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上传人:jian****iuqi 文档编号:142195277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PDF 页数:92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EW)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NEW)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NEW)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NEW)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NEW)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亲,该文档总共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NEW)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EW)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 2005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 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 2006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 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 2007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 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 2008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 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 2009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 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 2009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 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 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 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 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 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 2011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 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及详

2、解 2012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 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 2012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 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 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 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 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 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 2005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 2006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 2007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 2008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 2009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30分

3、,每题6分) 1“总体文学” 2草叶集 3影响研究 4感伤主义 5新约 二、简答题(70分,每题14分) 1简述“世界文学”概念及欧美知识界对它的讨论。 2简述源氏物语的主题,并说明中国文学对该作的具体影响。 3简论呼啸山庄的小说叙述特点。 4请问你如何理解百年孤独中的魔幻性问题?这种特性和现实主 义有着怎样的关系? 5简述喧哗与骚动的现代主义特点。 三、论述题(50分,每题25分,三题选择两题) 1试结合作品论述罪与罚所叙述的主要问题及叙述特点。 2请论述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一部怎样的小说? 3试论述易卜生玩偶之家和契诃夫樱桃园的戏剧观念与结构 之异同。 2009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

4、世界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6分) 1“总体文学” 答:“总体文学”是指探讨世界各民族文学共同存在的、普遍的根本规律 的文学研究。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有密切的关系,但它不要求必须将两 个国家的文学作对比研究,换言之,它本身不一定具有可比性。总体文 学的概念是由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在比较文学论一书中提 出,后来为韦勒克、沃伦等人加以修正。它是一种比“比较文学”更注重 理论性的文学研究,它要求研究者具有更宽广的视野,站在国际主义的 立场上,联系多国文学实践寻找各国文学间的互相联系,并在此基础上 对文学作综合的全面的研究。 2草叶集 答:草叶集是19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

5、诗集,创作于1855 年至1892年,共收有诗歌三百余首。诗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灵活, 主要思想是讴歌民主和自由,倡导人类平等,赞美大自然,同情下层人 民,谴责剥削罪恶。草叶集是世界闻名的佳作,开创了美国民族诗 歌的新时代。作者在诗歌形式上有大胆的创新,创造了“自由体”的诗歌 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格律,以断句作为韵律的基础,节奏自由奔 放,汪洋恣肆,舒卷自如,具有一泻千里的气势和无所不包的容量。 3影响研究 答: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传统研究方法之一,主要是以法国学派的实证 主义思想为指导,考证一个民族的文学或者一种思潮和运动对其他民族 文学的影响。也可以是研究一个民族的作家和作品对另一个民族

6、的作家 和作品的影响。例如,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对伏尔泰中国孤儿创 作的影响研究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影响研究课题。影响研究注重材料, 讲求考据,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旨在通过考察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 之间互相接触、渗透和影响的实际联系,建立“国际文学关系史”。 4感伤主义 答:感伤主义是18世纪后期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出现的文学思潮, 又称主情主义。感伤主义因英国作家斯特恩的小说在法国和意大利的 感伤旅行而得名,它首先出现于英国,因其排斥理性,崇尚感情,又 可称前浪漫主义。感伤主义强调并夸大感情的作用,主张感情的自然流 露,认为情感丰富是心地善良,品行端正的依据。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斯 特恩、哥尔斯密斯

7、、葛雷,法国的卢梭、伏尔泰,俄国的卡拉姆津,德 国的里希特、海涅等。 5新约 答:新约是基督教圣经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旧约),又 称新约圣经。基督教认为,耶稣降世后,上帝和人的关系改变了, 通过耶稣与人立下了新的契约。新约据传是耶稣使徒及其弟子们的 著作汇编,由福音书、使徒行传、使徒书信和启示录组成。使徒书信分 保罗书信和一般书信;保罗书信又分教会书信、个人书信、监狱书信和 希伯来书。新约与旧约恰成对比,因为旧约不能在人的心里产生公义。 基督教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新旧约以耶稣出生为界限的。 二、简答题(70分,每题14分) 1简述“世界文学”概念及欧美知识界对它的讨论。 答:(1)“

8、世界文学”概念 世界文学作为一个术语,是歌德于1827年在评论他自己的剧本塔索 的法译本时最早提出的。综述国内外比较文学理论对这个概念的定义, 世界文学所包含的意义共有四个层面:总量上的世界文学,欧洲中心主 义的世界文学,世界名著的世界文学与歌德理想中的世界文学。如果把 这四个层面作为一个参照系,更可以见出比较文学这一学科自身的特 色。 (2)欧美知识界对世界文学的讨论 纪延对世界文学的综合性理解 美国学者克劳迪奥纪延在世界文学文中指出:“世界文学这个术语 是极为模糊的,在一种较为肯定的方式上我们应该说,这个术语过于宽 泛,所以容易引起更多的误解。”克劳迪奥纪延在比较文学的挑战 一书收有他的世

9、界文学一文,在这篇文章中,纪延对欧美比较文学 界关于世界文学的论讨有一个详尽综合性的理解。 韦勒克对世界文学的个性化理解 韦勒克的论述,是基于欧美比较文学界对世界文学这个术语进行讨论的 整体背景下所给出的,但是他的论述比较突出他自己的个性化。把纪延 的综合性理解作为背景与韦勒克的个性化论述整合于一体,这样关于世 界文学的理解才是准确的。 奥尔巴赫对世界文学的理解 奥尔巴赫认为世界文学是普遍人性的反映,也是人性交流的结果,它产 生的前提是人类多样性的存在。但今天人们生活趋于标准化,世界文学 趋于单一。这样离歌德倡导的世界文学观念的精神就远了。主张寻找不 同民族文化中丰富的内在联系,从而打破民族隔

10、阂和国别界限,将世界 文学重新建立在多样统一的基础上。 艾田伯对世界文学的理解 艾田伯认为世界文学不应该是狭隘的,仅仅局限于西方文学而应该把东 方文学纳入进来。为了接近世界文学,可以采取专业的和非专业的两种 方式。 沃勒斯坦对世界文学的理解 沃勒斯坦认为世界文学的组成部分是分层级的,在整个体系中是利益不 均等的。受到政治经济力量的影响,但保留一定程度的自律性。 莫莱蒂对世界文学的理解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莫莱蒂用树与波浪来比喻世界文学运动的基本规律。 树描述事物由统一性向多样性发展;波浪则相反,不断吞噬多样性已达 到统一性。世界文学的发展,是树与波浪的交错运动,其产物也必然是 合成的。 总之,随着

11、时间的推移,世界的发展变化,文学自身的发展,关于世界 文学的定义和讨论也会随之变化更新。其概念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 2简述源氏物语的主题,并说明中国文学对该作的具体影响。 答: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 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 时代。作品的成书年代一般认为是在1001年至1008年间,因此可以说, 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小说描写了平安京时期日 本的风貌,揭露人性,宫中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妇女的无权地位和苦难 生活。 (1)源氏物语的主题为“情色” 这也是发达的宫廷文学常见的一个主题取向。源氏物语约百万字的 故事,

12、通篇贯穿的是男性主人公猎取情色的历史及其情爱的哲学。书中 凡涉及权力斗争和政治内幕的方面,多为故事的背景和交代,其实都未 作近距离展开式的描写;宫廷人物之执政为官也几乎是形同副业。而小 说出场的400余位人物中,从皇帝到仆役,却没有一个当作典型来刻画 的恶人或是坏人。作为一部偏重于写实的小说,这是一个颇有意思的特 点。探究紫式部写作的旨趣,似乎不在于写出有政治寓意或预示历史走 向的社会小说,而是强调在“有心”、有体验的基础上描绘爱欲本身的矛 盾善恶与诸种现世形相,这是通篇聚焦的中心点。 (2)中国文学对源氏物语的具体影响 源氏物语深受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影响,它在继承本民族文学传统 的基础上,也

13、大量吸收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成果。主要表现在: 在主题思想上,源氏物语留下了长恨歌的烙印 长恨歌揭示了唐明皇的荒淫及其种种弊政,预示了唐朝盛极而衰之 必然。源氏物语的开篇同样用源氏上下三代的荒淫生活和贵族统治 阶层的权势之争,来预示贵族阶级统治必将走向崩溃的宿命。长恨 歌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紫式部也在小说的开篇利用朝中高官 贵族的议论,表达了这种思想。“(朝中高官贵族)侧目而视,相与论 道:这等专宠,真正叫人吃惊!唐朝就为了有此等事,弄得天下大 乱。民间怨声载道,认为此乃十分可忧之事,将来难免闯出杨贵妃那 样的滔天大祸来呢。” 大量引用了白居易的其他诗文,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主题思想 皇上在

14、怀念桐壶更衣妩媚温柔时就吟诵“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 理枝”,以此来回忆过去与更衣的盟誓,更显凄凉,引人哀思。更为突 出的例子就数“须磨”一回了。本回写源氏因与胧月夜之事遭弘徽殿太后 报复后,渐觉世路艰辛,不如意之事越来越多。于是,他不得不怀着离 愁别绪深夜离开京都,远赴须磨。作者所引白居易的诗文,创造了一种 与源氏遭遇相符的凄凉意境。途中源氏一行路过大江殿的遗址,看到那 里异常荒凉的景象,就用“三千里外远行人”来描述源氏的孤单和无助。 独居须磨,十五月圆之夜,源氏不免凝望月色,对月长叹“二千里外故 人心”,遥想清凉殿上饮酒作乐的情景,使人不禁潸然泪下。源氏流放 远方,境况远不如从前,一切

15、从简,其居所很像中国样式,四周风物, 清幽如画。真是“石阶桂柱竹编墙”,虽然简陋寒酸,但还可以看出深受 汉文化影响的源氏依旧风度翩翩,高尚儒雅。当源氏为来探望的左大臣 家的宰相饯行,一句“醉悲洒泪春杯里”,徒增悲凉沉重的心情。薰君忧 伤时便用“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来抒发伤感之情。浮舟 离奇逝去,薰君悲伤之情无法抑制,心绪烦乱时便吟诵“人非木石皆有 情,不如不遇倾城色”。作品恰当地引用中国诗文词句,对突出主题和 描写心理等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借用中国的史实和典故来渲染气氛 源氏物语中还常借用中国的史实和典故来渲染气氛,描绘人物的心 理活动,进而达到提高作品品位的目的。 例如引

16、用吕后本记里的戚夫人的典故来暗示藤壶皇后失去保护的悲 惨遭遇和险恶处境。唐玄宗寻访杨贵妃亡魂、牛郎织女、荆轲刺秦王、 赵高指鹿为马、王昭君等典故都体现了源氏物语中的中国文学元 素。而且,这些典故都非常巧妙地融入到了作品之中,寓意深刻,回味 悠长。 源氏物语对中国诗歌的引用 除了长恨歌和史记之外,像汉书晋书文选游仙 窟古述异记西京杂记战国策礼记管子元棋诗 集等作品中的典故或诗文也都曾直接出现在源氏物语里。从这些 中国文学元素里,可以看出紫式部拥有极深的文学修养和渊博的中国古 代文学知识。 3简论呼啸山庄的小说叙述特点。 答: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 品。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 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 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 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它开始曾被人看做是年青女作家脱离现 实的天真幻想,但结合其所描写地区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英国的社会现 象,它不久便被评论界高度肯定,并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呼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