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中央财经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上传人:jian****iuqi 文档编号:142198253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PDF 页数:57 大小:47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EW)中央财经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NEW)中央财经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NEW)中央财经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NEW)中央财经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NEW)中央财经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NEW)中央财经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EW)中央财经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 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 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6年中央财经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 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6年中央财经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 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7年中央财经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 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0分) 1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时间为()。 A1789年 B1879年 C1798年 D1897年 2精神分析学派的创立者是()。 A笛卡尔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2、3注视一个红色的正方形之后再看一张白纸,在这张白纸上可以看见 一个蓝绿色的正方形,这种现象叫()。 A错觉像 B遗觉像 C正后像 D负后像 4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 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 B信息的识别 C信息的储存和提取 D信息的选择 5斯佩里(Sperry)在割裂脑的病人身上发现()。 A皮层是情感的主管区 B焦虑和海马有关 C左脑是言语优势半球 D核糖核酸对记忆有效 6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属于 ()。 A交往动机 B权利动机 C权利动机 D外在动机 7关于总体印象形成的模式,凯利(HHKelly,1950)在实验的基 础上提出了()。 A加法模式 B平

3、均模式 C加权平均模式 D中心品质理论 8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控制点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A罗特 B韦纳 C琼斯 D戴维斯 9在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将行为归因于内部稳定的个体特 征,而低估情景的作用,这种归因偏差称之为()。 A自我服务偏差 B基本归因错误 C活动者-观察者效应 D社会助长 10过度理由效应是指附加的外部理由取代了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 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的现象,这一概念衍生于()。 A海德的平衡理论 B纽科姆的认知均衡理论 C凯利的归因理论 D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11美国心理学家海曼将个体在实际上没参加,但接受其规范的群体称 之为()。 A参照群体 B成员群

4、体 C次属群体 D非正式群体 12个体在群体中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 象称之为()。 A去抑制 B去权威 C去个性化 D榜样效应 13认知心理学家(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研究取向是()。 A实验取向 B相关取向 C临床取向 D发展取向 14如果某项研究所得唯一结论为“大学生在内生学习动机上有显著性 别差异”,这项研究很可能属于()。 A真实验研究 B准实验研究 C因果研究 D相关研究 15如果操作定义和理论概念不相符,则直接说明研究缺乏()。 A内部效度 B外部效度 C构思效度 D统计结论效度 16对于无关变量,优先要考虑的控制方法是()。 A恒定法 B排除法 C平衡法

5、D循环法 17下列实验设计中,因果效力最强的是()。 A非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B时间序列设计 C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 D所罗门三组设计 18真分数方差和测量结果总方差之比代表了测验的()。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9针对元分析中的“出版年代效应”,应考虑的研究方法是()。 A微观发生法 B社会测量法 C横断历史研究 D扎根研究 20在方差分析中,如果两个自变量交互作用显著,则说明()。 A其中一个自变量可能是中介变量 B其中一个自变量可能是调节变量 C两个自变量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D两个自变量互为因果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1简述表象的概念及表象在思维中的

6、作用。 2简述个体在认知风格上可能存在的差异。 3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4简述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 5结合例子说明为变量(或概念)设计操作定义的常用方法。 6简述观察研究中时间取样法的概念、用途和原理。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长时记忆中信息遗忘的规律和原因,论述减少遗忘的方法或策 略。 2结合实例说明常见的社会知觉偏差。 四、应用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案例分析 【案例】 某网站曾于2012年推出一项“中国男人调查”,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得到 了2500多万网友的关注,并有109万男性网友、56万女性网友参与了投 票。在分析“男性喜欢的女人,是什么样的?”

7、这一问题的回答时发现, 超过一半(58. 4%)的被试认为男性喜欢的女人类型是:善良、顾家、 孝顺、漂亮、顺从。相比而言,只有3.7%的人认为男性“喜欢工作能力 强会赚钱的女人”。(根据中国妇女报相关报道整理) 【问题】 请根据刻板印象研究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结果分析性别刻板印象产生的原 因及机制,并提出构建两性平等、消除性别歧视的途径和策略。 2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背景资料】 钟才欣同学试图探讨环境温度是否影响消费行为及其心理机制,目前查 阅到四篇相关文献,摘要如下: 1Williams和Bargh(2008)的研究证明了触摸热物体(如热咖啡杯) 的被试会对陌生人产生人际温暖的知觉,也会表现出

8、更多的亲社会行 为,因为物理温暖增加了人际温暖。 2Zhong(2008)发现不仅物理温度会影响心理温度,在体验到心理冷 漠(如孤独情境的回忆)的时候,个体也会通过寻找更高的物理温度来 进行补偿(如更高温度的洗澡水、更高温度的食物),并且此过程完全 是人无意识完成的。 3Seppanen(2006)通过元分析考察了办公环境温度对工作绩效的影 响,发现22摄氏度时工作绩效最高,若温度过高和过低,都会使得工作 效率下降。 4辛自强和徐啸尘(2013)对214名大学生被试的测量结果表明:处 于“温暖”(即高于舒适温度,通常人体舒适的室温范围大致在18摄氏 度-25摄氏度)房间内的被试较“略冷”(低于

9、舒适温度)房间内的被试 而言,在假想信任博弈中愿意给予被信任者更多金钱、有更高的人际信 任水平。 【问题】 假如你是该同学,请根据上述文献和研究目的完成如下任务: (1)问题提出:基于简要的文献综述,围绕温度和消费的关系,选取 合适角度,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 (2)研究设计:简要设计一份研究方案。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0分) 1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时间为()。 A1789年 B1879年 C1798年 D1897年 【答案】B 【解析】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学实 验室,从此科学心理学诞生

10、。 2精神分析学派的创立者是()。 A笛卡尔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答案】C 【解析】笛卡尔是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现代哲学之父;华生是行为主 义的创始人及代表人物;罗杰斯是人本主义的创始人代表人物;弗洛伊 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3注视一个红色的正方形之后再看一张白纸,在这张白纸上可以看见 一个蓝绿色的正方形,这种现象叫()。 A错觉像 B遗觉像 C正后像 D负后像 【答案】D 【解析】后像是一个视觉生理现象,其在视觉刺激停止后的形象感觉并 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即形象感觉有一种残留现象。视觉后像包 括正后像和负后像两种。正后像:刺激消失后残留的亮度或颜色与刺激 相似的视觉后

11、像。负后像:刺激消失后残留的亮度性质与刺激相反、颜 色性质与刺激互补的视觉后像。 4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 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 B信息的识别 C信息的储存和提取 D信息的选择 【答案】A 【解析】信息理论把人看作一个信息处理器,而人的行为就是一个信息 处理过程,即信息的输入、编码、加工储存、提取和使用的过程。感觉 是信息的输入、编码过程;信息的储存和提取是记忆过程。 5斯佩里(Sperry)在割裂脑的病人身上发现()。 A皮层是情感的主管区 B焦虑和海马有关 C左脑是言语优势半球 D核糖核酸对记忆有效 【答案】C 【解析】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证明了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讲,他的左半球 言语

12、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 6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属于 ()。 A交往动机 B权利动机 C成就动机 D外在动机 【答案】B 【解析】交往动机是指交往需要表现为每个人都有团体归属感,每个人 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友谊、合作与奖赏,这种需要促使人们 结交朋友,寻找支持,参加群体活动,因而形成交往动机。权利动机力 求支配和影响他人和环境的动机。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 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超过他 人。外在动机是指由外部力量和外部环境(即诱因)激发而来的动机。 7关于总体印象形成的模式,凯利(HHKelly

13、,1950)在实验的基 础上提出了()。 A加法模式 B平均模式 C加权平均模式 D中心品质理论 【答案】A 【解析】印象形成的模式有累加模式、平均模式。累加模式是指我们 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各种品质相加,求其和, 已形成对别人的看法。平均模式:是指我们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特 征信息相加,然后再求其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为基础,形成对他人的印 象(安德森1965年提出)。加权平均模式:是指人们将所有品质平均 起来形成印象,但他们给予那些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品质以更多的权数 (安德森1968年提出)。中心品质理论是指人们在形成印象时,有些特 征的信息常常更有分量,并能改变整个印象,这

14、些特性称为中心特性或 中心品质(由阿希提出)。 8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控制点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A罗特 B韦纳 C琼斯 D戴维斯 【答案】A 【解析】罗特提出的控制点理论。 9在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将行为归因于内部稳定的个体特 征,而低估情景的作用,这种归因偏差称之为()。 A自我服务偏差 B基本归因错误 C活动者-观察者效应 D社会助长 【答案】B 【解析】自我服务偏差是一种动机性的偏差,它是指人们倾向于把自 己的成就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等;而把自己的失败倾向于归 于外部因素。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 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

15、性。活动者-观察者 效应是指当人们作为一个评价者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往往倾 向于稳定的内部的归因,而当人们作为自我评价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 因时,却倾向于外部的归因,即观察者高估个人特质因素,行动者高估 情境因素的作用。社会助长是指个体对他人的意识,包括他人在场或 与他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10过度理由效应是指附加的外部理由取代了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 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的现象,这一概念衍生于()。 A海德的平衡理论 B纽科姆的认知均衡理论 C凯利的归因理论 D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答案】C 【解析】海德的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P代表认知主体, O为与

16、P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人;X则为P与O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任意对 象。平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 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这种紧张消除 只有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恢复平衡状态时才成功。纽科姆的 认知均衡理论:一种关于认知过程中人际互动与认知系统的变化及态度 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假说。凯利的归因理论:人们对行为归因总是 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客观刺激物、行动者、所处关系或情境,其 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 于外部归因。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 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 11美国心理学家海曼将个体在实际上没参加,但接受其规范的群体称 之为()。 A参照群体 B成员群体 C次属群体 D非正式群体 【答案】A 【解析】参照群体是指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 态度、行为上和在规范与价值观形成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海曼认为参 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参照群体包括成员群体和非成 员群体。成员群体指个人是其成员的参照群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