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2093527 上传时间:2020-08-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 作者: 日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教师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A】。A.责令其限期改正B.给予行政处分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D.对其处以罚款并责令改正【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教师法的了解。【名师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因此本题选A。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这说明学生具有【C】的权利。A.安全B.受教

2、育C.受尊重D.生存【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学生权利的了解。【名师详解】题干所述说明我国青少年儿童享有受尊重的权利,从法律关系的角度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本题选C。3.教师和学生在社会道德上是【D】的关系。A.上下级B.平等C.授受D.相互促进【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名师详解】从社会学角度看,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教师教会学生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自身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从道德层面来说,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二者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本题选D。4.下列所述不符合“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是【D】。A.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发

3、展规律设计教学计划B.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C.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教学宗旨D.照本宣科,完全按照教材开展教学过程【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认识。【名师详解】D项所述属于传统的教学观念,不符合当代学生观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本题选D。5.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这句话说明【B】。A.学校要努力培养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学生B.君子不器C.学校教育应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为目标D.学校不用培养太多的专家【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学校教育目标的认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

4、力。【名师详解】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是说学校应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为目标。B项中的”君子不器”,是论语?为政篇中的话,意思是,君子”为政”要成为真正的通才,而不是成为专才、专家。此项所述与题干意思相符。因此本题选B。6.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A】。A.提高国民素质B.培养四有新人C.贯彻教育方针D.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素质教育的了解。【名师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了解。所谓素质教育,即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

5、、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因此本题选A。7.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B】。A.纪律处分B.行政处分C.经济处罚D.警告处分【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教师法的认识。【名师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国家工作人员对教师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本题选B。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学生观的范畴?【D】A.教师要培养学

6、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B.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C.教师要尊重学生,师生之间要平等相处D.视学生为被动的客体、管辖的对象、装知识的容器【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现代学生观的认识。【名师详解】现代学生观包括学生发展的整体观、学生发展的主体观、师生之间的平等观三方面的内容。题中D项所述属于传统教学观。因此本题选D。9.教师工作的对象具有独特品质,充满生命活力,并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教师所传授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发展变革;教学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扮演【B】角色。A.传道者B.研究者C.示范者D.解惑者【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

7、对教师角色的了解。【名师详解】由于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的性格特点是各异的,加之教学内容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就决定了教师不能以千篇一律的态度和方式对待教学工作,而应以一种发展变化的眼光,研究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工作情境。因此本题选B。10.在义务教育阶段,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B】。A.直接开除B.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不得开除C.通知家长D.对其进行惩罚【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义务教育法的了解。【名师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因此本题选B。11.人的造血器官是【B】。A.心脏B.骨髓C.

8、脊髓D.大脑【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与生物有关的科普常识。【名师详解】骨髓是人体的造血组织,位于身体的许多骨骼内,成年人的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红骨髓能制造红细胞、血小板和各种白细胞。血小板有止血作用,白细胞能杀灭与抑制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等。因此,骨髓不仅是造血器官,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因此本题选B。12.跟“一字千金”这个成语有关的人物是【B】。A.刘向B.吕不韦C.司马迁D.刘义庆【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积累。【名师详解】”一字千金”通常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典出史记?卷八五?吕不韦列传,吕不韦组织编纂完成吕氏春秋之后,将该书置于广场,宣布对著作有

9、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后用一字千金比喻文辞精当,结构严谨。或用来形容价值极高的作品。亦可以用以指书法上一字价值千金。因此本题选B。13.雅克萨之战后,中俄双方签订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第一份条约【C】。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尼布楚条约D.马关条约【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的了解。【名师详解】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1688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进行了两次围歼战,这是中国对俄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这次战役之后,清政府在做出很大让步的基础上,双方签订了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这是清政府与西方国家之间签订的第一份条约。因此本题选C。14.我国科举制

10、度中,殿试考上者称为【D】,第三名叫做【】。A.进士榜眼B.贡士探花C.院士榜眼D.进士探花【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知识的了解。【名师详解】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从下到上依次为院试,也叫童试,考上者称为”生员”,即秀才;乡试,也叫秋闱,生员才能参加,考上者称为”举人”;会试,又叫春闱,举人才能参加,考上者称为”贡士”;殿试,皇帝主考,贡士才能参加,考上者称为进士,前三名依次叫状元、榜眼、探花。因此本题选D。15.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是一个【A】的人。A.喜欢沉迷于过去,维护旧事物,反对新生事物B.见风使舵C.吝啬D.备受压迫【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契诃夫重要作品的了解。【名师

11、详解】别里科夫是契诃夫著名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人物,正如小说名一样,他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他思想守旧,老是赞扬过去的一些东西,而厌恶新生的事物,他是旧制度的维护者。他的死,标志着新事物终将战胜旧事物。16.以下不属于老舍作品的是【B】。A.茶馆B.日出C.骆驼祥子D.猫城记【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重要作家作品的了解。【名师详解】日出是曹禺的话剧。茶馆是老舍创作的一部著名的话剧;骆驼祥子是老舍创作的小说;猫城记是老舍创作的科幻小说。因此本题选B。17.晴朗的天空看起来是蓝色的,是因为光的【A】。A.散射B.衍射C.反射D.折射【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与物理有关的科普常识

12、。【名师详解】地球表面包围着一层空气,空气中含有许多微小的尘埃、冰晶、水滴等。太阳光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多种颜色组成的,当太阳光通过地球表面的那一层空气时,波长较长的红色光透射力最大(其次是橙、黄色光),它能透过大气中的微粒而射向地面;而波长较短的青、蓝、紫等色光,很容易被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散射开来,使天空呈现蓝色。因此本题选A。18.古罗马诗人何瑞斯写道:这个人很快乐也只有他能快乐,因为他能把今天,称之为自己的一天;他在今天里能感到安全,能够说:不管明天会怎么糟,我已经过了今天。人们也许总是幻想着天边一座奇妙的玫瑰园,却忘了欣赏放在我们窗口的玫瑰。人就是这样,人性真的很可怜,悲哀

13、。通过这段文字我们知道,作者的观点是【B】。A.人性的贪婪遮蔽了人们发现快乐的双眼B.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可以感受到更多的快乐C.现实中的快乐比遥不可及的梦想更加可贵D.只有理解了快乐的真谛才能体会到今天的宝贵【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与归纳概括能力。【名师详解】文段前一部分从正面指出,只有对今天知足的人才能感受到快乐。后一部分从反面指出人们往往执著于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忽略了身边已经拥有的幸福,并且通过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对这种生活态度的否定。由此可以归纳出,作者的观点是告诫人们要珍惜现实中已经拥有的事物,这样才能感受到更多的快乐。B选项正确。”珍惜现有的”是作者的核心观点,”人性的贪

14、婪”并不是作者强调的重点,A项排除。文段并没有对现实与梦想进行比较,C项排除。D项所述在文段中没有体现,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排除。故本题选B。19.“八大山人”是指【D】。A.明代八位名士的合称,因性嗜自然,喜欢一起游山玩水,饮酒赋诗,被人合称为“八大山人”B.魏正始年间八位名士的合称,因性嗜自然,喜欢一起游山玩水,饮酒赋诗,被人合称为“八大山人”C.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八位风格相近的书画家的总称,或称扬州画派D.明末清初画家朱耷的号【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古代历史人物的了解。【名师详解】”八大山人”不是八个人,而是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朱耷的号。朱耷本为明朝宗室,明亡后削发为僧,善于绘画。绘画以大笔水墨写意著称,并善于泼墨,尤以花鸟画称美于世。在创作上取法自然,笔墨简练,大气磅礴,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