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XXXX-XXXX)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2039566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XXXX-XXXX)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成都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XXXX-XXXX)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成都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XXXX-XXXX)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成都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XXXX-XXXX)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成都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XXXX-XXXX)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XXXX-XXXX)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XXXX-XXXX)精编版(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推荐成都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20102015) 为全面推进我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建立健全我市区域创新体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特制定本规划。一、基础条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一)基础条件。 1.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成都是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2007年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核心战略进一步强化,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城市、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引领城市。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四川省和西部12省份的比重分别达到31

2、.8%和6.7%,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我国内陆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之一。 2.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3年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2.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996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87.5亿元,主要经济指标位居中西部城市前列,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基础日益雄厚,能够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大支撑。3.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经过多年努力,我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2009年三次产业比例为5.944.549.6。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

3、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汽车、石化、冶金建材等现代制造业,金融、物流、服务外包等生产服务业以及现代农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4大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创新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4.科技创新资源富集。成都是我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拥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等院校及中科院成都分院、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等重点科研机构,具有良好的技术创新条件。截至2009年底,全市拥有专业技术人才79.86万人,两院院士33人,普通高等院校42所,部属科研机构42家,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32个,省级

4、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8个。5.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截至2009年底,全市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172号)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822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试点企业)6家,省级创新型示范企业、试点企业和培育企业共369家。2009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37.62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22.8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总额的30.86%。2009年,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26135件、16349件,均居中西部城市首位;全年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468项,年内新上科技项目977项,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216项,省级科技项目374项,科技项目投入资金38.2亿元

5、,获市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319项,完成科技攻关227项;有效注册商标6.8万余件,行政认定中国驰名商标总数34件,中国名牌20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7个,制定和修订了国家、行业、地方标准611个,均居中西部城市前列。6.创新环境日益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始终将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把建设中国“中西部创业环境最优”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时,我市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投资体制、医药卫生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的改革稳步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和维权援助体系基本形成,是全国首个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和首批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另外,成都作为我国著名宜居城

6、市,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为我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二)存在的问题。1.区域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宽领域的大系统,涉及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社会事业发展创新等多个领域。目前我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尚未完全形成系统化的区域创新体系,创新仍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领域,难以适应区域发展对创新的需求。 2.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有待加强。由于创新动力机制不完善,企业创新意愿不强烈,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待健全完善。2009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仅为0.73%,按科技行业统计口径,

7、规模以上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重仅为15.58%。3.政府的创新引导职能尚未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组织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未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引导和激励社会各类资源积极投入创新活动的调控机制、与科技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科技投入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基础性、公益性科研机构实力相对薄弱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4.区域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我市区域创新环境相对良好,但仍存在文化作为创新源泉的作用不突出、创新激励保护机制不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信息技术对创新的支撑作用不强、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等问题。(三)面临的形势。1面临的机遇。(1)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调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

8、术的普遍应用与快速发展,围绕绿色、低碳等约束条件开展的国际产业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工调整进程加快,为后发区域抢占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创造了历史机遇。(2)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国家在新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及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出台以及近年来一批有影响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我市得以成功实施,为我市推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3)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是我市“十二五”时期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重大市情,为我市加快推动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提供了政策优势。2面临的挑战。(1)创新资源争夺加剧。提

9、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各城市发展战略的制高点,创新资源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我市作为西部内陆城市,在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竞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2)建设模式无现成样板。目前全国各地纷纷提出区域创新发展战略,但均未形成成熟模式,特别是内陆城市更是缺乏可供借鉴的行之有效的创建模式,如何推进我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3)资源的有限性与创新的长期性矛盾突出。成都作为西部内陆城市,与东部发达城市相比,经济实力、资源条件相对有限,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相当繁重,城市资源的有限性与创新投入的长期性和风险性矛盾长期并存。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

10、导,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充分利用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契机,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条主线,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创新体系,健全创新机制,构建创新路径,夯实创新基础,优化创新环境,不断探索具有成都特色、充分发挥成都优势的区域创新发展道路,加快实现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为中西部内陆城市创建创新型城市提供样板。(二)基本原则。1.坚持整体推进原则。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突出科技创新,加强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统筹城乡等领域创新,促进各领域创新相互协调,实现创建国家创新

11、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整体推进。2.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充分挖掘我市现有人才潜力,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引进高水平科研、经营、管理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加大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力度,全面提高市民的基本科学素养,为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奠定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3.坚持可持续性原则。夯实区域创新基础,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区域创新的政策体系,完善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确保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可持续性。4.坚持互动协作原则。依托我市突出的区位优势,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参与国际和国内区域创新合作与竞争,探索开放合作、辐射引领的创新之路。(三)战略目标。1总体目标。到2015年,把成都初步

12、建设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健全,创新环境基本完善,创新要素集聚明显,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特色突出,充满活力,创新效率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引领中西部作用初步发挥的国家创新型城市,经济发展由要素推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格局初步形成。到2020年,把成都建设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完备,创新型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创新社会环境优越,创新辐射带动作用强,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2具体目标。(1)创新投入大幅增长。财政对科技和教育投入的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全市R&D(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增幅。到2015年,全市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大中型工业

13、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超过1%。(2)创新基础能力显著增强。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比例达到18%以上,每万人劳动力从事研发人员数量达到50人以上,每万名就业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人数所占比重达到25%以上,企业研发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社会研发科学家和工程师比重达到35%以上,创新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力争达到48个以上,其中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含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达到5个以上,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含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达到10个以上,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8个以上,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达到15个以上;国家级检测中心达到10个以上;省级及

14、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20个以上,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5个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40个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超过180万平方米。(3)创新产出效率明显提高。到2015年,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为主要特征的创新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其中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1500家以上,总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数达到10家以上,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达到200件以上,百万人口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达到20亿元以上,百万人口拥有的有效商标注册量达到7000个以上,全市拥有自主创新产品和国家级新产品数量达到600个以上,优势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和

15、修订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200项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达到40%以上。(4)创新效益取得突破。到2015年,经济社会取得又好又快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000元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5万元/人以上,综合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比缩小至2.3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初步进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2010年基础上下降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至0.66吨标准煤。(5)创新环境不断改善。到2015年,政策环境显著改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等鼓励创新的法律法规得到严格实施,激励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基本

16、建立,激励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措施得到全面落实;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达到8%以上;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6)创新影响力日益增强。到2015年,成都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区域一体的创新网络体系基本建成,区域创新极核地位更加凸显,对成都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大西南地区及整个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 专栏1 成都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目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2009年基数2015年目标创新投入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2.233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