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第三册课件 大纲人教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183668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PPT 页数:133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第三册课件 大纲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优化方案】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第三册课件 大纲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优化方案】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第三册课件 大纲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优化方案】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第三册课件 大纲人教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优化方案】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第三册课件 大纲人教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第三册课件 大纲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第三册课件 大纲人教(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册,复习篇目 诗经三首离骚(节选)孔雀东南飞 (并序)汉魏晋诗三首 梦游天姥吟留别 琵琶行(并序)近体诗六首词七首六国论游褒禅山记伶官传序 石钟山记项脊轩志五人墓碑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文本素材开发,知能过关检测,第三册,教材知识回扣,教材知识回扣,一、指出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_通_,_ 2士之耽兮,犹可说也_通_,_ 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_通_,_ 4岂曰无衣?与子同泽_通_,_,5爱而不见,搔首踟蹰_通_,_ 6彤管有炜,说怿女美_通_,_ 7自牧归荑,洵美且异_通_,_ 8来吾道夫先路也 _通_,_ 9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_通_,_,10箱帘六七十_通_,_ 11蒲

2、苇纫如丝_通_,_ 12契阔谈_通_,_ 13列缺霹雳,丘峦崩摧_通_,_ 14钿头银篦击节碎_通_,_ 15一尊还酹江月_通_,_,16暴秦之欲无厌_通_,_ 17当与秦相较_通_,_ 18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_通_,_ 19南声函胡,北音清越_通_,_,20至莫夜月明_通_,_ 21敛赀财以送其行_通_,_ 22亦曷故哉 _通_,_ 23须臾成五采_通_,_ 24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_通_,_,【自我校对】 1于,通“吁”2.说,通“脱”,脱身3.泮,通“畔”,边岸4.泽,通“ ”,内衣5.爱,通“ ”,隐藏6.说,通“悦”7.归,通“馈”,赠 8道,通“导”9.取,通

3、“娶”,娶妻10.帘,通“奁”,盛物之器11.纫,通“韧”,柔软而结实12.,通“宴”13.列,通“裂”,分裂,14篦,通“钗”15.尊,通“樽”,酒杯16.厌,通“餍”,满足 17当,通“倘”,如果18.父,通“甫”19.函胡,通“含糊”,声音重浊而模糊20.莫,通“暮”21.赀,通“资”,资财,钱财22.曷,通“何”23.采,通“彩”24.圜,通“圆”,【自我校对】 1.把来用同“于”,在时候同“上”“下”“东”“西”“往”“来”等字连用,表时间、方位或范围2.说预兆助词言语字3.助词向在被,到对于从比由于根据4.起劳作,振作5.女子指“彤管”指“荑” 6.嘱咐辞别,谢绝,拒绝,7.总是,

4、老是老朋友,此处指原配丈夫,故意旧交情,老交情8.出嫁适合,依照刚才往,到9.超出抽出10.朝向渐近,接近假使,如果,连词对着,这里有“对付”的意思11.命令,让,命名,题名性命,生命12.终于用到底,坚持到底13.起初才14.的人,代词呢,也可不译,助词,用在时间名词之后表示停顿,助词用在名词之后表示停顿,起判断作用,助词用在数词后,有“个”“种”的意思,代词,15.语气词,放在句尾,表感叹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那,指示代词16.有人有时,偶尔有的有的或许,也许17.如此,这样对,正确的样子,形容词词尾但,但是18.亲附,亲近通“欤”,为,给,替和给19.是,就是,副词,表示判断,

5、竟,竟然,居然于是才20.观察景象,21.命名识其本名,说明22.语气副词,表反问,可译为“难道,岂”语气副词,表示祈使,可译为“还是”语气副词,表示估计,可译为“大概”其中的代词,前者可译为“它的”,后者可译为“那些”代词,指代第一人称,我,自己23.振动,一种打击乐器击鼓,24.通“暮”,傍晚不不要,不可没有人,没有谁25.发出、发生发动头发,抒发拿出射出出发被任用征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开花26.比较看看待27.指同一类人空,徒然只,仅仅28.死最终,终于,通“猝”,突然,仓促29.用手压或握查究30.农历每月十五日盼望遥望31.坐在通“座”,座位犯罪因为,【自我校对】 1在早晨;在夜里在

6、每日的白天黑夜用手巾向东从中间向北在夜里向下亲手 2穿战袍穿下衣任官职下雨弹奏作歌梦游流泪侍奉礼遇筑舍定居推究 用匣子装用乳汁喂养上朝修建坟墓上前担任巡抚照约束 3到达的人流传的文字隐情,4使不专一使三心二意使舒展使战栗;使震惊使增多使退却使兴盛;使毁灭使鸣使屈身使倒下 使恢复到原状使顺使屈曲;使成为病态 5贫苦的生活小的方面;大的方面艰险偏远的地方细小的事情;有谋有勇的人物表率远近各地端正的枝条 6震响用到底走到头阐明有很多;很少有,【自我校对】 1.自作主张2.可爱3.真情挚意4.祖辈、父辈5.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以致”,6.智谋和力量7.两次8.前例

7、,旧事9.十分之一10.不平常,不一般11.到12.“于”,介词,译为“由”;“是”,代词,代这种情况 13.人力所及之事14.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15.中间是空的16.那事情的真相17.先前18.一丈见方19.处处,20.行,品行;为,成为21.党羽22.痛恨23.头颅,借指性命,五、翻译句子(在括号内填写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译文:_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译文:_ 3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译文:_,4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译文:_ 5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

8、以趋于亡。() 译文:_ 6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译文:_,7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译文:_ 8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译文:_ 9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译文:_,10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译文:_ 11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译文:_ 1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译文:_,1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译文:_ 14古之人不余欺也!() 译文:_ 15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9、,可乎? 译文:_ 16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译文:_,17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译文:_ 18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译文:_ 19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 译文:_ 20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译文:_,21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译文:_ 2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译文:_ 23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译文:_,【自我校对】 1.判断句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不善于作战),弊病在于贿赂秦国。2.判断句

10、六国彼此(都)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3.判断句齐国不曾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啊!4.状语后置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了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击退了它。,5.被动句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一天天地一月月地割让削减,而最终趋于灭亡。6.判断句人们所说的华山洞,是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7.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8.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的流传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9.判断句

11、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10.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遗愿!11.被动句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全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与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12.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石头呢?13.定语后置句山石被敲打时铿锵作响,到处都是这样。,14.宾语前置句古时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15.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象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16.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17.判断句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植

12、的,现在已经像伞一样高高耸立了。18.介词结构后置句在他们的墓门之前竖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19.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来送他启程。,20.在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就一起喊叫着追赶他。21.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22.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前表示非常愤慨,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23.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做了这篇碑记,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六、名句名篇 1_,二三其德。 (诗经卫风氓) 2三岁为妇,_。_,靡有朝矣。 (诗经卫风氓) 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_,_! (诗经秦风无衣),4静女其姝,_。爱而不见,_。 (诗经邶风静女) 5_,恐年岁之不吾与。 (屈原离骚) 6_,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