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教师主导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2093517 上传时间:2020-08-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教师主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教师主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教师主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教师主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教师主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教师主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教师主导(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教师主导 作者: 日期:“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它是一个教育教学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在课堂上,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进行充分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实践,以达到学会新知、运用新知的一种教育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就是在课堂上,学生完成本节课教师依据参考书确定的教学目标时,作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适时适当地点拨,以帮助学生完成目标的一种教育思想。 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去扮演角色,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悟。但是,如果教学活动中缺少了教师的适时引导,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就会变得毫无目的。课堂上,教师就像

2、引路人,把学生带到知识的面前,让学生与知识相识相知。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自己的积极调控,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我在上古诗咏柳时,学生平时已能背诵了,一上课就提出了问题“学习这首诗,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举手如林。相继提出如下问题: 1这首诗写的时间、地点、季节? 2为什么说“二月春风似剪刀”? 3作者为什么用“咏柳”做题目,而不用“柳树”10余个问题,还有学生提出了“妆”、“一”、“绿丝绦”、“裁”、“似”分别是什么意思。事实上,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了,也就达到教学目标了。 二、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 教学的实质,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一定要摆正教学关系,不仅

3、要注意自己的教,而且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思考过程。小学生虽然年龄小、知识少、能力有限,但他们毕竟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积极地把学生的经验“诱”出来,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桥筑路。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决不能只是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强制式的简单行为,而应是教师将教学经验融入教学内容的一种内在体现。教学中教师要对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但这种表达不是通过反复要求和强调达到的,而是巧妙地将自己的理解和导向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在这个意义上,引导学生质疑是个好办法。在教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中,我引导学生思索: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特点?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乘着学生质疑这股“东风”。我自然

4、地把学生引进了知识之中。于是,我让学生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画一画、比一比、记一记的学习方法来寻找答案。采取以上教学方法,表面看来教师的讲解不多,但此环节渗透着教师的精心导向,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掌握。 三、注重学生的信息反馈 课堂不只是教师的讲台,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场所。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认知结果来取代学生的认识过程,而应巧妙地“导”于幕后,让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时,本课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实际上是学生思维的一个转折点,从小鸟的话中可引出“青蛙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些什么?想到

5、什么?说什么?”等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出示一幅或几幅美丽的画面,让学生在一个共同认知的基础上创造出个性化的语言,促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完成一个以知育情、以情促新知的拓展过程,其身心也得到了充分、和谐的发展,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学生还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于努力探索。 教师真正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也才能多一分思考,多一次练习,多一次读书的机会,多一次应用实践,多一次创造的灵感。浅谈认清特征把握“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分寸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要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

6、所以,变革传统教学结构成为整合的根本所在。也就是说,“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即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 虽然很多学科教师在进行整合的尝试与探索中,也具有变革教学结构的意识,但却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内涵缺乏辩证的认识,即没有认识到“学,是在教之下的学;教,是为学而教”;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课堂教学的具体特征关系缺乏认识,无法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更为严重的是,正是因为缺乏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正确

7、认识,以至于部分学科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缺乏信任感和认同感,影响到整合的有效开展。 我们结合“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探索试验研究”的日常课题的实施,在大量听课、观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对18个很好地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课堂教学案例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分析,概括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课堂教学的一些外化特点。教师一旦了解了这些特点并在课堂教学中予以体现,就可辩证、灵活地把握“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从而实现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的特征 一般而言,课堂教学的课时为45分钟或40分钟,也有少数学校采用35分钟或30分钟的小学时制

8、度。如果把教师分析讲解、演示示范、提出问题、布置任务、课堂小结等活动时间总和界定为教师主控课堂教学的时间,并称之为教师活动时间,那么,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协作交流等活动的时间即可视为是学生主体活动的时间,称之为学生活动时间。已有的研究表明,教师活动时间与学生活动时间的比例近似于21。从这个时间配比数据上不难看出,大多数课堂教学通常是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为主,而学生在大多数时间里是处于“听讲”的被动接受状态。 我们从18个案例的研究结果发现:教师用于创设情境、内容讲解、安排教学活动、课堂小结的时间平均占去一个课时时间的52%,学生自主学习平均占去课堂教学时间的33.6%、协作学习平均用去课堂教学时

9、间的12.05%,其余约3%的时间用于课堂组织、资源运行的等待。由此可以初步概括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方面的特征,即:教师活动的时间与学生活动的总时间分配比近似于11。这一特征告诉我们,为了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从时间上予以基本的保证,有了时间作为基本保证,学生的主体活动才有可能得以开展。以下是关于此特征的两点说明。 (1)学生主体活动的时间由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两种学习活动形式组成,两种活动的用时情况会依具体的课堂教学而有变化,但两者之和的总量能够达到一般的课时分钟数。 (2)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大多是间隔交叉散布的,这种散布方式构成各种各

10、样的课堂教学,散布的教师活动时间之和与各种散布的学生活动时间之和的比值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教师的课堂活动空间范围特征 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活动空间范围被扩大,教师不再被局限于讲台之上,而是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走入学生当中。在18个案例中,教师在学生当中(教师离开讲台、走入前三排学生之后)的平均时间占课堂教学时间的40%以上。教师有较长的时间位于学生当中,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个别化辅导、为小组讨论提供具体的支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主体活动的时间保证为前提,教师可以在学生活动的时候,以全班巡视、游走、观察的方式获取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或者给学生以个别化的辅导。教师在课堂中

11、的活动空间范围扩大、教师停留在学生当中的时间增长,成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课堂教学中的又一特征。 师生的行为活动特征 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活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中,教学活动由教师安排活动(单纯教师讲解)、师生互动(教师的讲解伴随着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生生协作交流等类型组合而成,而学生的行为方式更多地表现为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 因此,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分寸的把握,是建立在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课堂教学特征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也是建立在对教师主导行为活动和学生主体行为活动的特征有着充分的了解与认识之上的。 教师的主导活动特征 “教师主导学

12、生主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有讲解、提问等外界可见的方式,同时,还具有监控学生进展、调控学习进程、获取反馈信息等外界不可见的活动方式。只有这两种活动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使用,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因此,教师具有外显活动、内显活动这两类方式,成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课堂教学中尤为突出并且重要的特征之一。 由于教师主控课堂教学的时间只占原有教学课时的一半,因此,教师就要在这不多的时间里讲解最该讲解、最有必要讲解的内容,这就使得原有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讲解的状况有了改变。教师讲解的内容,也由以往的面面俱到变成了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为导向,以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感悟为目的。“教师主导

13、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不宜太多太琐碎,任务性的问题两个左右较为适宜。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以这两个左右的问题作为贯穿课堂教学的主线,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和表现,教师可以追加问题,但追加的问题也是课堂教学主线问题中的分支或者某个方面。 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征 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1.学生的高度参与性 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重点内容的分析讲解多是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完成的,在师生互动中学生具有高度的参与性。这种高度参与性可以从两个角度予以衡量,其一是该环节中参与学生的人次与全班总人数的比率较高(如案例8,全班共

14、计36位学生,在师生互动环节中,与教师有过交互行为的学生共计59人次),另一种表现是单位时间内参与活动的人数较多。在所分析的18个教学案例中,在师生交互环节中,参与到活动中的学生数与全班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分布如图1所示;单位时间内,参与到师生交互活动的学生人数分布见图2从这两个图表中不难看出,在师生互动这个环节中,学生参与的人次与全班学生总数的比值(平均约为0.8)、每分钟内参与的人次(平均1.69个)都较高。也就是说,在教师课堂讲解时,学生的参与程度很好。 学生高度参与的过程,也是认知深入发展、思维得以锻炼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再让学生把经过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之后的思考结果表达出来。从这两个图表中不难看出,在师生互动这个环节中,学生参与的人次与全班学生总数的比值(平均约为0.8)、每分钟内参与的人次(平均1.69个)都较高。也就是说,在教师课堂讲解时,学生的参与程度很好。 学生高度参与的过程,也是认知深入发展、思维得以锻炼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再让学生把经过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之后的思考结果表达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