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2127279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济南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济南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济南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济南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南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南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的学生在生物这门科目的时候,要学会将分散的知识聚集起来,归纳成为系统的知识,这样比较方便我们理解和复习。下面是为大家的初中生物必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 生存 和 繁殖后代 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2、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骨和关节构成骨骼。 3、人的骨骼由206块骨连接而成,约占提供的20%。骨连接包括不活动的连接,半活动的连接和活动的连接(即关节) 4、关节组成: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腔 、关节囊 。 5

2、、关节囊及其外面的韧带有增强关节牢固性的作用;关节腔内的滑液和关节软骨具有增加关节灵活性的作用。(关节软骨可起到缓冲作用,并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6、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落出来。 7、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骼起杠杆作用;骨骼肌起提供动力作用。 8、 骨骼肌的组成: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腱着生在至少两块骨上。 9、蚯蚓体内有肌肉,但没有骨骼,这是它不能快速运动的原因。 10、骨的运动靠骨骼肌的牵拉,骨本身不能运动。 11、为骨骼肌能牵动骨: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3、12、屈肘时,肱二头肌 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 手体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收缩状态;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状态。 人体任何动作的产生都需要多组肌肉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而且要通过 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 13、动物运动的意义(了解) 14、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 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 _;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4、。 15、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强 ,学习行为越 多,越能适应复杂环境。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 16、 先天 _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学习行为 能让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17、观察动物行为的方法: 观察法 和 实验法 。不同动物的学习行为不同,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由于遗传因素等 _,即使条件一样,学习速度也会有差异。 18、“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 19、社会行为的特征: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 组织 ;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分工 3、有的群体中还形成 等级 。 20、蚁王:与蚁后交配。 蚁后 :产卵。工蚁: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兵蚁:保卫蚁巢 。

5、 21、群体中的 信息交流 是群体分工合作的必要条件。 动物的 声音 、 气味 和 动作 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蚂蚁靠气味进行通讯) 蝶蛾类雌雄虫之间利用 性外激素 交流信息,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易挥发的物质。 可以用来诱杀农业害虫的原理:干扰雌雄虫之间的信息交流,使雄虫无法判断雌虫的位置,无法交配。 22、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正是由于 物质流 、 能量流 和 信息流 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 _ 1. 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如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

6、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 2.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 4.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物质和能量。 5.米勒的实验:米勒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充入烧瓶中,通过火花放电,制成了一些有机物。 (1)原料:甲烷、水蒸气、氢、氨等。 (2)产物(证据):氨基酸。 (3)结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简单有机物。 6. 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作用条件下,形成简单有机物。随着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7.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原始海洋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8.原始地球条件: 高

7、温、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9.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 3. 生物进化的历程: (1)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的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2)通过对始祖鸟与现代鸟和爬行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比较,说明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 (3)利用组成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的差异性

8、来比较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表明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 4.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5.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6. 掌握P55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1. 100年以后,桦尺蠖由浅色占多数变成深色占多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浅色的桦尺蠖在黑色树干上易被捕捉,深色的易幸存下来,繁衍后代。 2. 保护色及其意义: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十分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的。保

9、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 除了保护色,动物的警 _和拟态也有助于生物的生存。 4. 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5. 自然选择的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A. 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生存下去,就要为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B. 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其中有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C. 变异具有不定向性。有利的变异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后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易被

10、淘汰。 D. 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传染病和免疫 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非典、水痘、结膜炎、 蛔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肝等。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的,能在人和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 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根据致病的病原体不同,传染病可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传染病等。 3.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能够散播病

11、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2)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历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4. 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 5.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如隔离、建立专门的传染病医院。 (2)切断传播途径:如照紫外线,在教室喷洒消毒液。 (3)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或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功能: (1)第一道: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

12、脂肪酸和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还有纤毛,随着纤毛的摆动,病菌等异物能被清扫出去。 (2)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融解。分布在血液,淋巴结,脾脏,肝脏等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3)第三道: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 2. 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3.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特异性免 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 物)。 抗原进入体内促进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抗体对抗原的反应具有特异性,一定的抗体只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犹如钥匙与锁的关系)。 4.免疫的功能: (1)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自身稳定) (2)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防御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