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中的形1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42032245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赏诗歌中的形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鉴赏诗歌中的形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鉴赏诗歌中的形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鉴赏诗歌中的形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鉴赏诗歌中的形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中的形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诗歌中的形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形象的含义;2、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3、诗歌形象鉴赏【考点解读】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诗人借以表达思 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人物、事物或画面。形 象可以是抒情主体即人物形象,包括客观形 象(作者描写的人物,如赤壁怀古中的 周瑜)和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 如雨霖铃中的“我”),也包含诗人从社 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物象(事物形象,如蝉 中的蝉)和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孤烟 直”“千树万树梨花开”)等等。在进行形象 分析训练时,指导学生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 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关键所在。例 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 江天际流”中所描绘

2、的“孤帆” “远影”这一 形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 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 绵绵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 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等等。【考查方向】1、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2、对景物形象的品鉴体味;3、对事物形象的识别理解; 【方法指导】一、诗歌形象分类解析(一)人物形象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 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 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 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 节。基本思路: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 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

3、会环境)、 情节为依据,以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 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为角度。 1 阅读下面一首 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 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简要分析。解析这首诗考查的是鉴赏叙事诗中塑造 的人物形象。诗人给大家刻画了 “垂钓小儿” 这个形象。他从形神两个方面刻画垂钓小儿 的聪明机灵、天真可爱,“蓬头”“侧坐”等 表现小孩天真可爱,“遥招手”、“怕”等表现 出小孩聪明机灵。2、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 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

4、秋, 泪空流。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全词塑造了一个身处江湖,未忘忧国的 抗金英雄形象。词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 骋疆场,现在虽被闲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 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 塑造,表达了作者身老未忘忧国,暮年之志 不已的爱国精神,以及报国无门的感慨。3、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将军形象?全诗塑造了一个豪放潇洒、英姿飒爽、 武艺不凡的狩猎的将军形象。诗歌用“疾” 表现猎鹰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用“轻” 表现将军纵马驰骋的雄姿,天上地面互为呼 应,传神地描绘出

5、将军从发现猎物到追捕猎 物的全过程,再用“忽过” “还归”表现行动 速度之快,从而展现将军形象,表现将军狩 猎时的豪迈气概。4. 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请从环境、心理描写等角度评析诗中的 李凝形象。李凝是一个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 士形象。首联“少邻” “草径” “荒园”的环 境描写,表现了李凝居处的荒僻,暗示其隐 士身份。颔联的以动衬静,颈联的归路所见, 表现李凝居处的清幽,烘托出李凝生活的悠 闲、宁静。尾联的作者心理活动彰显主旨, 表现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5、剑客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

6、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注:霜刃:剑刃白如霜,闪烁着寒光。这首诗着力刻画了一位“剑客”的形象。 这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试作分析。这首诗刻画了一位手持锋利无比却还没 有试过锋芒的宝剑而急欲施展才能,于一番 事业的剑客形象。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溪居即事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余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这首诗纯用白描,不做作,不涂饰,朴 素自然,平淡疏野,诗人在给我们展现一幅 素淡的水乡风景画的同时成功摄取了一个农 村儿童的形象,试对该形象加以具体分析。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 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 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

7、一 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勾画了一 个热情纯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 象?请简要分析。分析:从环境描写看,陆鸿渐的新居虽离 城不远,但已很幽静,需沿着野外小径直到 桑麻之中才能见到。再加“篱边菊”的点缀, 可看出是一个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作者 的动作(扣门)、心理(欲去问西家)及邻人 的叙述(归来每日斜),烘托出陆鸿渐的潇洒 疏放,也表现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参考答案: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 山水、不以

8、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 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 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 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 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 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景物类型: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 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 等)、色彩描写。基本思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 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寓意等)。基本思路:以所写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 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 感情、表现的寓意等)。试题类型:分析景象(意象)特点; 描摹诗歌图景;剖析作者思想。1景

9、象:诗中的景象是为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 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季 节、时节、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 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 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 外在表现。因此我们可遵循“概括景象(意 境)特点、描摹诗歌图景、剖析作者思想” 的思路进行分析鉴赏。1、西楼 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来。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情感?这首诗描写了海浪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 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 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 着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

10、绘渲染了“山雨欲来 风满楼”的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 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2物象:物象,即作者以人格化的事物为具体描写 对象,通过这种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曲折地表 现诗人的思想感情、品格节操。作者塑造物 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基本思路:提炼所描写的物象的特征的 词语,凸现其自然属性,理解作者意在何为, 情为何端。1、丰乐亭游春(其三)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1)这首诗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2)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感情?参考答案:(1)这首诗写暮春时节一望无 际、郁郁葱葱的美景(或:这首诗写了暮春 时节草木青翠、落红满地的特征)。(2)游

11、人对此怀着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 什么特点?(2)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 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中的 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 诗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明媚动人,生机盎然。(语 意相同即可)(2)不是。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 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基础和依据。诗歌前两 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 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 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咏美好之 景,全成了春恨之铺垫。用

12、美好景色反衬 内心的愁恨(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 1诗中赏画诗中赏画,就要看画面形、色、动、静, 欣赏诗歌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 “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 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 三是动态;四是静态。试从一个或两个角度赏析这首诗。绝句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答案:诗里写黄鹂近景,白鹭远景,千 秋雪远景,万里船近景。上联黄、翠、白、 青,用了四种颜色,色彩鲜明。这样,就景 物的远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面。千秋雪显得 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的广阔。画面 色彩的丰富鲜明,境界的阔大,不仅给人以 画

13、面美感,更促人深远的联想。同时表现了 作者开朗坦荡的心境请分析这首诗画面美。绝句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答题指导:A、选取了哪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画面。B、这幅画面是怎样组合而成的?可从色 彩、动静、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等角度分析。C、概括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思想情感。分析:这首诗写了江山、花鸟、燕子、 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 然的春意。四种景物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 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景 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特出、较具 体。远与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 幅完整的春景图。浓艳的画面色彩,谐调的 画面组合,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

14、出浓浓春 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也表现作者陶醉在 春光中的怡然之情。2画中品诗画中品诗,即由形象画面的色调,剖析 作者情感思想。1、诗中赏画:看画面形、色、 动、静等概括意境描摹图景。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景象, 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 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 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 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 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 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试比较下面两首诗,说说作者抒发的情 感有什么不同。秋词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赠别 杜牧多情却是总无情,惟

15、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第一首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一反传统 悲秋题材。后两句描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 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彩明丽,情调高 昂。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 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 宽广胸怀、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第二首写 离筵寡欢场面。一二句叙今昔:以前欢聚多 情,而今别去,转觉无情。三四句以暗淡的 蜡烛垂泪的外在形象,暗写离人流泪的内在 形象,引人联想到离人一往情深,难舍难分 之态。这两首诗中,“排云白鹤”与“蜡烛垂泪” 形象,二者在色调截然不同,前者是奋发向 上的,后者是伤感愁苦的。所以我们从中感 受到的内在形象情感也就截然不同。感知画面是基础,把握情感是关键,考 生鉴赏诗歌形象时,要特别注意这两个环节。3. 借助意象,品味诗境情感。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 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主观心意与客观 物象在语言文字的融合与表现;是一首诗的 构成单位,是诗歌构思核心。(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 合的整体“神以象通,物以貌求”)。品味意 境就要借助意象。例1:下面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 境?漫成一首杜甫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