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意义

上传人:1598****930 文档编号:142123343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贫攻坚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脱贫攻坚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脱贫攻坚的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脱贫攻坚的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脱贫攻坚的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脱贫攻坚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贫攻坚的意义(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脱贫攻坚的意义脱贫攻坚的意义贫困是一个历史性、世界性、普遍性的重大问题,消除贫困是人类自古以来梦寐以求并为之顽强奋斗的美好理想。贫困在中国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中国正处在三座大山压迫下,国家正处于积贫积弱状态,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崇高的责任意识和无畏的担当精神,在长期扶贫脱贫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战,要在2020年让占全人类人口总数1/5的中国彻底消除绝对贫困,

2、让中国人民在共同富裕上迈出坚实一步,过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让世界人民看到脱贫致富光明前景,为消除贫困持续奋斗,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脱贫攻坚的战略决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创新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这一基本原理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提出全心全意

3、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在这里,把新时代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体化为坚持一个最高标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行三个检验原则人民是否真正从三个方面得到了。同时,关于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立场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

4、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共享作为新发展理念的五大组成部分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正是在这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引领下,我们党把扶贫脱贫作为关乎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来抓,作为实现三个得到了的要事来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

5、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党的十九大进一步作出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决策,吹响了在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显著改善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自xx年以来就打赢脱贫攻坚战召开了7个专题会议。每次座谈会前,习近平总书记都先到贫困地区调研,实地了解情况,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召集相

6、关省份负责同志进行工作部署。今年3月6日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对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战役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有效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过xx年的奋斗,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5年后,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一步部署到建党一百

7、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六个更加的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五大建设,坚决实施七大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以上这些重要论述、重大战略部署和重点工作要求中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诸如五大建设七大战略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等,与脱贫攻坚密切相关。从这些重要论

8、述、重大战略部署、重点工作要求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脱贫攻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任务直接相关,而且时间紧密衔接,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关键环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和必然成果。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个确保同时并举的要求,即当前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年国家要

9、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普查,这是一件大事。要为党中央适时宣布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数据支撑,确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思想和工作要求,深刻阐明了脱贫攻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辩证关系,而且特别强调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的关键性作用,足见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战役。脱贫攻坚的艰苦奋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三个方面的本质要求,哪个方面都与解决贫困

10、问题直接关联。换句话说,如果贫困问题没有解决,就不能说实现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不能说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打响了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艰苦卓绝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谋划、组织实施、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战。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论述和决策部署,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实施精准扶贫精

11、准脱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动员社会参与扶贫,即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加强领导确保脱贫,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

12、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通过实施这一系列重大举措,依靠全党全国人民的顽强奋斗和艰苦实践,我国贫困人口从xx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xx底的551万人,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新时代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实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了重要条件,打下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脱贫攻坚的中国成就是为推动人类生存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

13、献的时代。当代中国为人类作出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实施脱贫攻坚战略,解决近亿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使占全人类人口总数1/5的中国人民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全面过上小康的幸福生活。这大大降低了全人类的贫困程度,也有力增强了全人类消除贫困的信心和力量,为世界提供了有效消除贫困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人类是命运共同体,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习近平主席指出: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我们要凝聚共识、同舟共济、攻坚克难,致力于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中国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

14、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中国开展对外援助60多年来,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近4000亿元人民币援助,先后7次宣布无条件免除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政府无息贷款债务,并从多方面帮助这些国家发展经济、消除贫困。进入新时代,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中国不断为全球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作出贡献。习近平主席在xx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主旨演讲中提出着力加快全球减贫进程、着力加强减贫发展合作、着力实现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着力改善国际发展环境的重要倡议,发出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的重要呼吁,体现了中国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

15、体、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的担当。脱贫攻坚的意义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党和政府带领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迅速改变了积贫积弱的落后面貌。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经过多年努力,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扶贫开发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贫开发事业取得新的显著进展。中国从实际国情出发,积极借鉴其他国家有益经验,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得到了人民群众衷心拥护,为全球减贫和发展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坚决打赢扶脱贫攻

16、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让贫困人口脱贫,体现党的理想信念宗旨和路线方针政策,是习近平总书记情之所系、心之所惦。扶贫工作是第一民生工程、头等大事,是当前所有工作的重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事业大踏步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扶贫开发的标准在逐渐提高,我国现今更加注重发展型的民生改善。而在十三五时期,扶贫工作不仅要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更是注重提升群众接受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了这些水平就能使他们跟上全面小康的步伐。脱贫攻坚战的开始极大地改变了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对促进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谐、国家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脱贫攻坚战的开始不仅能让全体人民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