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2020专项工作评议的调查报告五篇

上传人:橘**** 文档编号:142160104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位2020专项工作评议的调查报告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单位2020专项工作评议的调查报告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单位2020专项工作评议的调查报告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单位2020专项工作评议的调查报告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单位2020专项工作评议的调查报告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位2020专项工作评议的调查报告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位2020专项工作评议的调查报告五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位2020专项工作评议的调查报告五篇【篇一】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卫健委坚持以深化医药卫健体制改革为中心,在医疗卫健综合改革、优化卫生公共服务、重点项目工作开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进了我区卫健事业各项工作,为全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区级医疗能力优化提升。一是医疗设施建设得到新的提升。投资10多亿元的人民医院新院区于*年6月26日正式启用,新院区面积17万平方米、床位1200张,医疗设施和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有力地提升了我区的医疗救治能力。二是积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以人民医院、中医院为主导分别组建“丰医集团”

2、和“杏林集团”2个医疗联合体,加强对口协作支援。人民医院、中医院选派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医疗技术小组,到基层卫生院(室)进行业务指导和巡回诊疗,指导基层解决疑难杂症,方便群众就医。三是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和重点学科建设。去年共柔性引进博士生4人,全职引进硕士研究生14人,在职培养硕士研究生1人,其他医学毕业生97人。加强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交流合作,三年内将为我区培养120名医疗业务骨干。人民医院有7个省级名医工作室、重症医学科成为*市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中医院有1个省级重点专科、4个*市级重点专科、5个省级名医工作室。2、镇村卫健体系提档升级。一是实施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镇卫生院改扩建

3、、*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项目投入使用,*、*卫生院正在积极新建病房楼。丰华社区卫生中心和草堰新卫生院正在加快建设,年内将投入使用。二是全面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由区级财政按新建每家补助15万元(改扩建每家3万元补助、其余由镇级财政兜底)的标准,新、改、扩的村卫生室,占全区村卫生室总数的80%以上,目前全区所有村卫生室均达到省定标准。三是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强化控费管理,实行药品零差价机制,破除以药补医,基本药物配备率80%、使用率达30%。按每家村卫生室3万元标准,分批添置设备,采购全科诊断仪、远程会诊设备、雾化吸入器等设备配备到村卫生室,

4、进一步提高首诊能力,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打下坚实基础。3、医疗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一是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效。拓展服务人群,重点面向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残疾人、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人群,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健康管理团队建设,规范服务收费,整合优化签约服务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续约率91.28%;*中心卫生院试点开展“点单式”签约服务,被省卫健委确定为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创新建设单位。二是做优中医服务。基层卫生院(室)基本完成包含中医电子病历、辅助开方、中医药知识库、远程诊疗、远程教育、中医治未病、业务监管等信息化服务内容的中医信息化平台建设,区中医院指导基层中医馆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5、60项,目前区、镇(街道)、村中医就诊覆盖率100%,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积极推进智慧医疗。依托区级医院建立影像科、心电室、心内科、内分泌科、骨伤科的专科远程会诊中心,同时实现对上与上海、南京、北京等地三级医院远程会诊。积极推进“互联网+大健康”的“云医疗”项目,移动查房系统在基层机构实现全覆盖,移动医护系统上线运行。4、医德医风建设得到加强。一是扎实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坚持每季度对各医疗机构开展一次专项监督检查,重点围绕核心制度落实、医德医风建设、医疗质量培训等方面进行督查,及时通报督查情况。二是狠抓风险防控。加强医疗机构集中采购工作监管、严肃整治大处方、滥检查和乱收费行为

6、。三是加强廉政教育。组织开展建设廉政文化进医院等活动,结合“510”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风险专项教育,举办“金丰廉韵清正家风”廉政文艺卫计专场演等形式,营造良好的廉政氛围。二、存在问题1、医疗服务能力亟待提升。一是医疗资源总量存在不足,有待优化。我区每千人执业(助理)医生数2.67人、每千人床位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9.13人低于*市定标准。同时区部分医疗资源配置急需优化。区中医院现有核定床位300张、实际开放460张,在人民医院迁址后,门诊住院病人有增无减,住院床位较为紧张,长期超负荷运转,中医诊治作用发挥受到影响。二是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进度亟待加快。全区还没有一所三级医院,

7、与全区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需求存在较大距离,据了解,至5月10日,人民医院三级医院创建工作还没有纳入省卫健委三级医院创建设置规划验收目录,按期完成创建任务较重。同时,人民医院新院区开放床位数与医师人数比、护士人数比等创建三级医院的基本标准有待提升,特别是省、市级重点专科建设科目数量与三级医院标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三是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待增强。一些镇卫生院受业务人员、设施设备等因素限制,部分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难以运行,有的已不具备开展一、二级手术的条件和能力,无法全面提供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卫健服务。2、医护人才缺乏问题突出。一是医务人员总量不足。全区医疗卫健机构核定编制2592人,目前在

8、编在岗的2277人,缺编315人。基层医疗卫健机构人才缺乏,依赖乡村医生和临时人员维持运转的现象突出,部分科室只有一人甚至无人运转。二是人员结构不合理。全区卫健系统高级职称占比19%,大部分集中在城区医院,基层卫生院虽然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88%,但是本科以上的不多,其中妇产、儿科、公共卫健、医学影像等专业人才更是短缺。村医队伍普遍存在年纪大、知识老化问题,老村医年年减少、新村医补充不了,全区在岗乡村医生年龄超45岁的占63.3%,5年内退休的占23.3%,结构断层现象突出。三是人才招录方式有待优化。医疗卫健机构的用人招录方式和程序尚需改进,特别是在硕士以上人才受开考人数比例限制条件,一定程度上

9、影响了医疗卫健机构人员招录数量,新人得不到补充。3、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健全。一是债务负担较重。目前全区卫健系统负债总额为13.29亿元,其中人民医院贷款4.6亿元、中医院贷款3.4亿元、二院负债2300多万元,乡镇卫生院平均负债率66%,整个医疗系统债务较重。二是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不够完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取消药品加成,基层医院造血功能大为减弱,财政基本药物制度补偿经费还没有形成动态增长机制,导致不少基层医疗卫健机构经费紧张,运转困难。三是基础设施、大型设备投入缺乏经费保障机制。药品零差价后,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大型设备的更新与配备,原则上全部由财政承担,但实际操作中还没有制度性的举措,大部分由

10、医院自筹资金解决,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院债务总额和运行成本。4、政策配套体系不够完善。一是基本药物难以满足需求。受基本药物目录限制,目录外的一些常见药、廉价药在基层无法提供,目录内的低利润药物,药企不愿生产、不能按时配送。二是分级诊疗落实难。实施分级诊疗在利益分配、责任划分、群众需求、基层能力等方面考虑不充分,导致一些政策与群众意愿不符。调研中还发现群众就医中存在乡镇异地门诊费不能用社保卡结算现象,群众意见很大。三是医联体建设有待深化和提升。目前我区医联体建设还是松散型,紧密度不高,组织架构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人力、设备、信息、管理和服务等资源没有有效整合,尚未形成责、权、利明晰高效的区域

11、协同服务模式。5、医疗管理及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是公立医院医疗质量评估体系尚未建立,医务人员大处方、辅助检查过多现象仍有发生。二是医疗制度建设方面还需加强,回头看的举措不多、认识不深刻、风险意识不强,要防止医疗腐败事件的再发生。三是医德医风的篱笆还需进一步扎紧,调研中发现个别医务人员的态度不好,区别对待病人,存在熟悉的好一点、热情一点,不熟悉的面无表情、问多了不耐烦的现象。三、几点建议1、进一步突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要改进人才招录办法,尝试探索建立人才招录“一站式”服务模式,加大校园招录力度,针对急需人才,适度简化招录程序,适当放宽招录条件,创新院校现场考核直接录用、试

12、用。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储备。加大订单式定向医学生培养规模,保证基层卫健人才储备。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健人才培养培训,健全在岗培训、进修制度,不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水平。三是发挥医疗集团优势。要借助盐丰一体化建设契机,发挥医疗集团平台协调管理作用,实现医护人员“统一招聘,多点执业”,促进集团内部人员合理流动、高效使用,推动医疗资源向农村倾斜,着力缓解乡村医技人才缺乏和区内医疗人力资源分配不均衡矛盾,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水平。2、进一步完善投入保障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偿机制。要重点保障基本医疗,把握基本医疗的范围,关注和解决确保基本医疗实施的难点,不断加大基层医疗卫健机构的基药补

13、助力度,将核定的经常性收支差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足额落实到位,特别是对新增项目支出因素的调整而增加的经常性支出,要及时安排落实,确保正常运转。二是重视债务化解。要结合各医疗卫健机构的实际情况,科学核定并实行差别化财政拨款,对经济基础薄弱、设施设备陈旧的医疗卫健机构适当给予财政倾斜。对卫健系统现有债务,要区别债务种类和规模,统筹考虑,制定适宜还款计划,不能增加新债务。三是科学安排医疗卫健机构基础设施、设备配置投入计划,进一步落实镇级政府财力作用,做到区、镇财力合理分担。积极探索建立医疗设备集中采购基金,及时解决公立医疗机构的设备配备、更新等问题。3、进一步健全配套政策体系。一是完善分级诊疗政策。要

14、研究完善分级诊疗配套政策,大力推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明确分级诊疗的利益分配、责任担当。医疗集团要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疗卫健机构分级诊疗的服务水平,为分级诊疗提供技术支撑,努力形成“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到三甲医院”的科学的分级诊疗机制。二是拓展基本药物目录。卫健职能部门要加强跟踪管理,主动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动态调整并扩大基本药物品种,完善基本药物目录。探索建立基层医疗卫健机构特殊用药申请流程,完善基层卫健机构与区级医院衔接通畅的用药机制。三是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要进一步强化卫健绩效考核实施细则的考核和结果适用,真正建立起

15、以岗位责任和绩效考核评估为核心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医风医德建设,树立良好的白衣天使形象。4、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一是加快推进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进度。人民医院要加大省、市级重点专科建设力度,对标查漏,补齐短板,加快进度,确保年内完成三级医院创建目标任务。全区卫健各单位要加强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和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创建工作,以创建推动基层能力建设,使卫生院具备与自身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二是做强特色专科。要把卫生院特色建设作为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通过政策扶持,培育卫生院各具特色临床专科,形成卫生院与区级医院功能互补、差别化发展的新格局。要按照国

16、家卫健委关于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要求,推动实现二级以上医院普遍提供线上服务、三级医院实现院内信息互通共享。三是加强村卫生室建设管理。要加强村卫生室人员培训和医疗设备的配置更新,细化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职责,量化公共卫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内容,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把群众满意度的高低作为为群众谋幸福的最高追求,努力使我区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篇二】一、基本情况自评议工作开展以来,区商务局加强对自身工作的总结剖析,深入自查自纠,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措施,坚持以评促改、边评边改、改评结合,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家对商务局在提升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水平,建立和完善城乡市场流通体系方面的满意率为 86.1%。评议组认为:区商务局围绕区委决策部署,狠抓中心工作,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明显增强;围绕区人大决定决议,主动接受监督,法律意识、群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