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六)(新课标)参考答案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2154099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六)(新课标)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六)(新课标)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六)(新课标)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六)(新课标)参考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战 2020年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六) (新课标)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 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要求选出的是 “ 正确的一项 ” ,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 中, A 项,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而做出的 科学论断 ” 错误,选项强加因果,由原文不能得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C 项, “ 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品质,实际上 是应对供给侧

2、转变做出的正确选择” 错误,选项张冠李戴,由原文第3 段最后一句可知,应 是应对 “ 需求侧 ” 转变做出的正确选择,而非“ 供给侧 ” 。 D 项, “ 既要做大做强经济蛋糕,又 要分好经济蛋糕,实现平衡式发展,这是新时代的工作重心” 错误,选项以偏概全,选项中 “ 这” 指 “ 既要 又要 ” 两个方面,由原文第5 段可知,分好经济蛋糕,“ 努力实现平衡 式发展 ” 才是新时代的工作重心。故选B 项。 2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 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 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

3、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 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A 项, “ 指出这同让中国摆脱贫困 一样意义重大 ” 错误,原文第5 段确实列举了一些缩小贫富和地区发展差距的做法,但效果 只是 “ 一定程度上 ” 的,尚不能达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因此不能将其成就归于同“ 不亚于 从一个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国家变成经济大国” ,即 “ 让中国摆脱贫困” 一样意义重大。故选A 项。 3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一项

4、” ,这是要求选出 “ 不正确的一项 ” ,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 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 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 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B 项, “ 如果解 决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就会得到充分满足” 错误,选项 混淆条件, “ 如果 就” 的表述过于绝对,并非事实,文章第一段说“ 我国社会主要矛 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第二段说 “ 社会的主要

5、矛盾 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需求满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 , 但并非“解决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 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就会得到充分满 足” 。故选 B 项。 4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 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 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 项, “ 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居民没有享受到新农合的好处而失去了积极性” 错误。从材 料一分析可知,2016 年,国务院决定逐步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合二为一,整合为城乡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

6、才是2018 年新农合参保人数回落到1 3 亿的主要原因。 故选 B。 5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 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 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 合题干的选项。 D 项, “ 这是因为当时我国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国家并不富裕” 错误。原文没有相关 信息。原文只是说“ 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医疗保险处于较低水平,部分重特大病、罕见病的 治疗费用来能列入医保

7、范围,同时药品价格偏高,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多发,甚 至出现病患因为得不到医保支持而放弃治疗的情况” 。 故选 D。 6我国构建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我国参保人数众多,基本实现全覆盖。 我 国医疗保险水平大幅提高。患者用药难、用药贵的压力得以缓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 解的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 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 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 结合 “ 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构建和完善的同时,先后建

8、立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疾病应 急救助等救助制度。除此之外,商业健康保险、职工互助保险等补充性保险也发挥了重要 作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成,有助于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 分析,我国构建了多层次 医疗保障体系。结合材料二图表内容分析,我国参保人数众多,基本实现全覆盖。结合“ 方 案明确规定,将根据医保基金支付能力适当扩大目最范围,优化药品结构,进一步提升基 本医保药品保险水平,缓解用药难、用药贵的压力”“近年来,国家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 革过程中,推进了医疗、医保、医药三方面体制的联动改革,逐步提高了居民基本医保补 助标准和大病保险报销比例,使医疗保险水平偏低的状况有了较大改善 ”“ 我国对外开

9、放的 大门开得越来越大,进口药的关税不断降低,降低药价也有了现实条件”“能够大幅度降低 药价,使病患不仅能够用得到药,而且用得起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在医疗费用上昂 貴的压力 ” 等分析,我国医疗保险水平大幅提高,患者用药难、用药贵的压力得以缓解。 7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通读全 篇,把握作品的主题、手法等,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 B 项, “ 反映了征兵过程中存在着腐败问题” 错误,父亲给支书 “ 带去了一瓶珍藏多年的 药酒 ” ,反映了父亲想让孩子去部队锻炼的诚心。 故选 B。 8 (1)有助于直接点题。“ 搬到这

10、里来了 ”“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这里” 照应了题目。 ( 2) 有助于凸显父亲这个人物形象。这封信让读者直接了解到父亲的内心世界,表现了父亲对 儿子的爱及对其工作、生活的极力支持。( 3)有助于情节的展开。从亮子入伍当兵,到要 接父亲来尽孝,再到父亲来到部队,去世后安葬在乱坟岗,最后亮子要将父亲叶落归根, 一封信让情节发生突转,这一转变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4)有助于深化主题。 一封信揭开父亲搬家的真相,勾勒出一位默默奉献,支持儿子工作的父亲形象,表达了对 父爱如山、血浓于水的亲情赞美。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小说的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首句 (段) :一般有点明主旨、总

11、领下文的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 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还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过渡句(段):多出现在文 章中间,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若是插叙,行 文起伏跌宕,摇曳生姿。尾句(段):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启发人 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包括揭示的人物心理)。对表现主题的作 用。 给读者的感受,即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 孩子,我不能让你一个人在 外面,还有爹呢!你好好在这里工作吧,为自己,为父亲,更为国家,你放下一切吧。你 不要想家了,爹把家搬到这里来了,爹会陪你一辈子,一辈子都不

12、会离开这里” 照应题目 搬家;父亲是一个会为儿子作长远打算,放手让儿子成长的父亲,当他看到儿子威武雄 壮的身姿,不禁为儿子感到骄傲自豪,为了让儿子能安心在穷困的地方工作,他克服了自 己的害怕,从老家搬到亮子工作的地方,甚至执意葬身此处,可见他是个有觉悟、能为国 着想,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结尾以“ 父亲 ” 的信戛然而止,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 间; “ 父亲小小的坟墓”“像太阳一样照耀着,刺痛了他的眼” 突出 “ 父亲 ” 的伟大,表达了“ 儿 子” 对“ 父亲 ” 的赞美和感激,升华了主题。 9从叙事方法上看,小说运用插叙,交代了父亲对亮子当兵的支持与付出。从情 节和描写手法上看,小说重

13、点通过父亲搬家这件事,结合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 等,塑造了父亲这个人物形象。 从表达技巧上看,小说运用对比手法,从父亲一开始不 愿意搬家到最后叶落外乡,写出了父亲为支持儿子扎根军营所做出的牺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常 见的刻画人物的手法,主要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白描和工笔等。对小说塑造形象手法类的 题目,一般组织答案的步骤:第一步,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第二步,结合具 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要点明

14、 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小说第三段,“ 那个有风的黄昏,亮子才十八岁,风吹 着亮子黑黑的胡子 亮子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能吃苦,表现得很突出。到复员时,亮 子竟然当了士官,并留了下来” ,是插叙,补充说明亮子当兵的过程;从情节和描写手法上 看, “ 太远了,我都一把老骨头了,现在去外地住,不习惯” 是语言描写;“ 父亲天天都闲不 住,一个人经常到后山上走来走去” ,动作描写;“ 父亲看着,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线” 是神态 描写; “ 你不要想家了,爹把家搬到这里来了,爹会陪你一辈子,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这里” 是心理描写;从表达技巧上看,小说运用对比手法,“ 父亲年龄大了,家里没人照顾,不愿

15、意到这里来 ”“终于有一天,父亲竟然说要搬来和儿子一起住 ” ,可见父亲为支持儿子扎根军 营所做出的牺牲。 10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 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 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 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 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 不朝 ” 是不上朝的意思,“ 时” 是时时的意思,为 “ 出游别墅 ” 的状语,结合句意内容分 析, “ 不朝 ” 后面需要断开,排除B

16、项、 C 项。 “ 多” 修饰限制 “ 植” ,不能断开,排除A 项。 句意:显德二年,赵上交任吏部侍郎,他常请假不上朝,时时外出到别墅游玩。周世 宗因而问陶教说: “ 赵上交是不是衰老了呢? ” 陶毂回答说: “ 赵上交昔日主持科举考试。接 受别人所献的名园。大量种植花卉。在里面优游自乐。” 故选 D。 11C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 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 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C 项, “ 通常是由德高望重的大臣监管朝政的实施” 错误。 “ 监国 ” 是指国君外出或来亲 政时,由重要人物代理朝政。 12A 故选 C。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 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 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A 项, “ 秦王气得恼怒离去” 错误。 “ 从荣怒出之 ” 是说从荣气得把赵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