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设计】福建省高考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四 第4节 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1考点整合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188418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体设计】福建省高考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四 第4节 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1考点整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立体设计】福建省高考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四 第4节 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1考点整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立体设计】福建省高考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四 第4节 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1考点整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立体设计】福建省高考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四 第4节 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1考点整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立体设计】福建省高考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四 第4节 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1考点整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体设计】福建省高考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四 第4节 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1考点整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体设计】福建省高考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四 第4节 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1考点整合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简明,连贯,得体,所谓简明,就是语言表达简洁明晰,即用尽量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做到表达明确清晰,有条理,不啰嗦,无歧义,取得最佳效果。“简”反映了量的要求,考试往往从删除冗赘的字句方面设题;“明”反映了质的要求,考试往往从避免晦涩、消除歧义方面设题。 所谓连贯,就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间的排列组合的衔接、照应和顺序。要保持话题的统一,保持事理的逻辑性,保持情境的和谐性,保持文气的自然、贯通和流畅,要注意结构的一致性和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 得体,指语言的运用要与语言环境保持和谐一致,恰如其分。主要是分清场合,注意对象;分清目的,注意文体。,考点一 简明 要做到语言简明,应注意以

2、下几点: 1删除多余词语(指重复、啰嗦的内容) 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啰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 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自己,受了坏人的影响,才逐渐变坏的;如果这个人能把握住自己,能抵制多方面的各种坏的影响,那么,他还会变坏吗? _,“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坏的原因”中,“之所以”和“的原因”都表示原因,显得赘余,必须删除其中一个。由于处已经说了“受到坏的影响”,所以处“受了坏人的影响”显然重复,必须删除。处“多方面的”和处“各种”都有表示不止一种的意思,因此这两处除必须删除一处。 答案:(或)、(或)。,2排除冗余信息(指文

3、中游离于主旨或话题之外的内容) 这种笨重的文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节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 000片竹简,是由两名身强力壮的武士抬到宫廷里面去的。汉武帝把竹简一片一片解下来看,足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简牍文书“笨重”,使用“不方便”。首句提出看法,接下去两句用两个事例说明这一看法。文字较简洁,意思很明确。最后一句是顺着第三句说下来的,并不全是说明“笨重”“不方便”的,因此应把它删去。,3消除歧义 对歧义造成的语意不明,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如下方法: (1)变换词语法。 它主要运用于因多义词的词义不确定造成的

4、歧义,多音字的读音不确定造成的歧义,兼类词的词性不确定造成的歧义。如: 他好说话。 只要把“好”改成“喜欢”,即可消除歧义。,(2)补充语境法。如: 我要热饭。 后面再加一句“不要冷饭”,即可消除歧义。 (3)增加标点法。如: 中国队战胜了美国队获得了冠军。 只需加一标点,改为“中国队战胜了美国队,获得了冠军”,即可消除歧义。 (4)明确指代法。如: 当他把证书发给小张时,他对他笑了笑。,后一句的“他”指代不明,是他对小张笑,还是小张对他笑?可改为:当他把证书发给小张时,小张对他笑了笑。 (5)调整语序法。如: 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

5、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放在句子中间造成了后面“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不明确,可将“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一句移至句首。,(6)增删词语法。如: 到2009年底,他还欠款1 000元。 “还”有两个读音,“还(hi)”是“仍旧”之意,“还(hun)”是“归还,偿还”之意。音不同,意也不同。可改为:到2009年底,他还了欠款1 000元。 4避免费解(指使人难以领会或理解的内容) 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地方法院究竟允许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原句很长,读起来很别扭,理解起来很费事,这样的句

6、子就是令人费解的句子,就是晦涩难懂的句子,不符合语言简明的要求。要读懂它,必须采用“层层剥皮”的方法去梳理: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禁令,那条禁令是严禁警方执行指示,指示是由市长发出的,指示的内容是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通过这样的“层层剥皮”可得到四条信息,再把这四条信息联系起来,即市长不同意禁令不许执行市长指示法院推翻了禁令,从而可以知道:地方法院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Loading ,考点二 连贯 语言连贯,解题时可借助以下解题技巧: 1抓中心 一个句群,虽然由若干句子组成,却表述一个中心。句序的安排必然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因此,抓住了句群的中心,就抓住了要害,对句序的认识就会

7、由暗到明。 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是抓准中心的重要手段,一个句群的中心,大多用一个关键句表达。这一关键句往往放在句首,但也有放在句尾的。,【例1】(2008湖南卷)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_,_。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A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 B“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C“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D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 【解析】

8、本题将连贯与得体放在一起考查。解题时,一定要扣住语言表达的中心话题:龙。这个信息在句中贯穿始终,那么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唐人、炎黄、皇帝”等信息,就应舍弃。 【答案】B,2抓思路 从总体上看,句群小层次一般呈现出相并(并列、对照)、相承(顺接、层进)、相属(总分)的关系。从局部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理顺句序,要尽可能多地确定出必然相连接的句子,找到“句链”。 从文体来看,记叙文的句序常常以时间、空间为顺序;议论文的句序,常常把观点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结构形式或总分、或并列、或对照、或层进;说明文同议论文一样,

9、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因为材料是用来说明事理的,材料的内部又遵循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例2】(2010广东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作品的独创性亦称作品的原创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的直接创作活动产生了作品。_。_。二是作品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点。_。不同的人对同一题材的创作也是常见的现象。_。作品的独创性是针对作品的表达形式而言,并不延及作品的主题思想,也不涉及未加提炼、加工的社会生活本身。_。 只要是独立创作的作品,即使使用了相同的题材,也会产生出与他人作品不相同的表达特征,作者运用自己独到的眼光、技巧,独立地选择了

10、自己满意的色彩、旋律、动作、语言等,形成对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的表达形式 作者的创作活动表现为对素材的取舍、运用,素材是构成作品的原始材料,它本身不是作品 但只要是作者本人独立创作的,必然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 任何人的创作都离不开对前人文明成果的传承、借鉴,也离不开同时代人的互相影响 AB C D,【解析】从文段看其结构显然是“分总”关系。第一层,谈创作活动和作品的关系,句紧承引句“创作活动”,应为起始句。句是对句意义上的补充。第二层,谈作品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点,和是对“个性特点”的集中阐释。最后为结句,从逻辑关系上与引句有内在关联,同时收结意味明显,应放在最后。 【答案】C,3抓标志

11、 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 (1)关联词语的呼应。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 (2)暗示性词语的使用。“换句话说”,表示等同关系;“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相反、相对关系,中间不可插入别的词语;“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先前”与“后来”,“过去”、“现在”与“将来”,表示时间先后;“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表示要提出结论;“诸如此类”,表示综合;“所谓”表示有所解释;“例如”表示举例。,(3)关键词语的重复出现,相同句式的重复出现。 (4)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也往往体现语言顺序的一致性,肯定、否定的一致

12、性。 (5)陈述对象前后一致,议论角度一致。 【例3】(2009江西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_ 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B C D,【解析】句中有标志词“也”字,应该放在后才合适,故排除A项。句“今人冯友兰”的说法宜区别其他四项另述,故应该考虑在B、D两项中作选择。都含有标志词“既有”“则有”,排列在一起有整句效果。 【答案】D,4抓事理 逻辑关系有因果、

13、条件、递进、并列、总分、大小、轻重、快慢、远近、难易、表里、先后、动静、多寡等。语段在表达一定的意思时,总会按照某种逻辑顺序或者符合一定的生活事理,而这顺序或者生活事理恰恰就是句子衔接的思路或特征。 【例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须弥山石窟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须弥山入口处的高达20.6米的弥勒大坐佛。坐佛高踞于一个马蹄形窟内,_十分壮观,是全国最大的石窟造像之一。,神态端庄头梳螺髻双耳垂肩脸如满月身披袈裟 A B C D 【解析】本题是一段说明性文字,说明的顺序遵循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由上而下的观察顺序。 【答案】B,5抓中心句 一般一个语段都是围绕着一

14、个中心来安排的,调整句序时,如果能找准中心句并确定其位置,那么整个语段的思路就会比较清晰。中心句往往放在句首,有的也放在句尾,解题时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解说句、过渡句、观点句)来抓语段的中心。 【例5】(2009全国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_。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此外,绳结还被应

15、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 B C D,【解析】解答本题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语段围绕着“中国结”这一中心展开,那么对“中国结”的性质(定义)和历史的概括显然应是语段的中心,比较各句只有具备这一条件,的中心地位便可确定。而句中的“它”明显是指开头的“中国结”,由此可确定应放在开头,起总领作用。注意里面的关键词“当时”“同时”,紧密相连,应该放在前。谈到“衣着”承启后文,应放到最后。“此外”表明前面还有应用,只能是,谈论到美学,承启,应放在前。 【答案】D,6抓意境 画面、环境、情调、氛围、风格应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热烈欢乐,或直截了当,或隐晦曲折,或贬或褒。文段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景致高度契合统一,从而给人带来一种美的感受。 【例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四时不同,爱者各异。人们大都是用自己的心情去体会那无言的自然。所以,春花灼灼,难免林黛玉葬花之悲;秋色似火,亦有欧阳修夜读之凉。_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是幻想,是憧憬,是出航时的眺望;天高云淡,万山红遍,秋色给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获,是胜利,是到达彼岸的欢乐。一个人只要献身于一种事业,一步步地有所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