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课件 文 岳麓必修3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171556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课件 文 岳麓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课件 文 岳麓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课件 文 岳麓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课件 文 岳麓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课件 文 岳麓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课件 文 岳麓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课件 文 岳麓必修3(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4 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一、重要的历史转折 1背景,(1)1976 年 10 月,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2)“_”的提出,实质上是继续坚持“左”倾错误。 (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两个凡是,2十一届三中全会,(1)总结了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错误方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2)肯定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_, 开动脑筋,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3意义: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实现 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重要的历史性转折。,

2、二、 1主要内容,(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教育科技理论:_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3)祖国统一理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_,_”理论。,(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5)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1992 年,在“南方谈话”中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科学技术,在党的“十四大”上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

3、在中国这样经济落后的国家如 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以及中国必须走自 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重要问题。(2)使中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取得飞速发展,中国国力得到极 大增强。,(3) 在中共“_”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五大,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2地位确立:2002 年,中共“_”把“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 的指导思想并列入党章。,十六大,3评价,(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涵盖政治、经济

4、、文化、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2)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 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这一重大问题,是加强和改进_、推进中国社会主义自 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3)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党的建设,(4)它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是一脉相承 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南。,四、科学发展观,1提出及完善:2003 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2007 年 10 月党的“十七大”进一步阐述。,2主要内容

5、,(1)坚持_,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2)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 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更大程度地发挥_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_。,3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_,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_。,4评价,(1) 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市场,体制保障,以人为本,统筹兼顾,(2)是_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现 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3)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升华,它

6、促使中 国社会经济进一步迈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绿色“GDP”的 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解析:注意题目要求的是“思想路线”,故选 C 项。如果 题目要求“作出的伟大决策”则应选 D 项。,答案:C,答案:D,),B以人为本 D统筹兼顾,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发展 C全面、协调、可持续,答案:C,答案:B,问题一: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是什么? 【引思】的提出背景可从国际、国内两方面来,分析。其主要内容则可从多个角度阐述。,【问题详解】 1提出背景,(1)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2)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

7、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形成的历史根据。,(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积累的新鲜经验奠定了,形成的现实依据。,(4)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其理论依据。 2基本内容,(1)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发展阶段: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根本任务:解放、发展生产力。,(4)发展动力:强调改革是一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5)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6)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 (7)发展战略: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8)祖国统一: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战略构想。 1(2011 届广东佛山高三教学质量检测)由15家主流媒体 征

8、集的“改革开放30周年10大流行语”分别是“下海”“下 岗再就业”“农民工”“白猫黑猫论”“上网”“改革开,放”“北京奥运”“炒股”、,和“雄起”。,第个流行,语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法宝,它是(,),A“南方谈话” C入世,B市场经济 D中国特色,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以邓为首的 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实事求是地根据中国国情,并结合国际政治 经济的发展形势,从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道路。所以正确选项是 D 项。,答案:D,1960 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文革”期间邓,邓“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决,全面整顿 策,A C,B D,解析:1992 年,邓“南方谈话”内

9、容包括计划和市场 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之后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则进一步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 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C,问题二:毛泽东思想、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比较。,【引思】毛泽东、邓、江泽民的思想理论一脉相承, 分别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立新中国的问题、如何使中国富起来 的问题以及如何使中国进入小康社会的问题。但是,由于所处 的历史时代不同,他们的思想各有侧重。,【问题详解】,3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都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都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重大,的指

10、导作用,它们之间具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A C,B D,解析:注意在第项中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 指导意义指的是他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以及中共“八 大”对国内主要矛盾的论述。,答案:A,4从中国历史来看,20 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 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是以毛泽东、邓为代表的 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都(,),具有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使中国,具有科学性,B D,社会发生了巨变 A C,答案:B,1(2010 年上海单科)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A体制改革 C经济建设,) B拨乱反正 D对

11、外开放,解析: 此题实际上考查了“讨论”的意义为十一届三 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要对十年 “文革”进行全面的拨乱反正。,答案:B,2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 人民智慧的基础上创立的。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B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的结合 C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满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解析:是在改革开放时期逐渐发展并成熟的, 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指导思想。,答案:C,3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哪些会议上?(,),A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12、B中共“七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中共“八大”、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五大”,解析: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共“七大”,是在中 共“十五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中共“十六大”, 故选 A 项。,答案:A,4邓 1992 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 抓住有利时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解析: 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整个世界朝着多极 化方

13、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B 项表述不符合事 实,可排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 2001 年,故 C 项可排除; D 项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全世界共同努力的目标,还未建 立,故表述错误。,答案:A,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解决的是(,),A如何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问题 B怎样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C运用“一国两制”构想,实现国家统一 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思 想指南,它主要解决的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还有如何保持 党的先进性问题,故选 D 项。,答案:D,一、单项选择题 1(2011 年 1 月广东江门高三调研

14、)2010 年9月6日,胡锦 涛在深圳特区成立 30 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圳等经济特区 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表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 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完全正确的。”,胡锦涛所说的党的基本理论不包括(,),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理论 D“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的理论,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的理论是 1960 年党中央为把国民经济转入正确的 轨道、扭转“大跃进”以来“左”倾错误而作出的决定。所以 此题正确选项是 C 项。,答案:C,解析:

15、注意维新变法思想也是在借鉴了西方尤其是日本君 主立宪制先进政治思想,结合当时中国实际情况而创立的。,答案:C,解析:排除项,因为其内容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完成 的。,答案:A,质是(,),A.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C.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解析:“本质”一般是指生产力方面的内容,A 项不符合, B、D 两项是“两个基本点”的内容,也应排除。,4中共“十三大”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本,答案:C,5.1992 年邓“南方谈话”和 1978 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相同点是(,),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深化了改革开放 C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D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案:A,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78 年邓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总结时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 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命就要停止了,就要亡党 亡国。”,材料二,邓在全面、深入地观察各个国家,包括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之后,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 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 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材料三,邓说:“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