同一题目,同一所学校获得全国一、二等奖的队数分别不超过3个。 3、本科生组和高职高专学生组分别评奖,各设NEC杯。,竞赛历史,第一届(1994年) 第二届(1995年) 第三届(1997年) 第四届(1999年) 第五届(2001年) 第六届(2003年) 第七届(2005年) 第八届(2007年) 第九届(2009年),29个赛区,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河北、江西、山东、山西、河南、辽宁、

9、湖北、 吉林、湖南、黑龙江、海南、广东、江苏、广西、,四川、浙江、贵州、安徽、福建、陕西、甘肃、,新疆、云南、青海和宁夏。,8991个代表队、共计26973名,学校参赛历史与获奖,我校从第四届(1999年)开始参加,并成为山西赛区主办方。 我校历届获奖情况,领导到现场,发奖,2005年12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发奖大会上我校获得全国一等奖参竟队的代表冯梦亮同学(中间)领奖,调试电路,焊接电路,讨论方案,2009年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国家一等奖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2009年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国家二等奖 宽带直流放大器,2009年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国家二等奖 宽

10、带直流放大器,学校的组织方式,学校组织进行基本技能普及培训,从中选拔优秀学生进行组队和强化训练。 组队后学校统一向赛区竞赛组委会报名 。 学校提供竞赛所需场地及仪器设备、元器件或材料 。,竞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电子设计竞赛既是考察学生诸多素质能力的手段, 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形式, 这也是电子设计竞赛的主旨所在。借鉴多届大赛的实践经验及竞赛结果可清楚地看到, 电子设计竞赛已成为培养电子信息类学生的素质能力的良好载体。,1、自主学习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电子设计竞赛是一个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竞赛题目经常会涉及到一些新技术新器件, 解决一个实际项目仅靠学生平时在课本上所学的基础知识是不

11、够的。因此, 参加电子设计大赛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汲取知识营养的过程, 通过竞赛, 学生的知识面与其他能力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会有质的飞跃。,(1) 知识的融会贯通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大学里每个专业所开的课程并非各自独立而不相干, 而是相互关联构成体系的。电子设计竞赛的题目综合性很强, 需要我们真正把握各门课程所构成的体系, 将各门学科融会贯通以完成赛题要求。项目方案的设计过程, 很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有些学生擅长理论知识的学习, 谈起理论来滔滔不绝, 可往往只是“纸上谈兵”, 缺乏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2) 查阅文献资料、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 电子设计竞赛题目所涉及的内容很可能

12、是参赛者从未接触过的全新领域, 在短短的参赛时间内要查阅大量文献资料, 利用有用信息。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很有效的手段, 给学生一种学习知识的紧迫感。但竞赛时间有限, 这就要求参赛者要有较强的分析判断力, 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通过培训和竞赛, 学生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得到有效提高。,(3) 论文书写及现场答辩能力 书写论文和现场答辩能力也是现代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之一, 自己做的产品不能只有自己明白, 最终要清晰地表述给用户, 电子设计竞赛非常注重大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将题目的设计过程做成论文报告是电子设计竞赛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 也是专家、评委进

13、行评定的一个重要部分。论文书写的科学性、真实性、条理性、完整性都会对最终成绩有直接影响。,现场答辩是电子设计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否清晰流畅地阐述自己的设计思路, 极好地对作品加以演示, 准确地回答评委的问题, 实际上是对学生语言表达及应变能力的考验。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临危不乱、说话有理有据。,2、创新能力的培养,当今电子信息技术高度发展, 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对电子信息类创新 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竞赛题目涉及的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类大学 本科的大部分课程, 竞赛主要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1) 理论设计 竞赛的每一道选题都经过千挑万选

14、, 题目的解决方法往往具有多样性, 既能采用常规方法达到目的, 又可用新方法新手段来实现, 这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发挥空间。竞赛中, 对于同一题目的多件作品, 一种好的项目解决方案或一种比较新颖的解决思路往往更易吸引专家、评委, 这是在竞赛中取胜获奖的关键。竞赛题目的这种特点,无形中促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广开思路, 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2) 实际制作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操作性很强,主要侧重于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参加者需要选择合理的设备和元件,最后做出一个 成品来这并不是简单地在电脑上对虚拟元件进行 组装。,通过参加竞赛, 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 一批优

15、秀人才脱颖而出。,竞赛使那些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实践动手能力强,特别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学生有了施展才能的空间, 他们通过赛前的培训以及竞赛的锻炼, 在综合素质上有很大提高。王越院士说:“比赛既有理论分析, 又有实践的动手能力, 是全面素质的培养。在专题竞赛中既培养了学生面对众多社会需求发挥创新能力, 自由选择满足需求的实施方案, 又使学生经历了由策划、设计、制造、调试、试用全研制开发过程, 很多学生反映这段特殊学习经历终生难忘。”,3、综合素质的提升 身体、心理和品格素质电子设计竞赛除了体现参赛学生智力、动手能力的竞争, 也体现他们身体、心理、品格、毅力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竞争。所以参加

16、电子设计竞赛可培养学生以下综合素质:,(1) 团队协作精神 电子设计竞赛不是展示个人魅力的舞台, 优异的成绩要靠所有团队成员齐心协力, 三人一组以团队方式参赛, 最终成绩更多地取决于团队的合作过程和整体水平, 是合作创新、集体力量的结果。在合作分工上, 每组三人各有侧重点以便在竞赛中能够充分发挥个人优势, 提高工作效率, 尽量提前于要求时间完成整个项目的设计。这种团队合作经历往往成为大学生在日后的求职、工作中的一笔宝贵财富。,(2) 吃苦耐劳、锲而不舍、努力钻研的无畏精神 从历年大赛的经验来看, 四天内完成整个题目的论证、设计和论文书写, 时间非常紧张, 大多数参赛者都不得不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地工作。越到最后人越疲惫, 而这时往往是整个设计的关键时期, 需要参赛者调节好精神状态, 保持清醒的头脑。由于题目的复杂性, 一遍成功的机率几乎为零, 需要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