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中考语文复习课件 专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056872 上传时间:2020-08-16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6.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中考语文复习课件 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2016届中考语文复习课件 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2016届中考语文复习课件 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2016届中考语文复习课件 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2016届中考语文复习课件 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中考语文复习课件 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中考语文复习课件 专题(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分类,二、意象 古诗词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常见的传统意象有:,点击图片放大观看,点击图片放大观看,点击图片放大观看,三、类型,四、艺术手法 1.常用修辞格: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反问、双关、用典、对比等。,2.表达方式,点击图片放大观看,3.表现手法,考点 1 字词赏析 例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一句中的“改”字历来为人所称颂,你认为妙在何处? _,解题技巧:这个考点的考查形式有: 这一句中

2、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与某字比较起来,评论高下优劣。赏析某一句的表达效果。 字词赏析答题格式:释含义(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效果 (该字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句子赏析答题格式:句运用了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描绘了,抒发了作者感情。其中,“”词用得好,传神地表现了。 解析:解答此题时,首先要解释“改”的意思,然后结合相关诗句所展现的画面来体会“改”字所表达的效果:那是一种“变化”的美,好看的山峰因诗人一直在行走而姿态万千、变化多端。,答案: 示例:“改”是“改变、改换”的意思。这里指鲁山的景色随

3、诗人行踪的变化而变化,使读者眼前产生了一幅流动的画面。诗人以动写静,更好地切合题目“山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考点 2 情感把握 例 (2014济南)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注】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释】 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的感情。 解题技巧:这道题考查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分析诗歌的类型,然后结合诗句里面的关键词和具体的意象,来体会其所表达的情感。 解析:由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句里面的“别”“忆”等关键词可以体会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与

4、朋友依依惜别,考点 3 景物描写及画面描述 例 (2013济南)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描述“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所展现的画面。 _,解题技巧: 该考点的考查方式一般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描绘所展现的画面”。答题时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三要语言优美、生动。,解析:作答时应抓住诗句中的意象“兰芽”“溪”“松” “沙路”,理清画面展开的层次顺序,选用恰

5、当的修辞格,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述出来。 答案: 示例:山脚下小溪潺潺,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浸入水中,松林间的沙路仿佛被水冲刷得一尘不染,没有一点泥巴。,考点 4 选择综合辨析 例 (2014济南)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注】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释】 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下列关于这首诗的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醉别江楼橘柚香”,直叙其事,并交代了地点和季节。 B.“江风引雨入舟凉”,写出了诗人迎风沐雨的畅快。 C.诗人想象,朋友不久就要到达潇湘,那时夜泊江上,孤月高悬,两岸猿啼声声入梦。

6、D.末句的“长”字写猿声,使人想起三峡中的“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解题技巧:选择题考查的范围广,能充分考查考生对诗词的理解,因而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从内容理解、情感分析等方面入手,解答该类型的试题时要特别注意有关这些方面的选项。,解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内容很好理解,“醉别” “忆君”“愁”等词与题目中的“送”相照应。此诗前两句写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后两句想象魏二梦里听见猿啼,难以入眠。B选项“江风引雨入舟凉,写出了诗人迎风沐雨的畅快”,理解偏颇:该句情景交融,写出了诗人心中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离别的伤怀。 答案:B,一、(2015济南)阅

7、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释】 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历乱:烂漫。,1.本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_,通过对它们的描写,体现了春天_的特点。,草、柳、桃花、李花,春意盎然(生机勃勃),2.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 _ _,示例1:“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春日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表达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 示例2:“惹”是招引(或:引起)的意思,诗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妙用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

8、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二、(2015槐荫区一模)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夜书所见 (南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挑:逗趣。促织:蟋蟀。篱落:篱笆。,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的画面。 _,示例:江上秋风吹过,梧桐树叶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寒意,触动了异乡人的思乡之情。,2.结合诗歌内容,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_,示例:烘托,江上秋风烘托了寒凉的气氛和作者客居的孤寂情怀; 以乐景写哀情,用“儿童挑促织”的欢乐反衬作者客居的孤独和愁思; 首句运用叠词,“萧萧”一词表现了秋

9、夜的寒凉与萧索; 以动衬静,用秋风瑟瑟反衬出秋夜的寂静。,三、(2015平阴县一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诗作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_,描绘出春耕时节,男耕女织,老幼不息的忙碌景象。,2.最后一句写幼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意在表现什么?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示例:幼童学种瓜有两点意义:一是表明农家孩子从小便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二是用幼童的形象衬托出农民的辛苦和繁忙。作品中流露出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四、(2015长清区一模)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10、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 元稹:唐代诗人。曾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互相唱和,世以“元白”并称。810年,元稹因弹劾,不法官吏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同年白居易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幢(chun)幢:这里指灯影摇动。 1.“垂死病中惊坐起”中的“惊坐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示例1:通过神态和动作写出了诗人听到朋友遭贬后的震惊之巨、友谊之深。 示例2:“惊”,写出了“情”当时震惊的心情; “坐起”,则写出了“状”当时震惊的模样。“垂死病中”,自然“坐起”困难。然而,作者却惊得“坐起”了,这样表明:震惊之巨,无异针刺

11、;休戚相关,感同身受。元、白二人友谊之深清晰可见。,2.请赏析“暗风吹雨入寒窗”。 _,示例1:阴冷的风雨吹入寒窗。作者用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的手法,把听说白居易遭贬后的悲凉、凄苦的情感寄寓在凄凉冷清的景物之中,使抒情更含蓄,有感染力。 示例2:用凄凉冷清的景物含蓄地表达了(渲染烘托了)诗人得知白居易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凄苦。,五、(2015历城区一模)诗歌阅读理解。 绝句 石懋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毬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释】 石懋(mo):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授。轻黄:淡黄。飞毬(qi):杨树籽。,1.联系诗意,谈谈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诗人借残春飘荡的杨花,抒发了自己离别家园、辗转仕途而生活不得安定的无奈和乡思。,2.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赏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