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提升村干部工作积极主动性专题调研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142161899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提升村干部工作积极主动性专题调研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整理提升村干部工作积极主动性专题调研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整理提升村干部工作积极主动性专题调研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整理提升村干部工作积极主动性专题调研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整理提升村干部工作积极主动性专题调研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提升村干部工作积极主动性专题调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提升村干部工作积极主动性专题调研(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升村干部工作积极主动性专题调研依照乡党委工作安排,近期,我本人于围绕如何提升村(社区)干部工作积极主动性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以下:1、调研的基本情况在调研的这段时间里,我向乡组织、财政了解了全乡村(社区)干部的结构情况、工资发放情况,到各村(社区)召开座谈会次,访问小组长、党员大众等人,发放征求意见表份,收回份。进程中,重点了解的目前全乡村(社区)工作展开情况、干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缘由,征求了在提升村(社区)干部工作积极主动性的意见建议,探讨了为何有时候工作推动不了。有的说工作任务较重,人少事多,特别是脱贫攻坚,事无巨细;有的说政策偏离有时导向,没有可操作性;有的

2、说部份工作情势主义严重,整天忙于材料;也有的说现在工作不好做事由于不能像之前1样粗鲁,工作方式强硬些大众满意度上不去,上级盲目寻求大众满意度,致使工作首尾不顾,畏手畏脚。我也访问了部份大众,大众对当前村(社区)干部的工作大部份还是认可的,只有1小部份大众说政策是好,是村(社区)人员把经念歪了,我觉得还是村(社区)干部工作方式方法致使工作被动,村(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村级党组织的战役堡垒作用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乡设行政村个、社区个,村(社区)干部人;男人、女人;平均年龄岁,最大岁、最小岁,岁以上人,岁人,岁人,岁以下人;学历:本科0人,大专人,高中(职高)人,中师、中专人,初

3、中、小学人;支书、主任“1肩挑”人,支书人,主任人,副人,副主任人,监委主任人。工资实行普通工资加绩效考核工资,普通工资为:支书、主任1肩挑元/月,正职(支书、主任)元/月,副职(副支书、副主任、监委会主任)元/月;绩效工资为:按月考核元/人月,按年度考核元/人月。2、调研发现的问题及缘由分析(1)思想观念不解放,自我要求不严格。村“两委”班子中,村(社区)干部队伍老龄化、低学历问题较为突出,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赶不上新时期发展的要求和步伐。大多数村(社区)干部习惯于凭经验办事,遇到问题才翻资料、请教他人,很少自觉主动的去学习新政策、新理论。1些村(社区)干部对实行脱贫攻坚、补短板、人

4、居环境提升等主要内容和目标任务还不清楚,在乡村治理中缺少依法治理理念,工作方式方法粗糙简单,自我要求不严。(2)工作积极主动性不强,仅仅满足于平常应付。有些村(社区)干部习惯于上级安排甚么就干甚么,甚么事情急就先干甚么事,1拨1转、不拨不转,于应付情势展开工作,只寻求表面成绩,缺少实干担当的精神。有的村(社区)干部服务意识不强,与大众交换、沟通不多;看见矛盾装“瞎子”,听到意见装“聋子”,遇到麻烦绕“圈子”,碰到做材料就说不晓得电脑,安于现状。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展开,村(社区)干部工作任务不断增加,部份村(社区)干部开始没法面对和接受任务重、工作难、报酬低的现实,有的村(社区)干部在其位而未能

5、尽其责。缺少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对新的政策不能很好的与本村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加以贯彻落实,履行不力,“等、靠、要”思想严重,缺少自食其力改变本村落后面貌的勇气和魄力。(3)廉洁自律意识不强,监督管理力度不够。1些村(社区)干部平时不重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对党纪党规缺少认知学习,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没有违背任何纪律要求,心存杂念,放松对自己的管理和束缚,将党员身份和党的纪律要求抛弃脑后。少数村(社区)干部整天无所用心、不读书学习、不思考问题、不总结经验、不吸取教训,工作中存在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风格漂浮、心态浮躁;乃至有些村(社区)干部不愿接受管理,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前1套、背后1

6、套。有些村(社区)干部认为,监督就是找毛病,本身没有毛病或自己所在的组织没有明显问题,监督可有可无,不会监督,不敢监督,怕打击报复,怕丢选票,怕伤和蔼的情况经常存在,部份村(社区)党员、干部背纪情况时有产生。(4)鼓励机制不完善,工作干劲不足。大多数村(社区)干部是家庭经济收入来源的主要承当者,随着社会发展和农村工作重心下移,村(社区)干部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加上现在对村(社区)干部的管理要求跟机关干部同标准,村(社区)干部对家庭经营、孩子教育等基本无暇顾及,家庭平常生活开支开消严重遭到制约。另外,根据目前现有的政策体制,年龄大1点的村(社区)干部前程1眼就可以望穿,觉得只要不违背纪律

7、,干好干坏都1样,工作信心大幅降落,缺少有效的鼓励鼓励机制。(5)政策保障性不强,后备村(社区)干部人材资源缺少。最近几年来,国家虽然也出台了鼓励村(社区)干部报考公务员的政策,但由于年纪和学历限制,真正能具有报考资历的人少之又少,再加上长时间忙于村(社区)平常事务,本身充电和学习的时间不多,在考试中优势不明显。即便有幸被提拔到公务员序列,也是寥寥无几。村(社区)1些优秀青年、高等院校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村展开工作,最主要的缘由就是缺少待遇保障,现有的村(社区)干部工资待遇,在外务工人员不到半年时间就可以实现相应收入,再加上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优秀人材资源基本上全部流失在外,有思想、有抱负、有能力

8、的优秀人材,有的“鱼跃龙门”留在大都市、有的身强体壮进城务工、有的头脑灵活当上了老板,村(社区)干部面临着能人不愿干、常人干不了的为难局面,用人资源极度缺少。造成以上问题的缘由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缘由:主观方面:1是学习积极主动性不强,没有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不愿学习,不想学习。2是职责定位不准,对自己工作范围不熟习,工作站位不高,就事论事,应付式工作,“等、靠、要”思想严重,推1推,动1动。进取精神缺少,得过且过,风格漂浮,心态浮躁。3是服务大众主旨意识淡薄,缺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意识,服务大众态度粗鲁,大众意见较大。4是廉洁自律意识不强,不重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

9、改造,放松对自己的管理和束缚,村(社区)党支部作用发挥不充分、“3会1课”不常常,对党员教育管理弱化,致使部份村(社区)党员吸毒、赌博等背游记为时有产生。5是乡直部门监督、监管、指点、培训责任落得不实,业务培训多,思想教育引导少,存在“以会代训”现象,造成村(社区)干部政策知晓率和履行政策自觉性不高。6是领导不重视,管理有漏洞。1些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打造示范村、重点村上,对其他村(社区)关注少、调研少、指点少;对1些该批评、该撤换的村(社区)干部,常常1味迁就、保持现状、疏于管理;部份村(社区)级年度考核流于情势,村(社区)干部权责不明确、职责分工模糊、干与不干1个样,直接影响了工作热忱。

10、客观方面:1是办公条件差,工作难度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滞后,发展村域经济、改良基础设施、完成中心工作、应对自然灾害困难多。2是年龄老化,学历偏低,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赶不上新时期发展的要求和步伐。3是工资待遇低,提升没盼头。目前我乡村(社区)干部年平均报酬偏低(3.6万4.4万之间),其中约60%为基础工资、40%为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由乡根据考核结果核定兑现,优秀村(社区)干部缺少提升空间,从优秀村(社区)干部当选拔至事业单位或乡公务员的人数过少。4是后备干部人材匮乏,由于村(社区)干部提升空间较窄,优秀青年、高等院校毕业生不愿到村(社区)工作,能人不愿干、常人干不了的情况比较突出,

11、后备干部极度缺少。3、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1)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社区)干部队伍。1是要认真做好村(社区)干部队伍的培养提拔工作,既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大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的村(社区)干部,更要注意培养和提拔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的村(社区)干部,特别是要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风格上过得硬、人民大众信得过的人,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而又能共事、不失事的人,选进村(社区)干部班子中来,特别是要选好配强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其的“领头雁”作用。2是要加大对软弱散漫党组织的整理,对1些该撤换的村(社区)干部坚决撤换,选拨1

12、批党性强、风格正直、有经济头脑、服务意识和组织调和能力较强、大众公认、熟习党务的优秀青年人材选配到党组织书记队伍中。本村(社区)暂时没有适合人选的,可从机关、驻村(社区)工作组当选派。对多年反复整理依然软弱散漫的农村党组织,要把乡优秀后备干部派下去担负或由包村(社区)乡干部担负书记,直至整理稳固、转化到位。3是要强化村(社区)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要建立以农村优秀人材为主体的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信息库,制定培养计划,重点培养有1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特长的回乡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和打工返乡的优秀青年,鼓励扶持他们在农村(社区)创办、领办经济实体,为村级干部储备人材,确保可和时向村级组织补充新鲜血液

13、。(2)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村(社区)干部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村(社区)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把村(社区)干部培训教育纳入市、乡干部培训计划,不断提高村(社区)干部的综合能力和素质。1是要加强村(社区)干部的思想教育,解决村(社区)干部“不想干”问题,确保村(社区)干部在思想上端正工作态度。2是要完善村(社区)干部教育培训系统,不断完善培训方式、更新培训内容、提高培训频率等方法。要不断提高村(社区)干部的综合能力,着力提高村(社区)干部的“双带”能力、服务农村的能力、调和农村事务的能力、解决农村实际困难的能力,特别是要提高村(社区)干部示范带头能力。3是要加强村(社区)干部的技能培训,采取外出参观、

14、现场示范、致富典型现身说法、观看红色主题电影、实用技术培训等情势,进1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调动党员了解知识、学习先进的积极性,提高党员应用农业科技成果、带领广大党员大众共同致富的能力。(3)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切实转变村(社区)干部的工作风格。良好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气力。村(社区)干部必须要坚持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意识,坚持大众线路,真诚聆听农民的呼声,真实反应农民欲望,多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1是要规范民主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党组织和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持“4议两公然”工作法,实行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凡属会议决策范围内的事项必须经会议讨论通过方可付诸实行,否则1律视

15、为无效决策。特别是在履行“1事1议”制度的进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大众意愿,严格实行程序,避免村级主要干部弄“1言堂”。2是落实好民主监督制度。统分发挥村(社区)监督小组的作用,要严格实行村(社区)党务、村务、财务、服务公然,进1步明确公然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做到内容、时间、情势、制度“4统1”,突出解决不公然、假公然、公然质量不高的问题,从而增加村务工作的透明度。3是落实“3资”管理制度。加强对村(社区)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履行村、组财务乡代管,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乡会计代理服务中心(农经站)要加强对村级3资的审计工作。(4)加强目标考核管理,增强村(社区)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1是建立目

16、标管理机制。进1步建立和完善村(社区)干部的岗位责任制、村级组织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村(社区)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村(社区)干部建立考勤、考绩、考察、考评、学习、请假、会议、财务管理、坐班记录、“3会1课”等方面的制度,实现农村基层干部规范化、制度化管理。2是建立考核鼓励机制。依照岗位职责分工,明确目标任务,健全完善考核机制,实行月度、年度考核,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乡考核与大众评议相结合,力求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履行“基础工资+绩效工资”的结构报酬制,根据考核结果,对表现突出的村(社区)干部,依照考核办法给予赏罚。3是健全监督束缚机制。要始终坚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原则,根据转变职能和领导方式、工作风格的总要求。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化机制内的束缚和大众监督,乡纪委、组织、人事、党政办等部门牵头组成督查组,采取“不打招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