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2104541 上传时间:2020-08-16 格式:PPT 页数:197 大小:67.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常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7页
正常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7页
正常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7页
正常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7页
正常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常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常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ppt课件(1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消化系统,.,一、消化管 二、消化腺 三、腹膜,.,.,消化管,消化腺,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空场、回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大消化腺:,小消化腺:,胃腺、肠腺等,消化系统的组成,肝、胰、大唾液腺,.,.,二、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一)胸部标志线,.,.,右上腹 RUQ 左上腹 LUQ 右下腹 RLQ 左下腹 LLQ,1 四分法 (quadrants),RUQ,LUQ,RLQ,LLQ,(二)腹部分区,.,2 九分法,腹上区,脐区,左外侧区 (左腰区),右外侧区 (右腰区),耻区 (腹下区),左腹股沟区 (左髂区),右腹股沟区 (

2、右髂区),.,一、消化管的一般结构,.,一、口腔,前壁:,上壁:,下壁:,侧壁:,口唇,腭,颊,口腔底,后壁:,咽峡,界限:,第一节 消化管,.,.,上唇系带,(一)口唇,口唇分为上唇和下唇,最外面是皮肤,中间为口轮匝肌,内面是粘膜。口唇的游离的边缘恰好是皮肤和粘膜的移行部,称为唇红,含有皮脂腺,但无唾液腺和汗腺,因此唇红的湿润度全靠局部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少量发育不全的皮脂腺来维持。所以唇红是体表毛细血管最丰富的部位之一,正常情况下呈现红色,.,.,(二)颊,(三)腭,腭垂(悬雍垂),腭,硬腭:,软腭:,腭帆,腭舌弓,腭咽弓,扁桃体窝: 腭扁桃体,骨腭,皮肤、颊肌和黏膜等构成,.,(四)咽峡:,

3、是口腔通咽腔的门户,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口腔和咽的分界,.,.,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较重。表现为急性起病,可伴畏寒、高热,体温最高可达3940,可持续35天。幼儿可呕吐、因高热而抽搐、昏睡等。,.,牙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嵌入上、下颌骨牙槽内,分别排列成上牙弓和下牙弓,用以咬切和磨碎食物,并对发音有辅助作用。,(五)牙,.,(1) 牙的形态,牙冠,1.牙的形态和结构,.,(2) 牙的构成,牙质,牙釉质:最硬,牙骨质,牙髓,.,牙的形态、构造 牙齿嵌于牙槽中 共分三部冠根颈 牙质构成牙主体 根颈骨质包一层 釉质覆于牙冠上 瓷白光亮最坚硬 牙髓位于牙腔中 根尖小孔牙槽通 龋洞加深及牙

4、髓 三叉神经传剧痛,.,两套牙:,乳牙: 20 恒牙: 32,乳牙,恒牙,2.出牙和牙式,.,乳牙列54 (罗马) 恒牙列84(阿拉伯),牙列 牙式,乳牙列,.,恒牙列,.,尖牙,牙的种类,.,牙周炎主要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发病年龄以35岁以后较为多见。如龈炎未能及时治疗,炎症可由牙龈向深层扩散到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而发展为牙周炎。,.,(六)舌,1. 舌的形态,舌体: 前2/3,舌根: 后1/3,界沟,舌体,舌根,舌尖,.,舌上面的粘膜: 舌乳头: 丝状乳头 菌状乳头 叶状乳头 含味蕾 轮廓乳头 舌扁桃体,2. 舌粘膜,.,.,舌下面的粘膜:,舌系带,舌下阜,舌下襞,

5、舌下腺,.,3. 舌肌,改变舌的形态,构成舌的肌肉-,舌外肌:,舌内肌:,运动舌的肌肉,一侧瘫痪:舌尖偏向瘫痪一侧,颏舌肌,改变舌的位置,舌的形态、构造 舌外粘膜舌内肌 V 形界沟分根体 舌面粘膜乳头多 各有功能要牢记 轮廓菌状主味觉 触觉刺激丝丝系,.,舌下腺,腮腺,下颌下腺,(七)大唾液腺,三对大唾液腺:,.,形态,楔形,位置,腮腺管,腮腺,腮腺管,1. 腮腺,外耳道前下方,开口于与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相对的颊粘膜处。,.,2. 下颌下腺,卵圆形,下颌下三角,开口于舌下阜,下颌下腺,形态,位置,下颌下腺管,下颌下腺管,.,3. 舌下腺,形态,条带状,位置,舌下襞深面,舌下腺管,开口于舌下襞表面

6、.,1条 舌下腺大管:,开口于舌下阜.,舌下腺,舌下襞,舌下阜,.,口腔大唾液腺,与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相对的颊粘膜,腮腺 耳廓前下有腮腺 腺管横过咬肌前 开口上颌颊粘膜 正对第二磨牙边,.,位置:,二、咽,形态:,漏斗状的肌性管道. 12cm长。,上端: 颅底的外面 下端 : C6平面续于食管 后壁: 6个颈椎体的前面 前壁: 自上而下通鼻腔、口腔、喉腔 侧壁: 与颈部大血管和甲状腺侧叶相邻,(一)咽的形态和位置,.,咽的分部和结构,.,1. 鼻咽,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咽隐窝,咽鼓管进入鼻咽部的一端,位于鼻咽部的两侧壁上,相当于下鼻甲后方约1cm处,咽腔经此通过咽鼓管与中耳鼓室相连。由于咽鼓

7、管与鼻咽部相通,故咽部感染易沿咽鼓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炎。,在鼻咽,位于咽鼓管圆枕后上方与咽后壁之间有一凹陷区域,称为咽隐窝,为鼻咽癌的好发部位。其上方与颅底破裂孔相邻,癌细胞可以扩散至颅内。,.,2. 口咽,腭扁桃体,会厌,会厌谷,舌会厌正中襞,口咽位于会厌上缘与腭帆之间,向前经咽峡通口腔。其外侧壁腭舌弓与腭帆之间的腭扁桃体窝内容纳腭扁桃体,.,腭扁桃体、咽扁桃体、舌扁桃体在鼻腔和口腔通咽处,共同形成一个淋巴环,称咽淋巴环,具有防御功能,.,3. 喉咽,位于喉的后方或紧接喉部的咽的下部,下端在第6颈椎下缘水平与食管相续,向前借喉口通喉腔。在喉口的两侧各有一深窝,称梨状隐窝,是异物易滞留之处。

8、,.,三、食管,食 管,上端: 在第6颈椎体下缘平面与咽相接;,下端: 在约平第11胸椎高度,于中线 左侧与胃的贲门相接。,位置:,形态:,前后扁平的肌性管道,25cm,(一)食管的形态和位置,.,分3部:,颈部: 胸部: 腹部:,颈部,胸部,腹部,C6下缘至胸骨颈静脉切迹,气管后方,约5cm。,胸骨颈静脉切迹至膈的食管裂孔,长约1820cm。,膈的食管裂孔与贲门之间,长12cm。,.,第1: 食管起始处 第2: 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 第3: 穿膈的食管裂孔处,位置,距中切牙距离,15cm,25cm,40cm,距中切牙,(二)食管的狭窄,.,.,.,.,四、 胃,消化管中最庞大的部分。食物由食管

9、入胃,混以胃液经初步消化后,再逐渐被输送至十二指肠,膈肌,.,胃小弯,幽门,胃大弯,贲门,(一)胃的形态和分部,.,.,贲门部,胃体,幽门部,胃底,(胃窦):胃癌和胃溃疡 好发部位,.,正常,急性胃炎,胃溃疡,胃癌,胃溃疡出血,.,.,胃在中等充盈时: 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小部分位于腹上区。,(二)胃的位置和毗邻,胃前壁的右侧与肝左叶相邻,左侧被隔与左肋弓所掩盖;剑突下胃部分直接与腹前壁相贴。胃后壁与左肾、左肾上腺及胰相邻。胃底与隔、脾相贴。胃大弯的后下方有横结肠经过。,一位空姐,左肾真是艳福不浅啊,.,.,粘膜层:,肌织层,外膜层,粘膜下层,幽门瓣,内斜,外纵,中环:,幽门括约肌,(三)胃

10、壁的构造,在胃的幽门,胃粘膜覆盖幽门括约肌,形成的环形皱襞称幽门瓣,突向十二指肠腔内,有延缓胃内容物排空和防止肠内容物逆流至胃的作用。,上皮 固有层,.,胃腺是胃黏膜上皮向结缔组织中深入凹陷而形成的。它是由主细胞、壁细胞和颈黏液细胞3种构成。,主细胞:又称胃酶细胞,数量最多,主要分布于腺的体、底部。主细胞具有典型的蛋白质分泌细胞的结构特点。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壁细胞:又称泌酸细胞。壁细胞能分泌盐酸,其过程是:细胞从血液摄取的或代谢产生的CO2在碳酸酐酶作用下与H2O结合形成H2CO3;H2CO3解离为H和HCO3,H被主动运输至分泌小管,而HCO3与血液中的CL次换;CL也被运输入分泌小管

11、,与H结合成盐酸。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成为胃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初步分解;盐酸还有杀菌作用。 人的壁细胞还分泌内因子,这种糖蛋白在胃腔内与食物中的维生素B12结合成复合物,使 B12在肠管内不被酶分解,并能促进回肠吸收B12入血,供红细胞生成所需。如内因子缺乏,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可导致恶性贫血。,.,幽门括约肌的作用:,1. 节制胃内容物过快地流入小肠;,2. 防止小肠内容物返流入胃;,.,五、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57 m,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形态:,“C”字型,长度:,25cm,(一)十二指肠,.,上部:3-5cm,水平部:10cm,升部:2-3c

12、m,降部:7-8cm,上部,降 部,水平部,升部,十二指肠上曲,十二指肠下曲,十二指肠空肠曲,.,.,(1)上部:起自幽门,指向肝门。起始处称十二指肠球,粘膜平滑,是溃疡好发部位。 (2)降部:沿脊柱右侧下降,后内侧壁有十二指肠纵襞,末端为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 (3)水平部:向左横 过第二腰椎。 (4)升部:末端向下 弯曲形成十二指肠 空肠曲,被十二指 肠悬肌(韧带)固 定于腹后壁。十二 指肠悬肌是上、下 消化道的分界,也 是临床外科手术识 别空肠起端的标志。,.,.,.,胆总管和胰管在此处,组成肝胰壶腹。,.,.,十二指肠是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位置最深且最为固定的

13、小肠段胰管与胆总管均开口于十二指肠。因此,它既接受胃液,又接受胰液和胆汁的注入,所以十二指肠的消化功能十分重要。,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病因: 1)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侵袭作用及影响因素:胃酸一胃蛋白酶的侵袭作用,尤其是胃酸的作用,在溃疡形成中占主要地位。 2)削弱粘膜的保护因素:粘液一粘膜屏障的破坏正常情况下,胃粘膜由其上皮分泌的粘液所覆盖,粘液与完整的上皮细胞膜的脂蛋白层及细胞间连接形成一道防线,称为粘液一粘膜屏障。,.,(二) 空肠和回肠,.,位置,左上腹,右下腹,空肠Jejunum,回肠Ileum,环状襞,密且高,疏而低,淋巴滤泡,只有孤立淋巴滤泡,孤立淋巴滤泡、集合淋巴滤泡,管径,粗,细,

14、管壁,厚,薄,颜色,粉红,粉灰,丰富,血供,少,.,空肠,回肠,.,.,.,.,.,六、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长度: 约1.5 m,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起自右髂窝内的回肠末端,终于肛门,.,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大肠特征性结构:(除了直肠、肛管和阑尾),2、结肠袋,3、肠脂垂,1、结肠带,.,.,(一)盲肠(cecum),位置:,右髂窝内,6 cm 长 7.5 cm 直径,盲肠,盲肠,回肠,.,回盲瓣的作用:,1. 节制小肠内容物过快地流入大肠;,2. 防止大肠内容物返流入小肠;,.,(二) 阑尾,位置:,多变,阑尾,1.5 cm直径,长度:,.,.,.,脐,麦氏点,

15、右髂前上棘,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 中外1/3交点处,是阑 尾根部的体表投影.,(McBurney点),.,.,1. 升结肠,2. 横结肠,4. 乙状结肠,3. 降结肠,由横结肠系膜连于腹后壁,活动度较大。,借乙状结肠系膜连于骨盆侧壁,活动度较大。,降 结 肠,升 结 肠,横结肠,乙状结肠,结肠右曲,结肠左曲,(三) 结肠,位于盲肠和直肠之间,围绕在空肠和回肠周围,.,.,看看“便便”是如何出去闯世界的,.,.,.,(四) 直肠,位置,在第3骶椎前方 起自乙状结肠, 沿骶、尾 骨前 面下行, 终于盆 膈平面。,毗邻,男性,女性,.,前膀胱,后直肠,中间夹着小儿房。,.

16、,骶曲,会阴曲,肛管,形态,两个弯曲,.,重要结构:,直肠壁上常有23片 由环层肌和粘膜形成的半月状皱襞,称 为,其中一个大而恒定的横襞存在于直肠的右前壁上,距肛门约7cm,可作为直肠镜检时的标志。,1. 直肠横襞(Houstons瓣),直肠横襞,7cm,.,直肠壶腹,2. 直肠壶腹: 直肠下段肠腔的膨大。,.,(五)肛管 (anal canal),肛柱 肛瓣 肛窦 齿状线 白线 肛梳 肛门内括约肌 肛门外括约肌,.,痔疮是怎么回事?,.,.,肛门内括约肌,(扩约)浅部,(扩约)深部,肛门外括约肌 皮下部,肛门括约肌,.,.,第二节 消化腺,.,一、肝(Liver),颜色:棕红色,质地:柔软而脆弱,人身体中最大的腺体,.,(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