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新课标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169719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新课标(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2 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1894 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清政府受朝鲜请 求派兵协助镇压,日本也趁机出兵,蓄意挑起战争。,2经过,丰岛,(1)1894 年 7 月,日军在朝鲜,海面袭击清海军,挑起战端。,(2)1894 年黄海大战后,李鸿章为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3)日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1895 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3结果:1895 年 4 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割辽东半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开放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4

2、影响,马关条约,台湾,重庆,投资设厂,(1)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损失,大大加重中国人 民的负担。,(2)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的内地。,资本输出,的,(3)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 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列强在中国相争划分“势力范围”,中国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二、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甲午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 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义和团兴起。 2过程 (1)侵华:1900 年 6 月,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并占了天津和北京。,(2)抗争: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将士在,附近、天津,阻击八国联军。,廊坊,三、

3、辛丑条约的签订 1签订时间:1901 年 9 月。,2内容,半殖民地半封建,(1)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 4.5 亿两,分 39 年还清,本息合,计,两,以关税和盐税为抵押。,9.8 亿,(2)在北京,设立“使馆界”。,东交民巷,(3)拆毁北京至 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的组织。,反帝性质,(5)改总理衙门为,,位居六部之上。,外务部,3影响: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社会。,大沽,1若要再现邓世昌率致远舰官兵抗击敌舰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

4、素材是( A辽东战役 C黄海战役,B平壤战役 D威海卫战役,答案:C,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你推断这段文字出自(,),B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A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2翻阅中国近代史时,看到有关某不平等条约的一段 文字:“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近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答案:C,3(2011 届广东惠州惠阳高级中学期末)在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中,都涉及到的是(,),开埠通商,开办工厂,割占土地,战争赔款,B D,A C,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是(,),B辛丑条约,D天津条约,A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答案:D,答案:B,问题一:甲午中日战争有哪些影响?,【引思】中

5、日甲午战争爆发于 19 世纪末,其影响可从对近 代中国的影响及对远东地区局势的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注意 结合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日本国力得到增强、国际地 位进一步提升、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等方面进行分析。,【问题详解】,1对中国的影响,(1)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亡国灭种之祸迫在眉睫。,(2)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3)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4)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不,能挽救中国,应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5)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群体的觉醒,

6、中 国人民掀起了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的高潮,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 变法运动,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2对远东地区局势的影响,(1)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日本国际地位上升,一跃成为,远东地区的重要国家。,(2)日本的扩张遭到法、德、俄等国的抵制,帝国主义在远,东地区的争夺日趋激烈。,1下图各国对中国态度的变化是出现在(,),A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解析:从漫画上的“连一个小岛国也打不过”得到答案。,答案:C,2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新的阶段,最,能体现这个新特点的条款是(,),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

7、亿两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增辟通商口岸,解析:比较之前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 赔款、开通商口岸都是共有的。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是马 关条约独有的。这个条款有利于日本和西方列强掠夺中国廉 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 变为资本输出。,答案:C,问题二: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是怎样的?,【引思】伴随着列强一系列的侵略,从南京条约的签 订开始,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最终到辛丑 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因此分析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可从列强侵略 中国的主要活动入手。,【问题详解】,3对下面

8、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解析:1842 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 年签订的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而 1901 年 签订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所以正确选项是 B 项。,答案:B,4在中国近代史,使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开始形成,和最后形成的两个重要条约是(,),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B D,答案:C,A C,教材 P59 思考题。,【参考答案】谭嗣同的这首诗简明

9、易懂,情感充沛,反映 了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开始疯狂地对华进行资本 输出,中国的政治经济面临崩溃,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即 将开始时的历史现实,寄托了诗人无限的惆怅和悲凉,也可以 反映诗人此后投身于变法维新、救亡图存,甚至不惜以一死来 唤醒世人的伟大品格。,1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清政府引进西方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解析:“近代中国”从经济上说是工业化的

10、中国。从政治 上说是民主化的中国。从以上四项看,只有 B 项能够全面准确 地体现这些特点。,答案:B,2“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B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D全面赞扬与肯定,A否定其排外主义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3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 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 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个民族 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答案:C,4规定

11、列强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各国驻兵保,),护的不平等条约签订于( A鸦片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B中法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解析: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允许列强驻兵保 护的是辛丑条约。,),争失败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战争中指导方针的错误 B武器装备的落后 C国民素质的低下 D社会制度的落后,答案:D,5从 19 世纪 40 年代至 20 世纪初,中国一系列反侵略战,答案:D,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A朝鲜农民起义是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B黄海海战是战争开始的标志 C李鸿章避战保船政策使北洋舰队丧失了黄海制海权 D北洋舰队在黄海

12、海战中全军覆没,答案:C,2有人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只是被西方大国打 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是失败得那样惨,条 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被东方小国打,败”是在下列哪场战争中?( A第一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解析:“东方的小国”是指日本,这是甲午中日战争。,答案:C,3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18751898)在虎丘道上写 道:“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意指敌寇的魔爪 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这种惨状,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之后?(,),A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13、 D八国联军侵华,解析:苏州被迫开埠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 规定,故答案为 C 项。,答案:C,4近代列强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的是,(,),B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A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5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标志是(,),B北京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A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答案:C,答案:D,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 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 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

14、纳进口、出口货 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 缴纳。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 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材料三,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炮台,一律削,平。 在国内由各国驻兵,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计由 黄村经天津至山海关共十二处。 以上三则材料均摘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上册,请回答:,(1)上述材料分别出自近代哪个不平等条约? (2)分别说明这些材料所述内容所带来的危害。,(3)上述材料表明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三出自辛丑条约。,(2)材料一所述内容有利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与掠夺,破坏,了中国的贸易和关税主权。,材料二所述内容有利于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三所述内容使得外国侵略军控制京津地区,清政府完 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 民的反抗斗争。,(3)变化: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1)材料一出自南京条约;材料二出自马关条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