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3.3考点20中国的区域的差异课件(广西专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170001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3.3考点20中国的区域的差异课件(广西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3.3考点20中国的区域的差异课件(广西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3.3考点20中国的区域的差异课件(广西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3.3考点20中国的区域的差异课件(广西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3.3考点20中国的区域的差异课件(广西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3.3考点20中国的区域的差异课件(广西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3.3考点20中国的区域的差异课件(广西专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三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2,近年来,文综高考考点集中于三大自然区 的划分依据、西北地区地理特征及成因分析、 确认农牧分界线、确认南北界线;国土整治与 开发则关注了西部大开发、长江流域局部区域 经济发展、泛珠三角地区内国土整治等热点问 题。 我国三大自然区农业自然条件评价,考 点 透 析,3,东部季风区 有利条件:1.热量资源充足,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均较丰富,平原、丘陵广阔,热、水、土条件配合良好,极有利于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发展(存在南北差异)。2.跨纬度多,自然地带的多样性和地形、土壤类型的多样性为农林牧副渔生产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3.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4.夏季普

2、遍高温,南北温差小,一年生喜温作物北界大大向北推移,水稻、棉花种植均为世界最北,4,不利条件:1.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影响农作物高产稳产;丘陵山地易受水土流失影响。2.冬半年季风势力强大,冬季及春秋两季季风转换期内,低温影响范围很广,使得越冬作物及多年生热带及亚热带作物种植北界远比欧洲、北美偏南。3.广泛分布低产土壤,还有面积广大的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有利条件: 1.光热条件好,年太阳辐射总量、,5,日照时数普遍大于东部季风区。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极有利于植物光合产物的积累,作物、生物产量高;瓜果、甜菜糖分含量高。2.土地广阔,开旷的高平原居优势,广大的山麓平原只要有水灌溉就

3、可成为良好的耕地。3.有丰富的冰雪资源、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可供农业利用 不利条件:1.气候干旱,绝大部分地方降水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2.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3.蒸发强烈,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十分普遍。4.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受到限制,6,青藏高寒区 有利条件:1.光能资源丰富,是全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区,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植物光合作用强,为农作物高产提供了自然前提。2.有大面积的高山草甸草原,是良好的牧场。3.东部及南部河谷地带热量和水分条件提供了发展农业多种经营的可能性,7,不利条件:1.气候高寒。大部分地区热量 不足,无霜期极短。只能种植青稞、春小麦、 豌豆等耐寒作物和牧养牦

4、牛、藏绵羊、藏山羊 等高寒牲畜。2.绝大部分地方干旱,土壤质粗 层薄,8,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 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 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 的过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解决区域经济 发展差异问题的新概念,目前实施的国家重 大工程和区域发展,特别是分析三大城市地 带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西部大开发、跨 世纪四大工程、振兴东北、中部崛起、泛珠 三角区域协作等都运用了这一概念。,9,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在于,可以加快欠发 达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是减缓区域经济差异扩大,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根本所在,而且,也为发达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可

5、靠的支撑;同时,又可以继续发挥发达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增强我国的经济总体实力,通过区域合作来帮助欠发达区域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通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可以有效地协调区域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10,(2011南宁模拟)读我国西部地区雪线高度 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例2,11,(1)沿AB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_ _。 请说出A、B山脉雪线高度分布的差异及原因。,沿AB线由北向南雪线先变高,后变低A山脉雪线南高北低,答:B山脉雪线北高南低;A为天山,北坡为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湿润气流

6、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B为喜马拉雅山,南坡为来自印度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12,(2)河流流域内的主要农业(种植业)类型是_。简要评价该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因素。,答:农业河谷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充足的灌溉水源;热量不足是其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河谷,13,(3)河流流域内种植业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主要防治措施有哪些?,答:荒漠化、沙化问题严重。防止过度樵采,控制过度垦殖,有效合理利用水资源,积极采取植物固河工程。,14,解析,影响山地雪线高度的因素主要是降雪量和温度。A处有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受地形抬升,降雪多;B处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

7、水多,雪线低。农业发展条件的评价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入手,分别分析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考点,农业区位选择、环境问题、地理环境 的差异性,15,习题训练,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6,1.图中甲地气温偏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经度因素 C.海陆分布 D.地形因素 2.甲地所处省区发展经济的限制性条件主要是( ) A.矿产资源匮乏 B.交通的通达条件较差 C.荒漠化严重 D.水资源短缺 3.对本区生产建设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与洪涝 B.干旱与风沙多 C.滑坡与泥石流 D.寒潮与霜冻,D,B,C,17,第1题,由经纬度

8、定位可知,甲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在小区域内,如果等温线出现闭合,通常是地形因素的影响。第2题,根据图示定位,甲地所在省份为云南。在该区域,经济发展制约因素主要为交通条件差。第3题,西南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地震;山地多,气候湿润,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解析,18,下图甲、乙、丙分别代表我国三个经济地带,根据图示各经济地带产业结构比例及人口总量比例(1999年),完成45题。,19,4.根据图中信息,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应把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逐步转移到甲地带 B.甲地带地理区位闭塞,人们紧迫感、危机感较强 C.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主体分布于乙地带 D.丙地带应首

9、先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5.下列国土整治项目中,属于乙地带的是( ) A.西气东输工程B.青藏铁路二期工程 C.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D.三峡水利枢纽工程,D,D,20,读“东北地区河流封冻等日数分布图”,完成67题.,21,6.造成M、P两地河流封冻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海拔高低冬季风的影响强度 水流速度纬度位置 A. B. C. D.,B,22,7.松花江防汛部门密切注意P河段冰情,采取的合理手段是( ) A.利用GPS技术,分析河流未来封冻情况 B.利用GIS技术,定位冰块的流淌速度 C.利用RS技术,确定封冻河段 D.利用数字地球,虚拟河流封冻,C,23,由图可知,M地位于

10、大兴安岭东南坡,位于冬季风背风坡,水流速度快,河流封冻期短。而P地位于三江平原,受冬季风影响大,水流缓慢,河流封冻期长。RS技术可实现远距离监测。,解析,24,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89题。,能力提升,25,8.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 A. B. C. D. 9.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地带的是 ( ) 东北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西南地区 A. B. C. D.,C,D,26,解析,从2005年的数据看,、地带能源自给率均超过100%,意味着这两地带有能源输出,应为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地带能源自给率不断提高,应为西部地带;地带能源自

11、给率较高,总体呈下降趋势,应为中部地带。图中地带能源自给率最低,应为东部地带。曲线始终在其他三条曲线之间,代表全国的能源自给率。西南地区的水电、天然气,西北地区的天然气、火电输往东部,主要工程有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川气东送 答案:(C)(D),27,10.青藏高原农耕区分布在河谷地区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C.河谷地区气温高、风力较小 D.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11.我国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得益于那里的气候( ) A.终年降水丰沛 B.雨热同期 C.年温差过大 D.夏季时间短,C,B,28,2008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12、中华人民共和国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55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59万公顷,增加7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94万公顷,减少60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67万公顷,增加10万 公顷。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1213题。,29,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032007年间,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B.从2004年开始粮食增产速度逐年下降 C.2004年粮食产量比2003年增加了近二分之一 D.2006年粮食增产量(均为比上一年)约为2007年粮食增产量的4倍,C,30,13.以下关于我国各地发展农业的条件,与事实不符的是( )

13、 A.青藏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多发展河谷农业 B.东北地区热量不足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C.西北地区水资源不足但光照丰富,昼夜温差大,瓜果较甜 D.东南地区光、热、水、土地资源丰富,可大规模开展商品粮基地建设 答案:(C)(D),D,31,1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省(区)示意图。,32,材料二工业结构关系是指在一个经济区域内各地区工业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根据这种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工业结构关系可分为两种类型:互补型工业关系和竞争型工业关系。下表为“我国部分省(区)示意图”B区域内9省区之间的工业结构相关系数。 B区域内9省区工业结构相关系数表,33,3

14、4,(1)A、B两经济区(带)的形成与划分均与河流有密切关系。 (2)结合上表分析,与广东省存在强互补关系的省份有 ;与湖南省存在强竞争关系的省份有 。(均回答简称) (3)列举A经济带的优势区位条件。,答:临海沿江,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能源(水能)、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工业基础好;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资金雄厚,科技发达,对外联系方便。,滇(云)、琼,川(蜀)、赣、黔(或贵),35,(4)A、B两经济区(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试分析这种区域合作所带来的好处。,答:发挥东部(沿海)地区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发挥中西部资源优势,加大资 源开发力度,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转移及承接);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资源、市场、人才、技术等方面)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促进共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