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练太极体会心得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2193132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练太极体会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习练太极体会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习练太极体会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习练太极体会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习练太极体会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习练太极体会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练太极体会心得(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习练太极体会心得 习练太极体会心得习练太极拳近31年现在还可以清楚的回忆起当年的一些情景和体会心得我缑庆民生于河南焦作自幼喜欢武术在学校期间就习练长拳外家拳喜欢各种体育运动总之喜欢运动是个多动的孩子高中毕业下乡到博爱张茹集乡,习练太极体会心得。 下乡期间就骑自行车去过陈家沟看太极拳那是17岁好喜欢好羡慕啊因为上山下乡结束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没有时间习练太极拳19岁回城务工在焦作看到很多人在习练太极拳当然随发小小冯一起找到陈老师习练太极拳,天天早上锻炼一练就是9年9年中跟多名老师学习过。 在我晚上练拳回家的路上看到一群人衣褶整齐动作飘逸形如流水犹如仙境一般我呆了这才是真正的太极拳就依然下决心学习这套

2、太极拳报名学习经过几年的学习后来就拜在张其林大师门下跟随师父多年学习了一路二路推手及技击的方法太极拳的原理等等陈式传统太极拳十二代传人现在北京教拳国家武术五段参加过多次比赛在xx年度已完成二级陈式太极拳辅导证。 在xx年度中国焦作陈小旺太极拳研究会邀请赛中获金奖。 在xx年度中国焦作陈小旺太极拳研究会第一届太极拳比赛中获第一名。 中国武协会员跟随我的老师许张其林学拳几年了。 我来谈谈自己对于太极拳方面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第一,如何选择一个好的老师。 不一定要是名师但是一定要是明师第二,我心中的中华武术。 我喜欢的太极拳第三,如何习练太极拳。 一、如何选择一个好的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3、针对太极拳来讲。 传道,之道。 广泛的讲应该是老子所诉说的道可道非常道里面的道。 我们不妨理解为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万物所共有的一个东西。 狭义的来说,道可以是太极之道。 授业,之业。 广而言之,学业、事业、职业等等。 简单的来说,可以理解为太极拳学之业。 解惑,也就是在学生追随老师悟道过程中遇到问题后老师应该协同学生一起解决疑惑。 老师不是万能的,但是一个好的老师是不会让学生重复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的。 现实中,往往传的道非正道,甚至是歪门邪道。 授之业,亦非正业。 解惑未成,往往为蛊惑。 故此,考察一个好的老师首要的一点是德行。 对于太极拳,更细致的说。 一个明师到底是什么呢?

4、我是这样理解的。 首先,明,这个字,左面一个日,右面一个月。 阴阳。 要明白阴阳。 这个阴阳,又包含了很多不同层次的很多方面。 例如,力的层次上面可以分阴阳。 阴阳本来是一个东西。 我们只是通过阴阳来抽象的去理解道罢了。 社会上一些人大谈特谈的也许就是劲力上面的阴阳吧。 意的层次上,有意的阴阳。 同样的道理,其它的层次上面也有各自的阴阳。 不同的层次之间也有阴阳。 很多道理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 好的老师要明白阴阳,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使得学生明了阴阳,可以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状况讲解相应的东西。 所谓的师,也不是绝对的师。 老师和学生之间往往可以从彼此的身上互相学到自

5、己所欠缺的东西。 从而,在大的方面来讲,人人为我师,天地万物都是我们的老师。 具体于太极拳学,我体会,明师的要点少不了明了阴阳易理,德、行兼备,其拳学非常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么几点。 一个好的老师。 还要懂得中医。 不是简单的泛泛的了解。 而是,在系统的理论指导下,有过良好实践的老师。 天为一大周天,人为一小周天。 能够很好的了解人体,对于其他的事物也会触类旁通的。 古语不懂易不足以言太医。 我想,不懂中医,不足以言太极。 条条大路通罗马。 万法归宗。 不同的师门,不同的老师会有各自比较完整的教授方法。 我的体会是这样的没有理论指导的拳架是花架。 有了理论,但是没有内在的拳架是操。 对于初学太

6、极拳的人,就好像是一张白纸,他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叫做松,什么又是紧?恐怕,即使是正在阅读本文的您,也只能说您此时此刻所认为的对错。 虽说拳打万遍其理自现。 但是我们这张白纸恐怕每个人只有一张。 我们没有资本去尝试去创新。 我们拥有的只是先在作画之前继承下来前辈们的经验和教训。 一个好的画家,在胸有成竹之前是绝不会提笔作画的。 白纸是我们自己的,老师会交给我们一套很好的笔,一盘很好的墨,一套很好的方法,一些很宝贵的经验,但是一个好的老师绝对不会轻易的让学生随便开始在白纸上面乱写乱画的。 至于这幅画,还是我们自己的。 故此,我体会是真正教授武学的老师一定是先给学生作筑基的功夫。 同时,

7、潜移默化、随时随地的传授理论。 时刻检验学生对于理论的实践,心得体会习练太极体会心得()。 分享好文没有很好的内功,架子的对错是很难体会出来的,也许只能道听途说,按图索骥而已。 有了内功还要在拳架中去磨练,体会。 体会为何此势如此,那势又那样?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为何又有那样的感受。 老师会通过身体或者非身体的方式不停的扶正学生教导学生。 二、我心中的中华武术万法尚且归宗,因此天下武术是一家。 没有这个与那个的区别。 云彩也好冰雕也好,大雨滂沱也好,翻江倒海也好。 那个东西都是水。 不管学太极也好,形意,八卦也好,终究不变的东西是道。 这个拳架也好那个桩也好,这本书也好,那个诀也好。 都是为了

8、一个东西。 故此,要放下分别心。 指月亮的手指不是月亮,过了河要丢弃船,马行山下,要弃而登山。 功夫的修行,也许就是一个不断的搜寻,拿起,体会,放下,再摸索的过程。 过分强调技击的,偏颇;过分重视养生的,偏颇;就好似体会阴阳,阴阳本不分,人分之。 其目的在于体会个中变化,体会变与不变的道理。 好似太极图,阴鱼里面有道,阳鱼里面有道,鱼眼睛有道,阴阳交替有道。 八卦,坎中有道,离中亦有道。 坎离相交也有道。 一个人拄着拐杖上山,也许时间太久了,经历太多了,都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上山了,到了不同的地方拿取不同的东西,只知道拿取,不晓得放下。 中国武术之所以博大精深,是以千百年来人们对于宇宙,对于自然

9、,对于人体的探索,积累下来的文化作为基础的。 不懂得传统文化的人恐怕很难在茫茫文字,在万法中体会到,更深层的东西。 时下,随便一问气字怎么写?都会十个人错个七八个。 一问拳理,就内三合外三合的讲个不亦乐乎,可是恐怕合字为什么写作合,都不是很清楚。 曾经碰到过作中医治疗的朋友,随便一问也是张口结舌或者狂背灵素。 文武不分家,我老师常说,太极拳是文人练的拳。 我深表赞同。 面对浩瀚的武学,我的体会是,越进步,越发现武学无边。 越摸索,越深深的为文武之道兴叹不已。 孔子每日三省。 我觉得孔先生他老人家真是太谦虚了。 他说的三省恐怕是说的八万四千省,时时刻刻省。 把功夫和日常生活截然分开的人,恐怕也很

10、难更上一层楼了。 老前辈门说,行走坐卧不离这个。 这个到底是哪个呢?呵呵,大家不妨斟酌。 中华武术恐怕也只是天上朵朵繁星中的一眨之余韵罢了。 何必执著于这个那个呢!太极有八卦,八卦有形意,形意有*,。 ,%有太极。 天下武术是一家,何必分出你我他!纵然瞬息生死现,举手抬足不可夸。 阴阳变易道一理,三二返一自在拿。 无外无内无内外,日月有情天地查。 道是难以评说的。 我们只有去近道合道也许才会在短暂的数载年华中体会到各中趣味之一二。 天下武术尚且是一家,中华武术自然也是一家了。 愿大家可以放下心态多交流,多体会。 三、如何习练太极拳我常说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书中自有颜如

11、玉。 书籍是我们汲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学习太极拳要翻阅很多的书籍,我比较喜欢反复阅读这样一些书籍道德经(无断章)、庄子、太极拳论(王宗岳)、黄帝内经、黄帝阴符经、金刚经、心经,我觉得都是很不错的书籍。 其中讲述的道理拳中有法,医中含道,字里行间都透露了很多无形中国的文化。 太极拳是国之瑰宝;外国人称,太极拳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给了太极拳至高无尚的荣耀。 世人之所以给了太极拳如此至高的评价,是因为她汇佛、道、医、儒、武学于一身;融古代吐纳、导引、技击于一炉;集优美、高雅、品味、时尚等优点于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邃密的思想内涵,可谓博大精深。 她养生、益智、祛病、健身、防身、自卫、快乐

12、、长寿等等,长期修炼可陶冶心性,改变气质,达到身心两健。 魅力十足,好处多多。 正基于此,我们才学练太极拳,发展太极拳。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必须要打好基础,而且一辈子的修行过程中每个时刻也都是在打基础。 基本功的训练必不可少。 身形方面的,皮肉、筋骨、脏腑、经络。 我的衷告锻炼身体和做生意是一样的。 朋友当你生意资金短缺紧张时,你可以和亲戚朋友转借,做的好借好还啊!你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你又可以怎么做啊?还可以接吗?就是借了你怎么还啊?心肝肺肾脾那个可以啊?另外可以加强子午功的练习。 练功不练拳,到老练不全。 拳功本来也没什么分别,功中有拳,拳里面也是功。 都要练,分着练,合着练。 合着

13、练,分着练。 推手,我喜欢那种没有什么规矩的身体接触)。 也许都叫这个东西是推手。 我体会就是通过身体的接触与非接触,体会掌握运用拳功、功拳中的奥妙。 放下心态,去和朋友师长接触,也是一种推手。 没有胜负输赢,没有负担。 有些推手分四正四隅,那的确是推手。 但是推手不完全是那样。 对于一个初学者,清晰的身体交流往往会比滔滔大论或者眼花缭乱的套路更容易让人接触太极。 练拳心必须要静。 静,才可以定。 自然界很多微妙的东西必须要安静下来才可以体会,就好似您一个人独自安静的躺在床上,静静的会感受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到身边甚至远处微妙的举动和变化。 静,是状态,也是方法。 每个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这些东西就要靠大家的机缘了。 很多东西,也许老师没有直接说,但是也早就告诉你了)。 静下来细心的体会,功夫是越练越细的。 总结所说是自己一点点体会心得,都是我这段时间的体会。 各方面没有具体的谈些什么?因为心里也清楚自己的体会本来就不是十分的对,。 但还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体会拿出来晒晒让大家批评批评,这样也总比自己照镜子好。 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收获,开开心心的度过每一天。 MSN(中国大学网)。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