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月葬花魂-林黛玉的诗与泪(上)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212635 上传时间:2017-10-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月葬花魂-林黛玉的诗与泪(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冷月葬花魂-林黛玉的诗与泪(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冷月葬花魂-林黛玉的诗与泪(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冷月葬花魂-林黛玉的诗与泪(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冷月葬花魂-林黛玉的诗与泪(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冷月葬花魂-林黛玉的诗与泪(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月葬花魂-林黛玉的诗与泪(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风先生品读红楼人物系列讲座之二冷月葬花魂林黛玉的诗与泪(上)(汉风先生 2010 年 2 月 19 日讲于彭城书院雨水茶会)各位长辈、各位来宾:大家晚上好!立春茶会讲贾宝玉时,我说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我们塑造了众多风华绝代的艺术形象,如果说贾宝玉是作者最钟情的男一号,而林黛玉无疑是作者最偏爱的女一号。由于林黛玉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以至于中国人都习惯于把生活中爱哭、或者体弱多病的女孩子戏称为“林黛玉”。“爱哭”确实是林黛玉的性格特征,但是仅仅用“爱哭”来描绘林黛玉又是对林黛玉最表象的、最庸俗化的表述,它掩盖了林黛玉丰富的人生内涵。怎么样来看林黛玉才是真实的、接近曹雪芹原旨的?在雨水这个节气的晚

2、上我就给诸位呈现我眼里的林黛玉,以期得到大家的指正。一、就形象而言,林黛玉具有希世之美的气质。红楼梦里的各个女儿都聪慧灵秀,独具魅力,但独有林黛玉美得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第三回写到林黛玉进贾府,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 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这种“风流态度”指的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一种动人的气质。王熙凤见了林黛玉,携着黛玉的手, 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对林黛玉的赞美溢于言表。书中接着写贾宝玉眼中的黛玉:“两弯似蹙非蹙柳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

3、,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首词中尽现了黛玉不饰雕琢、梦幻迷离、娴静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和气质,我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形容词来综合形容这样脱俗的美和媚,真是“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见几回!”。【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第二十六回,林黛玉夜访怡红院,晴雯没听出黛玉的声音,把黛玉挡在门外。她又看到宝玉有说有笑地送宝钗从怡红院出来,黛玉误以为是宝玉生了她的气“越想越伤感起来,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真是:花魂默默无情绪

4、,鸟梦痴痴何处惊。因有一首诗道: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闺,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这一段文字是曹雪芹对林黛玉希世俊美最形象、最艺术化的描绘。这里用中国四大美女的典故来类比黛玉之美。春秋时期,有一个叫西施的浣纱女子,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的身影,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此后,“沉鱼”便成为西施的代名词。汉元帝时期,为安抚北方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

5、,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的代称。三国时期的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唐代的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声泪俱下,花瓣立即收缩,后来人们就用“羞花”来赞赏她的美貌。所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形容四大美女的,而在曹雪芹的这段文字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兼具闭月羞花之态,沉鱼落雁之姿的林黛玉。【闭月羞花之态,沉鱼落雁之姿】林黛玉在贾宝玉眼中,始终是个“神仙似的妹妹”。这个“神仙似的妹妹”可以说足以打动所有男子,就连纨绔子弟薛蟠 “忽一眼瞥见

6、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尽管红楼梦中的十二钗都是美女,但是曹雪芹重点描绘的确是是林黛玉和薛宝钗。而黛玉之美与宝钗之美又有很大区别。贾宝玉在第二十一回曾对宝黛之美做过评述。他说:“戕宝钗之仙姿,灭黛玉之灵窍”。此句话一语中的,黛玉之美就在于“与众各别”的灵窍,即是美在气质、神韵、风采与才华上。这种美是可感而不可触的,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它朦胧而飘逸,灵动而诗性。这种超凡脱俗的稀世之美也许只有超凡脱俗的贾宝玉才能认识、欣赏、渴求、追慕。除了刚才讲到的“绝代姿容”、“希世俊美”,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的才学横溢与浓郁的诗人气质。二、就才华而言,林黛玉学识渊博,才冠群芳。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

7、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不仅善鼓琴,且亦识谱。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对于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曹雪芹似乎有意将历代才女如薛涛、李清照等的某些特点,融进林黛玉的性格。而集中体现林黛玉才华的无疑是林黛玉的诗情。红楼梦第五回,写到对钗黛联合的判词时说“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咏絮才”指的就是林黛玉。“咏絮才”是什么样的才呢?世说新语载:晋名将谢安,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辈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道韫曰:“未若柳絮因

8、风起。”公大笑乐。此文讲的是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安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谢安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尽管两个人都是用诗化的语言来比喻飞雪,但是两者相比,谢道韫显然更胜一筹。此后,谢道韫就成了古代才女的代表人物。判词正是用这一典故来暗喻林黛玉的诗才。【清代画家改琦笔下的林黛玉】刚才说到在大观园里,黛玉与宝钗可谓“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远远高出于诸裙钗,在博学多识方面,黛玉可能略逊宝钗;但在诗思的敏捷,诗作的新颖别致、风流飘洒

9、方面,林黛玉却是出类拔萃、孤标独树的。诗社每次赛诗,她的诗作往往为众人所推崇和激赏,因而不断夺魁。古人云“诗言志”,“言为心声”。她的诗之所以写得好,不仅由于她具有极其敏锐的感受力、丰富奇特的想象力,更重要的是她能在自己的诗作中渗透自己独特的思想,并将自己的灵魂融进客观景物、通过咏物抒发自己痛苦的灵魂和悲剧的命运。例如她的白海棠诗: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 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 风夜已昏。 这首诗的首联,交代海棠的生长环境与栽植状态:湘帘半卷,院门半掩,土如冰,盆如玉。第二联,以花喻花,描绘了海棠的色泽与精神。第三联

10、,从花联想到人,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白衣仙女在秋闺拭泪的画面。最后一联最为传神,“娇羞默默同谁诉”一句,既是对海棠神态的描摹,也是自我心灵的独白,她有铭心刻骨之言,但由于环境的压迫和自我封建意识的束缚,就是对同生共命的紫鹃、甚至对知音贾宝玉,也羞于启齿,只有闷在心里,自己熬煎。这便愈显其孤独、寂寞和痛苦。我们再来欣赏她的“柳絮词”: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 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这首词说到了我们徐州。词的上阙用了两个古代美女的典故:西施游赏的百花洲和关盼盼居住的燕子楼。燕子楼距我们书院只有几百米之遥

11、。上个学期,我在书院专门做过关盼盼事迹考的学术讲座,并与现场听众夜游燕子楼。关盼盼的爱人去世之后,她独守燕子楼,只有一老妪做伴,终日以泪洗面,十年不下楼。她对爱情的执着与专一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林黛玉用她来隐喻自己孤苦伶仃的身世与对爱情的坚贞。“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缠绵悱恻,优美感人,而又语多双关。下阕由景写到人,句句似咏柳絮,字字实在写已,抒发了她身世的漂泊与对爱情绝望的悲叹与愤慨,让人禁不住一咏三叹!【一咏三叹】 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中,诗社社长李纨评众姐妹写的菊花诗: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这三首都是林黛玉的诗作。李纨称赞她的诗: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新,贴切、自然

12、、充满灵智。富有诗人气质,并且被诗化的林黛玉,诗魂总是时刻伴随着她,总是随时从她的心里和身上飘散出沁人心脾的清香。诗,对于她,是不可一日或缺的。她用诗发泄痛苦和悲愤,她用诗抒写欢乐与爱情,她用诗表示抗议与叛逆的决心。诗表现了她冰清玉洁的节操,诗表现了她独立不阿的人格,诗表现了她美丽圣洁的灵魂,诗使她有一种迷人的艺术光辉!可以说,如果没有了诗,也就没有了林黛玉。最能代表林黛玉诗才的当数葬花词: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树,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初垒成

13、,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研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依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依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丧?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

14、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和悲剧命运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这是林黛玉进入贾府以后的生活感受,她以落花自况,血泪作墨,如泣如诉,抒写了这位叛逆者的花落人亡的哀愁和悲愤。它和芙蓉女儿诔一样,是作者倾力摹写的文字。这首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尽致,艺术上非常成功。诗的第一部分,即从开始到“忍踏落花”,由春天春花满地,引起人的悲怀。正是由于“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才有了手把花锄出绣闺的葬花之举。“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寄托了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15、正是对自己长期遭受迫害的冷酷无情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则是对美好理想的渴望与热烈追求。“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是全诗的诗眼,表现了她的高洁的情志和坚贞不阿的精神。“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是全诗的收结,诗与人至此完全合一,花的命运也即黛玉的命运,黛玉葬花葬的是自己自己的心,自己的青春与命运。书中几次重复,特意强调,连房中的鹦鹉也会吟哦。因为葬花辞是用热血和生命写就的心曲,是与这个罪恶的世界决裂的檄文。它真实地展露了一个充满痛苦充满矛盾而又独抱高洁、至死不渝的心灵世界,凸现的是一种独立人格

16、的壮美与崇高。【天尽头,何处是香丘?】林黛玉的诗才不仅表现在她的诗作上,还表现在她非同一般的诗观上。我们来看林黛玉的诗观。第四十八回,写香菱跟黛玉学诗:黛玉道:“什么 难事,也 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 怪道我常弄一本旧 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黛玉道: :“正是这个道理, 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 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香菱笑道; “我只爱陆放翁的诗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