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上传人:jian****iuqi 文档编号:142194687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36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EW)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NEW)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NEW)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NEW)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NEW)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NEW)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EW)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 2010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0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含部分答 案) 200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含部分答 案) 2008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0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02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考试科目:60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名词解释(简要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6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 2辩证法 3人民群众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5“两个必然” 二、简答题(简要解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5分,共60

2、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重大意义。 2怎样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简要分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三、论述题(较详细地阐述下列论题,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两题,每 题30分,共60分) 1略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及其意义。 2略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3略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考试科目:60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名词解释(简要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6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 答:略 2辩证法

3、答:略 3人民群众 答:略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答:略 5“两个必然” 答:略 二、简答题(简要解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重大意义。 答:(1)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马克思恩格斯批判 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 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 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 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4、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 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世界还 有很多事物未被人类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世界上只存 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 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 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 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 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 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

5、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2怎样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1)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与斗 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 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3)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 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 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 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4)矛盾的同一性

6、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 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 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3简要分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过程,与 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 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 条件下的产物。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 a社会分工的出现,

7、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专门生 产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者和经济单位。 b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在私有制下,生产资 料和劳动产品归私人占有,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的产品以满足自己的需 要,就只能进行交换。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 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 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 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 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8、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 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 为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 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答:(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 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 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 社会主义的生命。 (2)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从国体上说,社会主义民主首先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 性质,即工人

9、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享有最高的民主权利,并对少数剥削 者实行专政。 从政体上说,社会主义民主表明,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 的形式,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劳动人民真正 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 (3)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 的上层建筑,归根结底是由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为其服务 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 段。但是,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一种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是人民 革命长期奋斗和追求的目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最高类型的民主,具 有资本主义民主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4)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一个历

10、史过程。民主是具体的、 历史的和不断发展着的。要实现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目标,需要 经过长期的努力。 总之,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要在不断实践和探索,尊重客观 规律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而只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才能真正巩 固无产阶级专政,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三、论述题(较详细地阐述下列论题,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两题,每 题30分,共60分) 1略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及其意义。 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 基本矛盾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领域也不例外。在社会生活 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其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经

11、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 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 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 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定并反映了 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涉及社会的基本领域,囊括社会结 构的主要方面。 (2)意义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 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人 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

12、冲 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 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略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答:(1)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二因 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 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 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践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 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的 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

13、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 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 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此外,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 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 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 纽”。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马克思 在劳动价值论中所揭示的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理论,对于我 国深化经济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

14、义现代化建 设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3略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答:(1)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主体、以在全世界 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理想目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历史论 文)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价值取向、以集体主义 为核心的新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显著特点有: a高度的科学性。它是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 b彻底的革命性。它是为了彻底改造旧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和共 产主义新社会; c强烈的人民性。它是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谋利益 的; d广泛的包容性。它在坚持集体利益高

15、于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将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具有强大 的生命力。 (2)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意义 用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价值观指导党的作风建设。 a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无论在实践还是在认识中,追求真理和 创造价值都是人类进步的历史活动的两大内在原则、两大精神支柱。 b加强党性修养是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的内在要求。 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指导当代青年实现人生价值。 a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生价值是价值的特殊形态,人之所以 具有价值就在于人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或其他行为,满足自身、他人和社 会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b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 对社会

16、的责任和贡献。 第一,人的价值主要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是由人的本 质、人和社会的关系决定的。我们只有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促 进自身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第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也是人的价值不可缺少的内容。个 人的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才能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和 提高,从而在社会的劳动和创造中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 200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04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考试科目:6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名词解释(简要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6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 2对立统一规律 3上层建筑 4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简答题(简要解答下列问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3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较详细地分析论证和阐述下列论题,每题30分,共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