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国学教材]中华经典文化课件 第二章 孟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197809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国学教材]中华经典文化课件 第二章 孟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国学教材]中华经典文化课件 第二章 孟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国学教材]中华经典文化课件 第二章 孟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国学教材]中华经典文化课件 第二章 孟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国学教材]中华经典文化课件 第二章 孟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国学教材]中华经典文化课件 第二章 孟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国学教材]中华经典文化课件 第二章 孟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孟子,主讲:莫函蓓,一、孟子其人,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伟大 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著作有孟子。被认为孔子的学说的继承者,有“圣亚”之称。,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站着两个女人。”,孟子是儒家学说的第二位圣人(“亚圣”)。孟子的哲学和孔子的哲学合称“孔孟之道”。 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人有拉丁名字的荣耀,一个是孔子(Confucius),另一个是孟子(Mencius)。,二、孟子其书,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

2、、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记载了战国时代这位思想家和政治家的思想和政治言论,是孟子晚年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撰写的。全书七篇,共三万五千多字。每篇又分为上篇、下篇,分章论述。,孟子一书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保存了丰富的材料,是研究孟子思想和先秦文学、历史、哲学的重要典籍。在封建社会中,孟子被推崇为儒家学说的经典之一,成为四书中的一部、科举考试的必读教科书。,三、孟子选读,1、孟子曰:“舜发于畎田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

3、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2、告子曰:“生之谓性。” 告子曰:“食色,性也。” 孟子告子上,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善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善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4、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孟子离娄

4、上,5、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告子上,6、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孟子告子上,四、孟子语录,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 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 称

5、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 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 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仁者无故。(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 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9、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 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 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1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6、和。 译文 上天给予的时运比不上地理上的优势,地理上的优势比不上人们团结合作。 1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文 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得天时的战机,然而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 1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译文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铠甲不是不尖利,粮食不是不多,弃城而逃,这便是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14、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大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

7、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 所以说: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扬威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因此不战则已,战则必获全胜,这是毫无疑义的。,五、关于教育,(一)易子而教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

8、。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孟子(离娄),(二)老师的条件,第一、要先自我修炼; 第二、要开拓心胸; 第三、要知行配合; 第四、要“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三)好学生的标准,第一,取法乎上; 第二,专心学习; 第三,持之以恒; 第四,诚心请教。,(四)教育的方法,第一、有如时雨降之者; 第二、有成德者; 第三、有达材者; 第四、有答问者; 第五、有私淑艾者 。 以不教为教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六、君子三乐,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尽心,5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