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5课时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051216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5课时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5课时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5课时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5课时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5课时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5课时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5课时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单元,生 物 与 环 境,1涵盖范围,本单元包括必修3的第四、五、六章内容。从宏观方面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单元教学分析,2考情分析,(1)考查力度:此单元在高考中是高考三大考点遗传、代谢和调节之后最重要的考查内容。 (2)考查内容 “J”型和“S”型种群增长曲线的理解与应用。 生态系统的结构中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 物质循环的实例碳循环图解与能量流动的过程图解。 生态缸的制作及生态环境方面的热点问题。,(3)考查题型: 选择题:中的特定知识点加上种群的特征、种间关系和群落演替。,曲线题考查中“J

2、”型和“S”型曲线 图解题考查 热点材料题考查 实验题考查,非选择题,3复习指导,(1)复习线索 以种群的特征为主线,理解种群的概念、数量变化、种间及种内关系。 以生态系统的概念为核心,综合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复习方法 比较法并结合曲线复习“J”型和“S”型种群数量变化。 图解法复习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食物链(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关注生态环境方面的热点问题,并学会运用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分析。,第 35 课时,生态系统的 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回扣基础构建网络,基础导学,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信息的种类、特点及来源 连一连,许多动物都能在 特定时期释

3、放用 于吸引异性的信 息素,用来传递 性信号。,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个体:,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实例见教材106页资料分析1和2) 种群:,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实例见教材107页资料分析3) 群落和生态系统:能关系,以维持。(实例见教材107页资料分析4和107页中草、兔子、狼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的产量。 对进行控制。 辨一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调节生物的种间,生态,系统的稳定,农产品或畜产品,有害动物,鸟类突然振翅飞起对同伴报警和通过尖锐鸣叫的报警所涉及到的信息有何不同?,上述两图中动物行为涉及到哪类信息?,提示左图为物理信息,

4、右图为化学信息。,提示前者为行为信息,后者为物理信息(声音)。,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连一连,名师点拨任何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圈)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只是大小不同而已。 强调“生态系统稳定性高低”时,必须明确是抵抗力稳定性还是恢复力稳定性,因为二者一般呈负相关。 并非所有生态系统的两种稳定性高低都呈负相关,如苔原和荒漠生态系统的两种稳定性都低。,1教材106页资料分析提升对信息传递的认识。 2教材107页最后两段和教材108页中两自然段,信息传递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及实例。 3教材109页黑体字部分核心概念。 4教材112页制作设计生态缸的原则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关系。 5教材114页技能

5、训练生物学语言规范运用。 6教材108页练习一基础题;教材112页练习一中1和2;教材115116页自我检测一中1、3、4,二知识迁移中1和2,三技能应用和四思维拓展。,回扣教材,知识网络,能量,物质,信息,恢 复 力,抵 抗 力,行 为,化 学,物 理,双 向,突破考点提炼方法,1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原理,可以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下列措施不属于此项原理的是() A圈养家畜,散养家禽 B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C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D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图像和列表比较法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典

6、例引领,考点107,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物理信息是通过物理因素、物理过程来传递的,如光、声、温度、磁力等;传递化学信息的是一些化学物质,如性外激素等;行为信息是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动作等“肢体语言”来,传递和表达的。圈养家畜、散养家禽不是利用信息传递的原理。 答案A 排雷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范围不包括细胞之间的传递,而是指种群内部个体之间、种群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考点剖析,1.信息传递的模型及解读,该模

7、型为信息传递模式图,属物理模型。 范围,形式: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来源:可来自于无机环境,也可来自于生物。 方向: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作用: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过程:信源(信息产生)信息道(信息传输)信宿反馈作用(信息接收) 阻碍其中的任一环节均不能实现信息的传递。,2.信息传递的作用及应用,拓展提升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比较,对位训练,1如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

8、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A B C D,答案B,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就越高 C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相同 D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核心概念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典例引领,考点108,解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呈负相关,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弱;,要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应该适当增加物种的种类和数目。 答案A 排雷生态系统的稳态是系统发展的结果,生

9、态系统的稳定性不是绝对稳定,而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动态平衡状态。 结构相对稳定: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 功能相对稳定:物质与能量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 可打破重建:在遵循生态系统规律的前提下依据人类的需要,打破原有平衡,建立更加高效的平衡。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简单地说,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是要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是需要适当地增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以增加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考点剖析,1两者的关系,2.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如下

10、图),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 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偏离的大小可以作为抵抗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y越大,说明抵抗力稳定,性越弱。反之,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如热带雨林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受到相同干扰,草原生态系统的y值要大于热带雨林的y值。 x可以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x越大,表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反之,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TS表示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围成的面积,可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这一面积越大,即x与y越大,则说明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低。,提醒自我调节能力大小包括:自身净化能力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完善的营养结构自身的

11、反馈调节,维持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相对稳定。 抵抗力稳定性高低比较:生物圈海洋生态系统热带雨林温带草原极地荒漠。恢复力稳定性正好与其相反。,某一生态系统在彻底破坏之前,受到外界干扰,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恢复的过程,应视为抵抗力稳定性,如河流轻度污染的净化;若遭到彻底破坏,则其恢复过程应为恢复力稳定性,如火灾后草原的恢复等。 食物网中营养结构最不容易被破坏的标准:先看食物链,数量越多越稳定;若食物链数量相同,再看生产者,生产者多的稳定程度高。,2(2009福建卷,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

12、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对位训练,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通过其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来实现的,其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受到破坏后越难以恢复,故恢复力稳定性越差,所以A、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每种物种都维系着它们所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维持着其所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选项正确。,3甲、乙、丙、丁 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

13、的是(),实验技能提升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典例引领,考点109,注:“”表示有,“”表示无。,A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逐渐增大 B由于丙瓶中没有小鱼,所以比甲瓶积累的有机物多 C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少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构成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四种成分,解析乙瓶中没有光照,藻类的种群密度将逐渐减小;丙瓶和甲瓶中都没有小鱼,但是丙瓶中缺少微生物,所以有机物积累得多;丁瓶中小鱼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因此氧气含量少;生态系统的成分中,消费者不是必需的。 答案C 排雷生态缸必须是密封的,且是透明的,放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组成成分包

14、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各生物成分的数量不宜过多,以免破坏食物链。,考点剖析,实验原理、步骤及结论,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对位训练,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 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 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 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答案A 解析甲瓶中主要是因为消费者(小鱼)过多,所以应保持各组分的比例合适,方能使生态瓶维持较长时间。,运用生态学原理来解释、解决生物学问题是常见题型,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是

15、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两者间的关系。在生态方面的应用中,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实例: 1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其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草原上放养一些牲畜:由于人类不能直接利用牧草中的能量,因此放养一些草食性动物,使储存在牧草中的能量经草食性动物流向人类。 农田中除草、除虫:田间杂草与农作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会和农作物争夺空间和资源;作物害虫与农作物属于捕食或寄生关系。可见,田间杂草和作物害虫都将导致一部分能量流向对人类无益的部分,因此除草、除虫有助于调整能量的流向,使其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方法体验 调整能量流动的方案,2. 能量多级利用 建立生态农业,一方面可使能量多级利用,另一方面可实现物

16、质循环。所谓能量多级利用,指的是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分层次多级利用,使生产一种产品时产生的有机废物成为另一种产品的投入,使废物资源化,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根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要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借鉴下面的一些措施:尽量缩短食物链;充分利用生产者;充分利用分解者,如利用秸秆培育食用菌、利用植物残体生产沼气等。,典例 “猪沼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 ()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解析生态系统在成分上不仅包括各种生物,还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不可循环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由于有大量的物质和能量输出,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是需要外界物质输入的。 答案C,典例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