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教学是指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220013 上传时间:2017-10-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课堂教学是指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效课堂教学是指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 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一、语文有效教学要增强教学问题的有效性国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般教师平均每堂课的有效教学提问率仅为 56%。教学中有近一半的教学提问是无效的,至少是低效的,之所以无效或低效,主要是不能激活学生的思想。许多教师的提问并不一定都能够成为好问题,我们发现,许多问题是 “假问题” 、是 “浅问题” 。请看下面的一则教学案例:一位教师在执教 青山处处埋忠骨 。上课伊始,老师为了活跃气氛,便问学生: “你们最崇拜的是谁?”学生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崇拜球星罗纳尔多,有的说崇拜

2、影星赵薇,有的说崇拜棋圣聂卫平学生交流结束后,老师反问: “你们猜,我最崇拜谁?”话音刚落,同学们异口同声,说: “老师崇拜毛主席。 ”一听这么整齐的回答,坐有近百位听课教师的多媒体教室顿时爆发出一阵哄笑。在上述案例中,学生本应该讲真话 “我们不知道” ,或者出现各种猜测,但是学生却说出了他们所揣度的老师要说出的答案。老师在这儿要说出的答案“我最崇拜毛主席”也是一个隐瞒了真实意图的答案。这样,教师与学生都隐瞒了自己的真实意图。看上去,师问生答的对话,成为名副其实的假对话。只有那些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从教学的角度说,问题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学生想弄

3、清楚或力图说明的东西。一个教学问题至少应具有三个条件:第一,它必须是学生尚不完全明确的或未知的; 第二,它必须是学生想弄清楚或力图说明的东西;第三,它必须是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当的。语文教师要努力设计出 “好问题 ”:问题本身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一个好问题具有较好的拓展性,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仅仅停留在 “是”或 “错”的机械性答案上,要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有所建树。设计教学问题时,教师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教学设计的预设性,也要根据课堂发展需要产生新的问题。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接近尾声时,突然,有一个学生举手问:“萨莎的爸爸为

4、什么不直接把雨衣给萨莎呢?”顿时,教室里热闹了起来,老师似乎也被他们问住了。不过,老师马上回过神来说:“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课前没有想到,让我们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吧!我们都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先静静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这个问题。 ”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师问:“萨莎妈妈是怎样回答萨莎的问题的?”学生齐答:“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师问:“能不能改成每个人都要保护最弱小的人?”生答:“不行,意思是不一样的。妈妈说的意思是比我们弱小的人,我们就要去保护。而第二句话的意思是说一定要保护最弱小的人。 ”“那么,萨莎的爸爸一定要把雨衣给萨莎吗?”师紧接着问。沉默片刻,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

5、明白了,爸爸把雨衣给妈妈就是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他是随意的,只要是比他弱小的人,他就会去保护。那个人是不是最弱小的,他没有去研究。 ” “对呀!妈妈没有把雨衣给托利亚也是这个原因,妈妈并没有去分析,接下去是谁,该保护谁,当她身边有需要她保护的人,她就去保护,至于有没有按顺序,是不是最弱小的,她没有去想那么多。 ”一位学生兴奋地说。“可是,保护最弱小的人,难道不对吗?”有几位学生提出质疑。同学们面面相觑。 “那么,谁是最弱小的呢?”我轻轻地问。“是萨莎。 ”“不对,是蔷薇花。 ”“不,一定还有比蔷薇花更弱小的,像风雨中的小草,小虫。 ”“老师,我明白了,如果我们一定要保护最弱小的人,那么,我们根

6、本无法确定谁是最弱小的,这样,我们就一直在寻找,而没有行动。 ”一位学生响亮而激动地说。没等老师说什么,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通过交流探讨,同学们共同得出答案。这才是学生自己真正学习的一堂课。一个有效的问题,能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实现真正的各种形式的课堂 “对话” 。二、语文有效教学要注重教学环节的有序性和波动性。波纹不兴,是死水一潭;波涛汹涌,是洪水猛兽。只有潺潺流水才是有源活水。教学应像河流一样,有序性和波动性相结合,既百折不挠奔向大海,体现有序;又迂回曲折,体现波动性。有序使教学结构段落明确,但一种活动如果缺乏起落,给予学生的刺激便会减少。教学应避免平铺直叙,在教学过程中有矛盾冲突,有思维碰撞,有智慧启迪。教师讲述有行有止,有续有断,高低起伏,悠扬顿挫,富有感染力;学生学习有听有讲,有学有练,有张有弛,有商有量。整个教学过程犹如一台好戏,师生共同配合,有序与波动相结合,教师与学生共成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才是一堂好课!总之,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一门艺术,充满挑战,呼唤智慧。如何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追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