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信访条例学习心得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2056897 上传时间:2020-08-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得体会)信访条例学习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心得体会)信访条例学习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心得体会)信访条例学习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心得体会)信访条例学习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心得体会)信访条例学习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得体会)信访条例学习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得体会)信访条例学习心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得体会)信访条例学习心得 信访条例学习心得信访条例学习心得-华容县农机局夏金明xx年1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31号令,颁布了新修改的国务院信访条例。 新信访条例从今年5月1日起实行。 信访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促进依法行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发挥重要作用。 信访条例规定了3个方面的重要制度。 这几项制度具有严密的逻辑联系信访渠道信访事项提出信访事项的受理 一、畅通信访渠道制度。 信访渠道是连接政府与群众的重要桥梁。 老百姓说,信访不通,上层耳聋;信访不复,百姓在哭;信访不查,

2、贪官不怕。 条例规定了五条信访渠道1.书信;2.电子邮件;3.传真;4.电话;5.走访。 新条例规定,利用现有各级政府政务网络信息系统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并实现上下级政府互联互通,既有利于信访人查询信访信息,也有利于上级政府信访机构及时了解、指导和督办重要信访事项。 二、信访事项的提出制度。 1.信访人的权利和义务。 信访人主要有7项权利和5项义务。 权利1信访事项提出权(信访权);2不受报复权(要求保密权);3请求复查权;4了解权(要求答复权);5申述权(对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6反映重大、紧急信访事项权。 7.接受奖励权(提出的建议对党和国家有重大贡献)。 义务1遵守提出程

3、序的义务;2如实反映情况的义务;3遵守禁止性行为的义务;4遵守上访程序的义务;5执行行政机关处理决定的义务。 2.信访人的信访对象和信访内容。 信访人对下列信访事项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第十四条规定可以对信访人对下列组织或人员的职务行为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不服下列组织、人员的职务行为,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信访事项。 信访对象是五类组织或工作人员一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二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三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四是社会团体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派出的人员;五是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及其成员。 信访

4、内容是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不服下列组织、人员的职务行为。 “不服工作人员职务行为”主要是指信访人不服工作人员职务行为侵害了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3.信访人的信访方式。 第十六条规定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向依法有权处理的本级或者上一级机关提出;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机关的上级机关再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该上级机关不予受理。 第十七条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一般应当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等书面形式;信访人提出投诉请求的,还应当载明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 有关机关对采用口头形式提出的投诉请求,应当记录信访人的姓名

5、(名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 三、信访事项的受理制度。 第 一、明确受理机关。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收到信访事项,应当予以登记,并区分情况,在15日内分别按下列方式处理一是信访人向一会两院(人大、法院、检察院)提出的,交由“一会两院”办理;二是向本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提出的,交本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办理;三是向下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提出的,交下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办理。 特别要提到是,第二十一条第三款规定信访事项涉及下级行政机关或者其工作人员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直接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并抄送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 这里讲的是“直接转送”,有权处

6、理的行政机关,而不是“逐级转送”。 转送时抄送“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 这样规定减少了中间环节,缩短了办理时间。 “下级”和“下一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第 二、明确职责要求。 对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并属于本级机关法定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应当受理,不得推诿、敷衍、拖延;对不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向有权的机关提出。 有关行政机关收到信访事项后,能够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当场书面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 有关行政机关应当相互通报信访事项的受理情况。 第二十三条还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将信访人的检举、揭发材

7、料及有关情况透露或者转给被检举、揭发的人员或者单位。 过去信访的弊端大都是“不规范”所致。 如层层批转,以致“把秦香莲的申诉批转给陈世美阅处”。 致使信访人受到打击报复。 第 三、紧急信访处理。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时,可以就近向有关行政机关报告。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下一页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2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必要时,通报有关主管部门。 各级各类信访机构如果互不通气,以致一个信访人可以就一件事向十个部门信访,十个部门可以对同一件事给当事人作出十个不同答复;有关负责同志批阅信访无一定标准,一个批示可以吊起千万人的胃口,解决一件信访可以引出千百件信访。 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好国务院新信访条例,必将对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起到良好作用。 信访条例学习心得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2。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