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高三一轮单元训练: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B卷单元检测(人教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42099992 上传时间:2020-08-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高三一轮单元训练: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B卷单元检测(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年高考高三一轮单元训练: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B卷单元检测(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年高考高三一轮单元训练: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B卷单元检测(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0年高考高三一轮单元训练: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B卷单元检测(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0年高考高三一轮单元训练: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B卷单元检测(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高三一轮单元训练: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B卷单元检测(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高三一轮单元训练: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B卷单元检测(人教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生物卷第五单元(B)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

2、的杂交实验中,F1未出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B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会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C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的比例是11D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出现的重组性状类型占5/82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控制两种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B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数量比为1:1:1:1C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中D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为383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叶绿体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

3、是得出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条件之一C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一定出现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4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涵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的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基础上的B孟德尔的假说合理地解释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的性状分离现象C“演绎推理”的过程是指完成测交实验并统计结果的过程D“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5下列

4、遗传现象中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的是( )A两只黄鼠交配,所生的子代中黄鼠灰鼠=21B粉红花紫茉莉自交后代红花粉红花白花=121C长食指和短食指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为长食指基因),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D人的神经性肌肉衰弱、运动失调等遗传病与线粒体DNA有关6某种昆虫的翅有斑点和无斑点这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雄性个体中A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斑点翅,其他情况均为无斑点翅,而雌性个体均表现为无斑点翅。下列不能通过子代翅有无斑点辨别性别的杂交组合是( )AAABBaabb BAaBbAA

5、BbCAAbbaaBB DAABbAaBB7已知某个体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据此作出的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A如果该个体只有一个亲本,其基因型一定也是AaBbB如果该个体有两个亲本,其基因型一定分别是aabb和AABBC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肯定是4种D该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中一定存在着aabb基因型个体8孟德尔将纯种黄色圆形和纯种绿色皱缩豌豆进行杂交试验。得到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形:绿色圆形:黄色皱缩:绿色皱缩=9:3:3:1则以下不属于得到这一实验结果必要条件的是( )AFl产生的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控制豌豆颜色和形状的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C各种雌雄配子之间可以

6、随机结合D豌豆产生卵细胞数量和产生精子数量的比例是1:19蝗虫的性别决定为XO型,即雄虫仅有一条性染色体(X染色体)。染色体A和B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研究人员统计了300个细胞在同一时期的染色体行为(下图示其中某一细胞)。发现X染色体与染色体A的组合出现146次,与B的组合出现154次。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注:蝗虫染色体的着丝点位于一端)A上述事实说明同源染色体分离后随机移向两极B上述事实支持基因的分离定律C上述事实支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10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A、a控制,长翅与残翅是另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2只雌雄果

7、蝇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长翅雌果蝇:灰身长翅雄果蝇:灰身残翅雄果蝇:黑身长翅雌果蝇:黑身长翅雄果蝇:黑身残翅雄果蝇=4:2:2:2:1:1,不考虑其他等位基因且不含等位基因的个体均视为纯合子。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亲本雌果蝇表现为灰身长翅,该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B若验证灰身长翅雌果蝇的基因型,可让其与黑身残翅雄果蝇交配C子代黑身长翅中纯合子占2/3,子代灰身长翅中纯合子占2/9D若该亲本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交配,则雌雄子代中均有4种表现型11鸡的小腿胫骨颜色通常是浅色的,当有黑色素存在时,胫色变黑,黑色素具有较好的延缓衰老的作用。在一个现代化的封闭式养鸡场内,偶然

8、发现一只胫色为黑色的雌鸡(ZW),科研人员让这只雌鸡与浅色胫的雄鸡(ZZ)交配,F1都是浅色胫的;再让F1雌雄鸡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有18只鸡黑色胫,56只鸡浅色胫,其中黑色胫全为雌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黑色胫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B黑色素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CF1中的雄鸡产生的精子,一半含有黑色素基因D若F1雄鸡与这只雌鸡交配,则子代中黑色胫的全为雄鸡12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转基因育种和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二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抗病(抗)与易感病(感)选取若干某红果杂合子进行转抗病基因(T)的试验后得到品种S1、S2、S3、S4分别进行自然种植得到F1,统计数

9、据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品种F1表现型及个体数S1450红抗、160红感、150黄抗、50黄感S2450红抗、30红感、150黄抗、10黄感S3660红抗、90红感、90黄抗、160黄感S4450红抗、240黄抗、240红感、10黄感A向二条非同源染色体分别转入1个抗病基因的品种只有S2B上述品种形成F1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只有品种S1和S2CS1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红抗个体的概率为25/36DS2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1513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色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B、b和Y、y控制,其中B基因控制产生蓝色素,Y基因控制产生黄

10、色素,蓝色素和黄色素混在一起时表现为绿色。两只绿色鹦鹉杂交,F1出现绿色、蓝色、黄色、白色四种鹦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两只绿色鹦鹉的基因型相同BF1绿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四种CF1蓝色个体自由交配,后代蓝色个体中纯合子占1/2DF1中蓝色个体和黄色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个体占2/914下图表示某种二倍体植物的花瓣颜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该二倍体植物花瓣颜色的基因型共有9种,表现型有3种B基因型为BB的个体突变成Bb,其表现型可能不发生改变C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杂交,F1中红色个体的比例为5/8D基因A转录得到的mRNA只

11、能同时与1个核糖体结合15某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假设这群牛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牛的毛色有果色和黑色两种,且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栗色个体少于黑色个体,则说明栗色为显性B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则说明黑色为显性C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则说明栗色为隐性D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显隐性基因率不相等16鹦鹉控制绿色(A)、黄色(a)和条纹(B)、无纹(b)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两纯合亲本杂交,F1全为绿色条纹,F2的表现型比例为7:1:3:1,研究得知F2表现型比例异常是

12、某种基因型的雄配子不育导致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的表现型是绿色无纹和黄色条纹B不育的雄配子和基因组成是Ab或aBCF2中纯合子占1/4,杂合子占3/4D对F1中的雌性个体进行测交,子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1:117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同型性染色体的个体为雌性,含有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为雄性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有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大,有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小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18人的直发和卷发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d),DD、Dd、dd个体的头发表现分别为非常卷曲、中等卷

13、曲、直发;高胆固醇血症由另一对等位基因(H、h)控制,HH个体为正常人,Hh个体血液胆固醇含量中等,30岁左右易得心脏病。hh个体血液含高胆固醇,在两岁时死亡。控制以上性状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双方都是卷发的夫妇,生下一直发、血液含高胆固醇的孩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该夫妇再生一个头发非常卷曲、血液正常的孩子的概率是1/16B预测人群中HH的基因型频率将逐渐升高C预测人群中h的基因频率将逐渐降低D若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其可能的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有9种19已知决定人类血型的红细胞表面抗原物质的形成原理如下图所示,若红细胞表面没有A抗原也没有B抗原,在ABO血型系统中都认定为O型血。这两

14、对基因独立遗传,且一个地区的人群中H基因频率为50%,h基因频率为50%,IA基因频率为30%IB基因资率为10%,i基因频率为60%。该地区有一对血型分别为AB型和O型的夫妇。两者都含有H基因,生了一个O型血的女儿,该女儿与该地区的一个O型血的男子婚配。下列相关推断错误的是( )A这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HhIAIB和HhiiB这个O型血的男子基因型有8种可能性C该女儿与该男子生一个A型血孩子的概率是9/200D若该女儿与该男子已生育一个A型血儿子,则再生一个A型血女儿可能性是1/620如图是一个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甲病基因以A或a表示,乙病基因以B或b表示,两对基因自由组合。I3和I4不携

15、带乙病基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病属于显性遗传,乙病属于隐性遗传,两者均为常染色体遗传BI1和I2表现正常,但7患乙病是由于等位基因分离的原因C可以推测出13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D12和13结婚,子女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1/3621下图为某家族遗传家系图。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控制两病的基因独立遗传,其中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病与乙病的遗传方式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1和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若2与7结婚,生一个同时患两病男孩的概率为1/24D若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父亲22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在某家庭中的遗传家谱图。通过大范围的调查得知,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