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庸》心得范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2050920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中庸》心得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读《中庸》心得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读《中庸》心得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读《中庸》心得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读《中庸》心得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中庸》心得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中庸》心得范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中庸心得范文 读中庸心得读中庸心得电气102温云很多人说进入了大学就开始步入了社会,既然步入了社会,就应该学会在社会中生存,在社会中发展。 虽然我不太赞同进入大学就步入社会这个观点,但大学作为一个亚社会,我们大学生在这里学习、生活,就应该或多或少学一点为人处世之道,而我们都知道中庸集合了古代圣贤的处世之道,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本着学习的目的,我读了中庸这本书,并写下这篇心得。 在初读这本书之前,我曲解了“中庸”思想,将它与“折中主义”、“圆滑”划等号,无疑把它视为贬意词。 但是,随着慢慢的阅读,我对“中庸”思想渐渐深入。 “中庸”思想之所以能够千古传承下来,是有它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和固有的文化

2、内涵的。 “中庸”思想体现了事物自身的内在规律,反映在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对于我们现代人的身心发展、协调人际关系等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对于“中庸”思想的现代解读什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的人被日益汹涌的物欲所困,追名逐利,甚至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惜以破坏为手段,结果可想而知,误解、抛弃和毁坏了许多宝贵的东西,把本不该误解、抛弃和毁坏的思想和智慧否定了,其中就包括“中庸”思想的许多合理成分,如做人要讲诚信,要仁爱,不偏不倚,做事要有尺度,不走极端,要恰到好处等等。 “中庸”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辨证法,对今天认识和观察世界,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诸多问题仍具有极

3、大的价值,而并非有些人所说的这已经跟不上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变化了,已经老套了。 通过阅读我了解到。 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是在承认事物矛盾对立的前提下,为人处世“执中”、“用中”,这并不是主观地排除或消除事物的矛盾,因为矛盾着的“两端”始终是客观存在的。 而且孔子还认为“中”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时间和外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提出了“时中”的概念。 中庸载:“子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思想以“至诚”为做人做事的准则。 中庸是这样说的:“为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4、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这就强调人与人之间交往得以“诚”为重,从而在为人处世中,达到“中和”、“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也正是当今社会迫切需要做到的一点,就是“和谐”。 而且,“中庸”思想里孔子创立的儒学具有人学特质。 “人”一直是孔子思考和关怀的对象。 “中庸”思想在现代人处理个人、家庭、朋友、同事、异性交往等关系中,依旧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一点是任何一个与外界有必然联系的人所不可否定的。 孔子仁学思想的两大内容就是“仁者爱人”、“克以复礼为仁”,孔子中的“仁”具有强调突出政治、注重主体修养、侧重抑制个体的特点。 孔子以“仁”为儒学的根本范畴,纳“仁”入“礼”,形成“仁

5、”、“礼”结合的“仁礼”学说,进而以仁礼学说为指导提出“天下归仁”的“德治”纲领,这是与现在在推行的“八荣八耻”是密切相关的,也是相互照应的。 由此可见,“中庸”不但不是老古董,也不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和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 反过来,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方法,也是实现“和谐”的基本途径。 我们对待“中庸”思想要像对待其它传统文化一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出与现代社会、现代人息息相关的共通点,从修养自身和交往处世两个大方面,将其中有现代意义的部分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阐释,以便于更好地为现代人借鉴,从而,在使人与人、社会、万物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当今社会越来越复杂,人际交往也越发反复无常,变幻

6、万端。 如何在与人交往中得心应手?有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求外不如求内”,就应该先做到修养自身,先摆正自己的心态,而“致中和”。 “中”是有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人们共同遵循的原则。 按照“中庸”的原则规范自身,如果每个人都能先做到修身正己,都能心平气和,这样就可以突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秩序的井然,天下也就相安无事。 而以仁道修养本性,用良好心态对待人和事,以诚信作为与人交往的基石是至关重要的。 人在社会关系中好比是一个零件,直接或间接带动人际关系的良好运转,而不是独立的、封闭的。 人与人之间是相互有交集的,缺少其中任何一环都不能发挥正常作用。 孔子说:“发乎情,止乎礼”,在社交过程中

7、让感情自然流露,而又有节制,就要靠“中”“礼”。 “有仁的人是安守仁道,明白事理的人善于用仁”。 用真情去打动别人,用适中的仁爱之心去体谅、理解别人。 那么,人际关系这台关乎你我的机器就会正常运转。 善于交际的人,往往就有好的人缘,与人相处时,左右逢源。 那如何让人对你有好感,愿意诚心与你交往呢?“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在交际中,要着眼自身,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说自己应该说的话,同时又能恭敬合乎礼节,使人感到你平易近人,让人感受到你的崇高的品格。 对人要平等相待,“忠恕”可信。 那么,在与人相处时,就会让人更加对你感兴趣,更加容易接近。 在与人相处得时候发挥自身的亲和力很重要,这就需要

8、时时检查、审视自我。 态度庄重而不过于呆板,与人为善又不失于放肆。 在交际中注重适可而止,言行举止都要符合“中道”。 这样,用自身的亲和力与人相处,别人也乐于与你交往,那就没有什么好埋怨的了。 适中才能取得和谐的理想境界,沟通是“桥梁”,发挥亲和力为你赢得通往良好人际关系的“通行证”。 然而,社交过程中不可能一顺百顺,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令人难以抉择的情况,这时不能过于偏激,不能四钻牛角尖,更不能片面处理。 要学会运用“中庸”思想,万事之前,权衡两端,透析明辨,把握其中症结,找到正确方向,用变通的技巧,“不偏不倚”“深中肯棨”的方式,去区别对待。 这样,在与人交往中就能实现双赢,人际关系就会达到最

9、佳的效果,人与人之间就会更加和谐。 当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处在两难的境界实时,孔子说过执其两端,用其中。 在实际生活中要能变通地把矛盾转化,“比中而行”,采用“中庸”态度与人相处,因势利导,换一种方法去解决矛盾,交际双方都感到适中,人际关系就会更进一步。 绝不能“一条道走到黑”。 学会灵活地运用“中庸”思想,从而达到“中”的境界。 但是,在人际关系中强调的不是“游戏规则”,不能反其道而行,否则会得不偿失。 读中庸知如何为“中”,在我们与人、自然、社会打交道时,均不可以走极端,要掌握好尺度。 要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交圈,我们就应该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下懂得变通,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并变换。 与人交

10、往时的“过”与“不及”要非常重视,正确对待为人处世中的利害得失,所谓不可因得而过喜,因失而过悲。 同时要适可而止的对待自己的欲望。 绝不能被欲望冲昏了头脑,从而使自己成为了欲望的奴隶,这就不会有人与你交往了。 另外,也不可总是无欲无求,对于他人总以忍让的态度,这不是宽容,而是纵容。 对待朋友要真诚,对待陌生人也不可失去真心真意。 、无论我们以后从事何种工作,都缺不了与人打交道。 一个善于交际的人,一般都会有很多朋友,因为这个人懂得真正与人交流的分寸,也能够真正用心与人去交流。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以“中庸”思想与人交流,那么我们也能够成为一个善于交际的人。 只要我们以坦诚的心,仁爱的心去与人交流

11、,我们也能行的!虽然我读了中庸,但我不能妄自菲薄地说我完全理解了其中的思想,不过我想我会更加精细地去品读它,从而让我从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这篇心得是我读此书之后综合名人品读而写下的,这里有我的一些感悟,也有我读中庸的痕迹。 i%DdXx7Ss2Mm(Hh!B bVw6Qq0Kl*FfZzaUu4Oo+Jj%DdYy8Ss2Nn)H h!CcWw6Qr1Ll*Fg#AaUu5Pp+Jj%EeYy8St3N n)Hi$CcWw7Rr1Ll(Gg#AaVv5Pp+Kk&EeYz9T t3No-Ii$CdXx7Rr2Mm(Gg!Bb Vv5Qq0Kk&FfZ z9Tu4Oo-Ij%D dXx8Ss2

12、Mm)Hh!BbWw6Qq0Ll*FfZAaUu4Op+J j%DeYy8Ss3Nn)Hh$C cWw6Rr1Ll*Gg#AaUv5Pp+Jk&EeYy9Tt3Nn-Ii$CcXx7Rr1Mm(Gg#BbV v5Pq0Kk&EfZz9Tt4O o-Ii%Dd Xx7Ss2Mm(Hh!BbVw6Qq0Kl*F fZzaUu4Oo+Jj%DdXy8Ss2Mn)Hh!BcWw6Qq1L l*Ff#A aUu4Pp+Jj%EeYy8St3Nn)Hi$CcWw7R r1Ll(G g#AaVv5Pp+Kk&EeYz9Tt3No-Ii$CdX x7Rr2Mm(Gg!B bVv5Qq0Kk&F fZz9Tu4

13、Oo-Ij%DdXx8Ss2Mm)H h!BbWw6Qq0Ll*FfZAaUu4Op+Jj%DeYy8Ss3Nn)Hh$CcWw6Rr1Ll*Gg#AaUv5Pp+Jk&EeYy9Tt3Nn-Ii$CcXx7Rr1Mm(Gg#B bVv5Pq0Kk&Ef Zz9Tt4Oo-Ii%DdXx7Rs2Mm(G h!BbVv6Qq0Kk*FfZz9Uu4Oo-Jj%DdXy8Ss2M n)Hh!BcWw6Qq1Ll*Ff#AaUu4Pp+Jj%EeYy8S t3Nn)H i$CcWw7Rr1Ll(Gg#AaVv5Pp+Kk&EeY z9Tt3N o-Ii$C dXx7Rr2Mm(Gg!BbVv5Qq0

14、Kk&FfZz9Tu4Oo-I j%DdXx8Ss2Mm)Hh!BbWw6Qq0Ll*FfZ AaUu4O p+Jj%DeYy8Ss3Nn)Hh$CcWw6Rr1Ll*Gg#AaU v5Pp+Jk&EeYy9Tt3Nn-Ii$Cc Xx7Rr1Lm(Gg#AbVv5Pp0Kk&EeZz9Tt3Oo-Ii$DdXx7R s2Mm(Gh!BbVv6Qq0K k*FfZz9Uu4Oo-Jj%DdX y8Ss2Mn)Hh!BcWw6Q q1Ll*Ff#AaUu4Pp+Jj%EeYy8St3Nn)Hi$Cc Ww7Rr1Ll(Gg#AaVv5Pp+Kk&E eYz9Tt3No-Ii$CdXx7Rr2Mm

15、(Gg!BbVv5Qq0K k&FfZz9Tu4Oo-Ij%DdXx8Ss2Mm)Hh!B bWw6Q q0Ll*FfZAaUu4Op+Jj%DeYy8Ss3Nn)Hh$CcW w6Rr1Ll*Fg#A aUu5Pp+Jj&Ee Yy8Tt3N n)Ii$CcWx7Rr1Lm(G g#AbVv5Pp0Kk&EeZz9T t3Oo-Ii$DdXx7Rs2M m(Gh!BbVv6Qq0Kk*FfZz9Uu4Oo-Jj%DdXy8S s2Mn)Hh!BcWw6Qq1Ll*F f#Aa Uu4Pp+Jj%EeY y8St3Nn)Hi$C cWw7Rr1L l(Gg#AaVv5Pp+Kk&EeYz9Tt3No-I i$CdXx7R r2Mm(Gg!BbVv5Qq0Kk&FfZz9Tu4O o-Ij%DdX x8Ss2Mm)Hh!BbWw6Qq0Ll*FfZzaU u4Oo+Jj%DdYy8Ss2Nn)Hh!Cc Ww6Qr1Ll*Fg#AaUu5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