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全解析

上传人:D****n 文档编号:142134644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全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全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全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全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全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全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全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全解析北京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1)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2)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

2、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一、试题特点北京卷两道大作文试题形式平稳。材料更贴近现实,关注社会,注重立德树人、强化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学科能力、思辨意识等方面的呈现。试题一:(一)题目解析聚焦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彰显国家科技发展、时代风貌,引导学生思考、关注个人在集体、社会、国家、世界发展中的责任与使命。试题要求中提到“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联系题目语境“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

3、球。”可思考此题重点虽为“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但其价值却是“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的目标与方向。为此,除立足个体,关照大格局大视野也是此题应该注意的要点。(二)写作角度基于语料,学生可重写“个体功用”,也要兼顾“共同”的作用。考生可思考个人与集体、个体与群体、个性优势与协同发展、和谐共生、服务社会乃至国家、世界的大同观。写作材料可联系自身对现实的思考与积累、如个人价值与人民大众、普通劳动者与走向改革开放的中国速度、新中国成就与人民福祉、走向世界的中国与“一带一路”建设,从家国情到国际观等等。小我与大我,亦可联系单边主义与多边共荣的辩证思考。(三)写法指导议论文文体特点要明朗

4、,观点鲜明。可围绕“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展开。如“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其内涵及带给人的启示是什么,接着论述为什么是这样,该如何让自己或个人的功用或价值得到最好的发挥即联系“天网”和服务奉献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及思考拓展,突出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乃至“服务全球”,不独霸一方、和谐共生的价值观。试题二:(一)题目解析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要求学生思考,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从语料看,题目要求写出对各种各样的信息中的一条信息引发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振奋,或愧疚,或让学会辨别真伪在考查学生关注现实的写作能力时,更凸显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发现。同时,特别要

5、关注题目中“展开联想或想象”的要求。即考生除了要结合现实写事记人、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外,还要有相应的联想或想象内容。这点需要关注。(二)写作角度试题开放性强,“一条信息”可写内容丰富,角度多样,可以表现家庭亲情、可以展示难忘友情、也可以突出社会意识等等。考生可从自己印象较深的某一具体“信息”入手。素材如“疫情突发”“疫情数字”“最美逆行者”“敬老尊师”“社区服务”“居家学习”“复课与停课”“国安法”“北斗三号”“国外热点”“西方抹黑”“不实信息”等等,不拘一材。(三)写法指导记叙文写作重在写人叙事,要素全面且重写“我”的感悟,因而要围绕“我”,写感悟是基于此信息“引发”的,其中相关人或情境、

6、细节都是为我的感悟服务。如在疫情间得知高考延期时的焦虑或兴奋;或面对二次疫情,高三学生复课又停课,你家人的反应和你的联想;或今早,踏进高考考场前,北京报道无新发病例等等。重点聚焦某“一条信息”,除了可记述对你学习生活的影响和对未来的展望,还可思考这“一条信息”折射出更丰富的内容,如国家对人民生命至上的措施与方针等等。由表及里,结合联想与想象,在描摹中见深思。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

7、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试题特点:2020年江苏省高考作文立足于青年自身的成长、发展与反思,引导学生思考青年人在智能互联网时代应该关注什么、选择什么,应该把自己塑造成怎样一个理想状态的人,如何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试题注重对考生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考查,结合时代特点,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题目解析:作文材料贴近生活实际,考生有话可说。但有话可说不代表漫无边际,试题具有一定的限定性,材料将写作范围限定在智能互联网时代个人对信息的甄别与选择这个范围内,引发考生有关智能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何对待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以

8、及如何塑造自我的思考。写作角度:既要立足于现在,又要着眼于未来。既要有对现实的思考,又要有对未来的展望。写法指导:1、写作之前,要读懂材料,抓住材料核心内容立意。抓住关键词“关注”“环绕”“塑造”进行思考:每个人的关注和选择塑造了人本身的价值取向,如何更好的选择来源于对自我的认知和对周围事物的评价。2、写作之中,要论证深刻而有条理,同时还要进行辩证分析,思考如何看待那些与自己不同的声音和选择、不喜爱的人和事是否值得关注,如何避免被同类信息“投喂”,浏览、点赞、分享信息是否应该谨慎对待,等等。3、以侧重思辨的议论文为最佳文体选择。切题立意:1、学会选择和甄别网络信息。环境塑造是无需意志力参与的自

9、我鞭策,我们要学会优化自己的成长环境。勿将时间蹉跎于八卦、电视剧以及没营养的聊天等等。2、塑造更好的自己,关注更有价值的信息。无友不如己者,拒绝垃圾信息对自己的“投喂”。全国III卷作文解析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

10、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1、试题特点:高考评价体系将考查内容凝练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个层次,本道作文试题体现了这四个层面的要求。“核心价值”层面引导学生关注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思考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学科素养”层面,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着力体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能够准确、清晰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关键能力”是指学生能够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必备知识”是指探索问题情境时必须具备的知识,如书信体写作的基本常识。本题目合理创设情境,立足学生视角与现实对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个性阐述,在现实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

11、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2、题目解析:本作文题有两个关键概念,一是“镜子”,一是“自画像”,表达得非常感性、形象,这就要求考生能够“化实为虚”,理解其具体内涵。“镜子”可以是自己真实的经历,也可以是听闻的事件;可以是认识的亲人师友,也可以是文艺作品或现实生活中的其他人;可以是自己取得的成绩,也可以是自己遭遇的挫折总而言之,只要它能引导考生审视自我,任何人事物都可以入诸笔端。“自画像”本意是指艺术家为自己所绘的肖像作品,那么此处,指的是考生对自己的总体认识和自我评价。明晰了两者,更重要的是读懂题目要求:“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你可以谈谈如何全面地认识自

12、我,明确自己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人生目标,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这里有明确的写作要求,给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也就是作为学长与其分享自己高中生活经历的感悟与思考,这就要求考生有明确的创作意图和目的,即以自身感悟引导和激励新生。紧扣“如何为自己画好像”这个要求,引导新生树立规划人生的意识,确定理想目标并明晰为之努力奋斗的路径,行文中不可泛泛空谈,要具体谈及方法和策略,既要体现眺望星空的胸怀气魄,还要阐述脚踏实地的奋斗历程。题目的巧妙之处,还在于身份的转换和思考的延伸,考生是高中的毕业生,同时也是高校的

13、新生,对高一新生袒露心声、引导其审视自我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回顾过去眺望前路的过程,考生皆有话可说。3、写法指导:明确文体,注重格式。按照书信体写作的基本形式组织成文,“称呼”“问候语”“正文”“结束语”“落款”“日期”都要具备,而且,书信体作文也必须要有作文题目。情感真挚,温暖深刻。书信是心与心之间沟通的桥梁,与当面陈说相较,娓娓道来、侃侃而谈,有润物无声、情真意切的特点。真情与挚诚是书信的灵魂,但也不意味着将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和盘托出,要适度而节制,要注重体现思想性。精叙精议,主题明晰。书信是一种自由灵活的表达载体,可以讲述故事,可以描摹场景,可以发表议论,可以综合运用,但考场书信体不同于现

14、实生活中的书信,切忌漫无主题、东拉西扯,要紧扣话题、不蔓不枝,精心打造反映现实生活的细节,并对此展开议论,议论时既要有的放矢,也要注重思辨。文白相间,语言精炼。考场书信体作文语言不能过分口语化,平直乏味,如同嚼蜡;也不可过分讲究文采,佶屈聱口,矫揉造作。应将口语和书面语结合起来,在平实自然中流露出典雅之美,显现出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全国卷作文解析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

15、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1、试题特点:2020年全国语文卷仍然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在“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强调对考生的文化修养、家国情

16、怀、理想信念、世界眼光、责任担当等方面的考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该作文体现了宏大的时代背景,世界已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以及暗含了当下肆虐世界各国的的疫情。引导当代青年去思考自己之于这个时代的责任和使命。本次作文要求完成一篇演讲稿,对文体有着明确的要求,实际上是提醒考生对应用类文体的关注,体现了大纲中强调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工具性和实用性。2、题目解析: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即以一名中国青年代表的身份,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这里需要考生明确自己的身份和材料设置的特定情境。做为世界青年中的一员,中国青年中的佼佼者,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论坛上发声。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