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范文 抗洪救灾材料范文

上传人:1598****930 文档编号:142111118 上传时间:2020-08-1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团范文 抗洪救灾材料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党团范文 抗洪救灾材料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党团范文 抗洪救灾材料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党团范文 抗洪救灾材料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党团范文 抗洪救灾材料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团范文 抗洪救灾材料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团范文 抗洪救灾材料范文(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洪救灾材料,范文抗洪救灾材料,范文抗洪救灾材料,范文xx抗洪救灾先进事迹xx年入夏以来,我市遭遇到50年一遇的强降雨,境内主要河流锦河以及泉港蓄滞洪区肖江水位猛涨,全市抗洪抢险形势异常严峻。高安市公安局党委委员xx同志在市局党委的组织领导下,按照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日夜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他身先士卒,以堤为家,哪里有险情就出现在哪里,哪里险情最重,哪里就有他冲锋在前、挥汗如雨的身影。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公安民警心系群众、无私无畏、勇敢顽强的优良作风,有力地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夺取抗洪抢险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一、防大汛,他的足迹踏遍河堤6月19日,今年以来

2、的最强降雨袭击高安,市防汛指挥部提前启动防汛级应急预案。副市长、公安局长xx立即组织召开紧急会议,成立抗洪抢险救灾指挥部。作为指挥部成员,徐四清接受任务后,立即陪同xx同志深入一线查看汛情。他们首先来到看守所、拘留所,部署汛期监所安全防范工作,随后又赶赴锦河沿岸的龙潭、石脑、祥符等乡镇,全面部署并督察防汛工作,认真调查掌握险情发生后所涉及的人口数量和农田面积。在市公安局挂点的龙潭镇,他根据实际情况,会同有关部门详细制定了龙潭万安堤防汛应急方案和龙潭万安堤人口疏散紧急预案。一连数天,他都坚守在龙潭镇,吃住在派出所,时刻关注汛情和水位涨落情况,组织对万安堤灰埠大桥施工地段险情的抢修。6月20日下午

3、4时20分,高安市委书记皮德艳同志来到万安堤巡视汛情时,得知xx、徐四清等公安干警连续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深情地对大家说:“有公安干警在险堤险段,市委就放心了!”二、救险情,他是最有战斗力的突击队员6月24日,新一轮强降雨再次来袭,该市汛情再度告急。6月25日凌晨3点,驻守在龙潭镇的徐四清同志接到市公安局紧急指令,泉港蓄滞洪区肖江河八景镇灶岗村委会杨家村堤段发生险情,十多米堤坝产生裂缝,外堤局部垮塌,市防汛指挥部要求紧急调用武警、消防官兵增援。险情就是命令。作为联系武警、消防工作的市公安局领导,徐四清接到指令后,立即从龙潭驻点赶回市局,在极短的时间内,组织武警、消防队员共25人,火速驰援灶岗,

4、与先期赶到现场指挥抢险的xx同志及30多名市公安局特警队员会合,组成抢险突击队,迅速加入抢险战斗。此时,堤坝裂缝正在加大,外围继续在垮塌,险情仍在加剧,情况万分危急。现场参与抢险的群众有的出现慌张情绪。徐四清同志处险不惊,在协助xx同志用手持话筒喊话,组织人员有序抢险的同时,身先士卒,带领突击队员抬卵石、运沙袋封堵垮塌口。由于垮塌较为严重,沙石一时告急,指挥部下达指令,立即就近调集大米护堤。不惜一切代价防止溃堤,全力以赴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00斤一袋的大米,扛一袋跑上百米。就这样,武警出身、年过四十的徐四清和年青突击队员以及抢险群众一道,一口气来回十多趟,终于在河堤内侧垒起了一道防洪墙

5、,缓解了险情。同时,指挥部指令将一台中型农用车装满沙石,直接推入垮塌口,稳住堤脚。由于堤坝道路狭窄弯曲,又逢雨后路滑,车辆难以开行。徐四清协助指挥部的同志,率抢险群众一起用手推,硬将满载沙石、足足有十余吨重的农用车推行了600多米,并推入垮塌口,随即又马不停蹄地运送沙石填埋,有效地稳住大堤,筑牢了基础,防止了大堤进一步垮塌。下午18时许,离垮口20米远的堤段又出现一处险情,来不及休息的突击队员又在徐四清同志带领下奔赴下一个战场,经过6个小时的连续奋战,终于加固了堤身,化险为夷。三、论精神,他扛的是一面顶风的旗肖江堤是泉港蓄滞洪区隔堤,是浙赣铁路、昌樟高速公路以及6.5万亩耕地、5.73万人口的

6、安全屏障。一旦垮塌,后果十分严重。肖江堤的安全受到省市防总的高度关注。宜春市委书记谢亦森等领导多次亲临大堤,指导抗洪抢险工作。正是因为有高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高安公安冲锋在前和全市人民群众的同心协力,抢险救灾,肖江大堤才抵御住了这场50年一遇的强降雨。在大灾面前,徐四清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情系人民群众、舍生忘死、无私无畏的精神风貌。在这次抗洪抢险工作中,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奋勇当先、顽强拼搏,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哪里有危险,他就冲向哪里,哪里险情重,他就在哪里抗击。从6月25日凌晨3点至6月26日凌晨1点,他高强度连续工作二十多个小时,嗓子喊哑了,手掌磨

7、第二篇、抗洪救灾先进材料抗洪救灾材料,范文红军精神践行者抗洪抢险主心骨万源市人民政府市长xxxx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暴雨倾盆,洪水肆虐。xx年7月17日凌晨至19日,四川省万源市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暴雨袭击,过程累计降水量最高达510.1mm,居全省降雨量之最。暴雨导致全市山洪暴发,河水陡涨,泥石流肆虐,山体滑坡遍布,万源主城区6.5平方公里变成“泽国”,河口、固军、竹峪等28个乡镇街道被淹,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一度全面中断,万源成为了一座“孤岛”。全城危急、全市危急、全线危急!关键时刻,万源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抗洪抢险指挥部指挥长xxxx临危不乱,科学决策,精心组织,身先士卒,靠前指挥,率领

8、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日夜奋战在抗洪救灾第一线,共同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勇战洪魔”的忠诚赞歌!高度重视未雨绸缪争主动万源市地处四川省东北部,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处于大巴山暴雨中心,境内地势山高坡陡,防汛任务异常艰巨。作为当地的行政首长,他历来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工作。自进入汛期以来,他多次主持召开防汛工作联席会议,全面安排部署防汛抗洪工作,对组织领导、预案完善、责任划分、应急演练、物资筹备等工作作出了具体地安排。7月14日,在接到上级有关强降雨天气的预报信息后,他庚即主持召开防汛紧急会议,详细安排部署了抗洪抢险有关事宜,并责令有关部门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发布防汛预警信息,为抗洪抢险赢得

9、了主动权。身先士卒不畏险阻战一线7月17日凌晨至18日,全市大部分乡镇告急。危急时刻,他果断决策,立即启动防汛应急一级响应,紧急成立市防汛抢险指挥部和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组,由“四大家”领导带队分赴全市10个片区指导抗洪抢险工作,团结带领各级党员干部投身抗洪第一线。由于通往各乡镇的公路损毁严重,交通中断,他号召各级领导干部“就是靠走也要走到灾区去”,并带头徒步奔赴重灾乡镇,始终坚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同时,他还及时安排各受灾乡镇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转移、安置好受灾群众,并调集救灾救济资金1350万元,发放大米143吨、青油43.2吨、矿泉水9600件和方便食品10600件等生活必需品,解决了

10、受灾群众的燃眉之急,确保他们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房住、有医疗。在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暴雨袭击中,万源实现了次生灾害“零伤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损失,维护了群众利益。统揽全局科学决策攻关键“7.17”特大洪灾导致万源境内国道、省道、县道公路全部中断,致使所有外界救援物资不能及时送抵万源。面对繁重的抢险救援任务,他清醒地知道,保障生命线的畅通是第一位的。如果交通不畅,一切救援工作将难以开展。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尽快抢通生命线,他一边安排部署成立防汛抢险指挥部办公室,在水务、交通、通讯、电力等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由市委常委领导轮流“坐庄”值班,统揽全市防汛大局,正确、快速调度受灾乡镇所

11、需物质和设备,推进抢险救援工作有序有效开展;一边驱车赶到八(台)石(铁)公路交通抢险现场,不畏险情,冒着大雨,踩着泥泞,亲自调度工程机械,指挥道路抢修工作。经过30多个小时的全力奋战,连接达州、通往外界的“第一条生命线”成功抢通!一辆辆救援车辆、一支支救援队伍陆续开进万源,确保了全市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推进。临危不惧指挥若定急救援19日上午11点50分,大竹镇白杨溪电站下游50米处发生山体崩塌,阻断河流形成堰塞湖,水位直线上升,造成电站机房被淹,并严重威胁到上游沿河群众生命安全。灾情就是命令!接到报告后,正在八(台)石(铁)公路上指挥抢险的他,立即带领由30多名武警、消防官兵组成的首批抢险救援队

12、伍赶赴现场。徒步至距大竹镇场镇1公里处,肆虐的山洪倾泻而下,挡住了本就严重受损的唯一通道,而且山洪还会随时再次倾泻。心急如焚的他顾不得自己的安全,冒着生命危险,让对面正在抢修的铲车开过来,乘着铲车通过险点。抵达大竹镇后,通往白杨溪电站的道路一边是湍急的河流,一边是不断下泄的泥石流,他再次置生命于脑后,手脚并用,艰难地“爬”过了一道又一道险嶂。到达目的地后,他带领救援队伍迅速做好排危和施救工作。22日凌晨6时,一夜未合眼、刚从白沙镇指导抢险回到指挥部的他,突然接到白杨溪电站再次出现险情的报告,他二话不说,立即组队前往救援和排险。身边的工作人员望着累瘦了一圈的xxxx,劝他休息一会儿,并说到:“大

13、竹河片区已形成了3个堰塞湖,到那里去太危险了,不能去!要去派我们去!”。面对同志的劝阻,他扔下一句“危险时刻,丝毫怠慢都是失职啊!”,夺门而去,再次奔赴白杨溪电站。通往大竹镇的道路比上一次更加艰险,救援队伍行至梨树乡荆竹坝,几块岩石从天而降,险象环生,所幸没有人员受伤。至大竹镇仙鹅坝,道路已无法通行,他当机立断,陆路不通走水路。于是他们改乘木船,在波浪翻滚、湍急奔腾的洪流中顺流而下。经过8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到达现场已是下午14时了。在现场,他拿出几封饼干分发给电站职工后,就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救援和排险工作。抗洪救灾材料,范文抗洪抢险中,哪里最关键,他就出现在那里;哪里险情大,他就奋战在那

14、里;越是艰险越向前。洪灾期间,全市52个乡镇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和足迹。深入一线,率先垂范,他用身影指挥,用行动说话,凝聚了人心,增强和坚定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抗灾自救、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成为灾区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连续作战心系群众解民难23日,他在黄钟镇查看完灾情后已是晚上8时,听说毗邻的中坪乡观音村灾情严重,他放下刚泡好还没来得及吃一口的方便面,手持电筒立刻前去救援。有人说到中坪还有3个多小时的路程,黑灯瞎火的太危险了,明早再去吧。“今晚必须把救灾物资送到群众手中!”掷地有声,铿锵有力,他率先跨出了镇政府大门。“谢谢!谢谢王市长!电网损毁了,如果不是您们及时送来这些东西,我们只能望着谷子饿

15、肚子啊!”中坪乡观音村村民袁芳看到市长送来了柴油机和柴油等救灾应急物资,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声道谢。当得知市长是饿着肚子来看望大家时,袁芳的母亲忙拿出刚煮好的玉米棒子送到他手中,而他则把玉米棒子分成数截,一一分发给同行的救灾队员。次日晨,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河口片区指挥抢险救灾。河口场镇进水深达3米,街道堆满了淤泥,一片狼藉。他在组织发放完救灾物资后,顾不上疲劳立即加入到正在清扫街道淤泥的队伍中,这让受灾群众亲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7.17”洪灾抢险这段时间,xxxx不是在抗灾抢险第一线,就是在抗洪救灾指挥部研究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完全忘记了连日来奋战所致的疲劳。新华网记者谢蛟采访时问他

16、:“群众说您是7.17抗洪救灾的一面旗帜,是什么支撑着您忘我的工作?”。他说是伟大的红军精神和英勇的万源人民与自然灾害顽强的抗争精神激励着自己,是党和人民的重托赋予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在2个多月的抗洪救灾和生产自救中,他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身体力行,不顾疲劳,不怕牺牲,连续作战,塑第三篇、抗洪救灾工作先进材料抗洪救灾材料,范文心系群众解危难众志成城抗洪灾xx乡党委政府抗击715暴雨、风雹灾害工作纪实xx县xx乡位于县城北、210国道东侧xx内,辖22个行政村,11323农业人口,行政区域面积70.7平方公里。7月13日晚,xx乡xx、xx及xx等村突降大雨,并伴有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经乡政府民政干部在各村查看,这6个村山地的豆类作物、瓜果严重受损,坝地玉米大半被水淹并被风吹致使倒伏,农作物减产六成以上。正当村民们为这突如其来的灾祸痛心的时候,7月14日晚23时50分至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